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帅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城市道路绿化分隔带既有隔离交通、消除司机视觉疲劳的安全功能,又有美化城市、净化环境、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车行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化带[1]。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分隔带最小宽度为1.5 m[2]。常见的绿化分隔带设计手法有自然式、规则式和多层次综合式,自然式手法通常应用在较宽的分隔带,采用自然群落式来营造良好的景观和遮阴效果;规则式通常应用在较窄的分隔带,采用色彩鲜明、较强节奏感的绿化景观效果;多层次综合式手法通常应用在迎宾大道等大尺度的分隔带,以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营造良好的视线效果和生态效益。
本文研究分析的窄分隔带,是指宽度小于等于2 m 的中间绿化分隔带或机非绿化分隔带,通常采用规则式手法进行设计。通过对广州、中山、珠海、深圳等地市现状窄分隔带进行调研分析,窄分隔带主要有密植绿化分隔和栏杆配合绿化分隔和两种设置方式,既满足分隔带的隔离功能,又兼具良好的景观效果,拓展了窄分隔带设计思路,对类似项目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密植绿化分隔带,在距离相邻道路路面高度0.6~1.5 m 之间的范围内,种植较密、枝叶茂盛的灌木,不需设置隔离栏杆,即可达到防止行人穿越。当中间分隔带密植绿化时,能够有效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利于行车安全。
广州市东风路位于城区西部,是城区内东西向主干道,东起中山一路立交,延接黄埔大道,西至西场立交以西的增埗河,与增槎路相连,经过广州市越秀区和荔湾区两大老城区。2010年广州大运会前夕,东风路顺利完成了主干路的快速化改造,全线相交道路取消红绿灯,主要相交道路全部改造为立交型式,次要相交道路全部改造为右进右出型式,成为广州第一条没有红绿灯的东西主干道,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速度。
东风路道路中央原是设置双黄线,改造时增设了1.5 m 的中央分隔带,并密植枝叶茂盛的灌木,景观效果较好。行驶在该路上的车辆,能保持在70 km/h以上的稳定运行车速,驾驶员看不到对面的车辆,有效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同时也完全防止了行人穿越,见图1。
图1 广州市东风路中央分隔带(1.5 m)
栏杆配合绿化分隔带,主要是通过绿化分隔带设置各种隔离设施,防止行人穿越,同时种植较密的绿化苗木,有效的遮挡住栏杆,防止栏杆对景观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根据采用的隔离栏杆的不同样式,将其总结为三类:(1)铁丝网配合绿化;(2)铁丝栏杆配合绿化;(3)花池隔离设施。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铁丝网配合密植绿化的方式。
珠海市港湾大道位于珠海市香洲东北部海滨,,是由歧湾公路珠海段扩宽改造的珠海市东出口公路,道路两侧绿化种植具有南国特色的椰子树,中央绿化分隔带及两侧快、机非绿化分隔带种植大红花、黄蝉、九里香等低矮常绿灌木,使港湾大道成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鲜花常开的美丽的海滨景观大道。
港湾大道标准路段中央绿化分隔带宽度为1.5 m,上层种植单排大乔木,下层种植丛状花灌木及草皮,植物配置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绿化分隔带内部设置绿色的铁丝网,能够防止行人的穿越,同时密植较高的丛状花灌木,将铁丝网完全遮挡,避免其对景观造成不良的影响。车辆行驶在路段上时,高而密的灌木能够有效阻挡对面车辆的眩光,驾驶员也会因为绿量的丰富而感觉到绿化带的宽度较宽,提高行车的安全感。在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绿化分隔带处,其端部行车视距范围内采用通透式配置,种植低矮的绿化,满足安全视距的要求。
图2 珠海市港湾大道中央分隔带(1.5 m)
除港湾大道,中山市的长江北路、深圳市新洲路以及彩田路绿化分隔带宽度均为1.5 m,采用类似的铁丝网配合密植绿化的方式,见图3。另外深圳市滨海大道、北环大道,广州市亚运城的多条道路,中山市的兴中道、中山路等道路较宽的绿化分隔带也设置类似的铁丝隔离网,铁丝网的颜色以绿色居多,其中,佛山市的季华路种植攀爬植物的景观效果较佳,见图4。
图3 深圳市彩田路中央分隔带(1.5 m)
图4 佛山市季华路等内设置铁丝网的分隔带(2 m)
广州市临江大道位于珠江北岸,西起广州大道,经过广州市的新中轴线花城广场、海心沙、珠江新城等,终点接车陂南路,是广州市重要的滨江景观大道。
临江大道局部路段中央绿化分隔带宽度为2 m,分隔带内部设置简易的铁丝栏杆,防止行人的穿越,同时密植高低不同、错落有序的绿化,完全遮挡栏杆,避免其对景观造成不良的影响。车辆行驶在路段上时,既看不到铁丝栏杆,密植的绿化又能防止对面车辆的眩光。在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绿化分隔带处,其端部行车视距范围内采用通透式的低矮地被,才能发现铁丝栏杆,见图5。
图5 广州市临江大道中央分隔带(2 m)
这种简易的铁丝栏杆分隔方式在广州市采用较多,除临江大道外,还发现于广州大道的侧绿化带(1.5 m)。
珠海市情侣路是珠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成为珠海城市的象征。情侣路从拱北粤华花园开始,途经海湾大酒店、九洲港、金怡酒店、海滨泳场、珠海渔女、香炉湾等著名风景旅游点,因其风景秀丽、海涛阵阵、空气清新,是珠海市民特别是情侣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情侣路沿海铺建,曲折蜿蜒,流淌着万种风情,景观设计顾及生态、艺术、人文三方面的要素,充分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相互交融[3]。
情侣路的局部路段设置的花池隔离设施,新颖独特,使人眼前一亮,花池的总宽度只有0.5 m,加上两侧路缘带的宽度,总宽度小于1 m,既达到了非常好的景观效果,又对车辆眩光有一定减弱。市区内旧路改造用地受限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分隔带的设置方式非常合适,见图6。
图6 珠海市情侣路中央分隔带(0.5 m)
深圳市滨河大道位于深圳河的北岸,与香港隔河相望。西起南山区竹子林立交,与滨海大道相接,东至罗湖区。早期滨河大道是按一级公路等级修建,中央分隔带设置水泥防撞墩作为隔离设施,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滨河大道逐渐作为城市主干路进行市政化改造。
滨河大道在原水泥防撞墩之上增设花岗岩的花池,花池内绿化选择开花绚丽的植物,中分带不再是光秃秃的水泥防撞墩,在尽量不破坏原路面的情况下,较好的提升了景观效果,见图7。
图7 深圳市滨河大道中央分隔带(0.75 m)
通过以上城市道路的调研,针对城市道路窄分隔带设计方案总结为以下几点:
(1)窄分隔带的设计方案应防止行人穿越,可采用设置铁丝网或隔离栏杆,配合高大茂密或攀爬植物,或采用隔离花池、水泥防撞隔离墩加花池等方式;不设置隔离设施时,可采用上层单排大乔木、下层枝叶茂盛的灌木。以上几种方式,都能够使较窄分隔带具备较好景观效果。
(2)中山市和珠海市作为中等城市,市区规模并不大,但市容整洁,道路宽阔,两侧常见预留较宽的绿化带。两个城市对道路绿化的投入很大,绿化的设计也是别具匠心,运营养护均体现了较高的水平,行驶在多条主干道上均能感受到环境优美、赏心悦目的道路绿化景观。
(3)广州市和深圳市均是国内一线超大规模的大都市,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气息,绿化投入较大,多树种、复层混交的规则式设计手法,形成季相分明、错落有致、层次丰富、色彩缤纷的“一路一景观”的道路绿化品牌。
(4)珠海情侣路和深圳市滨河大道,给予道路改造增设窄分隔带的启示,对于道路改造中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设置窄分隔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
(5)在道路交叉口、分隔带开口处,应以运行速度计算安全视距,其范围内绿化采用通透式配置,不得种植灌木及小乔木。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在用地受限的情况下,可参考本文中的多种设置方式设置窄绿化分隔带,选择当地的绿化植物种类,同时达到较好的设施带功能与景观效果。新区的开发建设,应高瞻远瞩,设置较宽的建筑退距,预留好绿化分隔带的尺度,并提升绿化分隔带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