文|厦门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康淑玲
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主要通过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要点进行控制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从而呈现出最佳效果。本文作者结合在五缘湾2013P03地块景观工程的施工经验,就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技术措施做个总结。
五缘湾2013P03地块景观工程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片区木浦路与槟城道交叉口西北侧,该工程于2018年4月15 开工,工程投资约8700 万元,总绿化面积约26000m3。主要内容有艺术地面铺装、树池、艺术坐凳、景观小品、景观水景、室外综合管网、绿化种植等。
在当今的工程建设管理中,很多施工单位都只是把施工实施阶段作为一个管理对象,而忽视了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性。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有很多,本文结合五缘湾2013P03地块景观工程对组建项目经理部、图纸会审、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三个要点进行阐述。
本项目涉及的专业多,工艺复杂多样化。选定具有专业水平高、丰富的施工经验、高效的施工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直接决定了整体的施工质量。通过挑选具有与本项目相符合的各专业人员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项目进度。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项目经理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制度,职责分明,目标一致,同时做好定量、定期考核,共同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
图纸会审是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为施工提供依据,避免工程返工浪费及质量事故的发生。
项目部在核对图纸的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绿化苗木表中的乔木以“胸径”表示,而实际市场采购则以“米径”计价,两者存在询价和定价差异;第二,绿化种植部位顶板覆土深度最高为1.5m,而苗木表中的主要大乔木(如香樟)规格和土球都超出1.5m,无法满足种植要求;第三,图纸上设计了大量的灌木红叶石楠球及大规格的蓝花楹,因项目地处滨海风大,红叶石楠和蓝花楹长势及品相不好,不适宜大量种植。此外,项目部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勘查并且搜集项目基础资料后发现混凝土挡土墙与车库入口、人防入口的墙体之间空隙较小(约800mm),按图纸要求种植胸径35cm 的香樟不符合实际种植条件。正是因为认真对待图纸会审工作,深入研究图纸的内容后,对图纸存在的疑点提出问题并解决,才保证了项目在既定的工期内圆满完成任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本项目对一些关键点做了重点控制,如苗木种植不可避免在夏季高温施工,项目部针对高温施工时苗木采购、运输、修剪、栽植及养护等工作编制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为施工实施阶段中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对于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通过对图纸不断的推敲及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编制。如喷泉水景工程涉及到基坑开挖、模板及钢筋工程、混凝土施工等多个节点,施工工艺复杂,各工种交叉作业,专业要求高。项目部深入研究图纸上的结构详图后编制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为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缩短施工工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施工实施阶段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是一个技术含量高、作业时间长、工作量大且投入产出多的主要阶段。本项目施工工期较长,涉及的专业较多,工序较繁杂,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项目部本着达到一次性交验合格的质量目标,针对以下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管理。
本项目大部分施工范围位于地下室顶板内,顶板荷载的控制、排水、覆土深度及种植方式等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首先,原设计地下室顶板的疏水层主要以设置滤水层(150mm 厚碎石+土工布)为主。考虑到顶板坡度和覆土深度均较低的部位容易产生积水而导致苗木烂根、死苗等现象,项目部建议在原有滤水层的基础上增设盲沟和排水管,以便沉积顶板上的水能够沿着盲沟和排水沟及时排出。其次,为避免因覆土过高对地下室顶板的荷载过大,项目部建议在无大乔木种植的区域覆土深度超过1.5m 的部分采用轻质材料进行换填,以减轻顶板的荷载。最后,每种植物的生长对种植土覆土深度的要求不一,在施工过程中把浅根系植物种在覆土深度较低的部位,深根系植物种在覆土深度高的部位,以保证苗木的正常成长。
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对主要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正常施工的前提条件。
本项目用量最多,造价最高的主要材料是花岗岩,其次是苗木。第一,花岗岩的质量控制要点是色差和加工质量。色差作为花岗岩最重要、最直观的特征,项目部要求同一批次的花岗岩铺在同一区域减少因色差影响整体美观。路沿石及水景部分的异型材加工质量不好会导致安装后缝隙大小不均匀,纵横缝或衔接不顺直,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第二,众所周知,苗木是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成败的关键,选购苗木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种植后苗木的成活、长势及经济效益。因此,选购苗木时优先选择品相好,长势健壮,根系发达且无病虫害,同时规格及形态均符合设计要求的植物。
夏季高温环境苗木起苗时断根损伤,苗木蒸腾量大,要事先把地整好,树穴挖好,争取随到随栽;未及时栽种的苗,应假植并遮荫处理。同时,苗木到现场时先修剪减少苗木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种植后应及时搭遮荫棚,草绳或麻片绕杆,局部喷雾,以减少苗木水分的蒸发,加强养护管理。
本项目苗木种植期正处夏季高温,项目部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1)苗木选购时,挑选本地移植的容器苗(盆栽苗);在无法选择容器苗的情况下,起苗时加大土球规格避免减少须根的破坏。(2)运输过程中用无纺布或彩条布将树冠裹严,减少运输过程苗木蒸腾失水。(3)进场的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因为苗木起挖过程中须根受到损坏,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水分收支平衡被打破,出现水分亏损的现象,代谢水平及抗逆性也随之下降,可能导致苗木失水萎蔫甚至死亡。(4)苗木种植前进行整理、复查,栽植避开高温时段,当天树木当天栽完并及时浇好定根水,增强抗病力。(5)项目地处台风多发区域,项目部在养护过程中除了日常的养护工作外,做好苗木防风工作。外力加固苗木支撑,在较低洼地块做好排水工作。每次的雨前、雨后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避免了排水沟堵塞。
竣工验收作为项目施工的最后阶段,是全面履行合同不可或缺的环节,决定了项目施工的完整性。一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地竣工验收,除了确保现场施工的质量外,工程资料的整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齐全有效的工程资料是整个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体现。
本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就要求相关人员重视工程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做到工程资料与现场施工同步。通过对实施阶段中所包含的测量记录、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隐蔽记录、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等的收集归类归档,既在项目结算及时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加快工程结算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又为建设单位提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核心是质量控制,它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阐述可知,施工单位着力加大对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力度,有利于园林施工走向正规化与标准化。最后,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为提升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一点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