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人群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分析

2021-12-16 06:14:54彭玲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患病率尿酸肾小球

彭玲玲, 段 宇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南京, 210029;2.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23)

高尿酸血症(HUA)是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HUA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CKD)密切相关[1]。同时,CKD患者SUA水平升高较为常见,并可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而升高。本文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探讨体检人群SUA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0年在本院进行体检者2 75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等基本信息,记录该人群SUA、肌酐(SCr)、尿素氮、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排除标准: ① 合并肾囊肿、泌尿系感染及结石、肾移植、血液腹膜透析、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中毒的患者; ② 近期服用影响尿酸代谢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等)的患者; ③ 心脏、肺、肝脏等主要脏器功能中度以上受损者; ④ 检查项目不全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资料: 收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身高、血压、SUA、SCr、尿素氮、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2]。

1.2.2 SUA检测: 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正常参考值范围: 155~357 μmol/L。SUA≥420 μmol/L定为HUA[3]。根据SUA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4组,即Ⅰ组的SUA≤246.65 μmol/L, Ⅱ组的SUA>246.65~309.30 μmol/L, Ⅲ组的SUA>309.30~365.55 μmol/L, Ⅳ组的SUA>365.55 μmol/L。

1.2.3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采用2009年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计算eGFR[4]。男性SCr≤0.9 mg/dL时, eGFr=141×(SCr/0.9)-0.411×0.993年龄; SCr>0.9 mg/dL时, eGFr=141×(SCr/0.9)-1.209×0.993年龄。女性SCr≤0.7 mg/dL时, eGFr=144×(SCr/0.7)-0.329×0.993年龄; SCr>0.7 mg/dL时, eGFr=144×(SCr/0.7)-1.209×0.993年龄。《内科学(第9版)》[5]中CKD的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检查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或不明原因的eGFR下降(<60 mL/min)≥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2 753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2.27±11.65)岁,其中男1 878例(68.22%), 平均年龄(62.36±12.25)岁,女875例(31.78%), 平均年龄(62.08±10.23)岁; 合并HUA者283例,其中男258例,女25例, HUA总患病率为10.28%, 男性患病率为13.73%, 女性为2.86%,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0岁以上各年龄组男性HUA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31~40岁年龄组男性HUA患病率最高,为21.15%, 41~50岁年龄组次之,为19.69%; >70岁年龄组女性HUA患病率最高,为7.21%。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组HUA患病率比较

2.2 不同SUA水平下的体检指标比较

根据HUA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结果显示, 4组患者的男性比率、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SCr随SUA水平升高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eGFR随SUA水平升高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HUA水平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男性比率、BMI、甘油三酯、血尿素氮、SC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不同SUA水平下的体检指标比较

2.3 SUA与eGFR的相关性分析

将eGFR与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SU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尿素氮、SCr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SUA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186,P<0.001), 见表3。

表3 eGFR与体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 SUA水平与eGFR<60 mL/(min·1.73 m2)的相关性分析

以eGFR<60 mL/(min·1.73 m2)为因变量, SUA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不校正混杂因素显示,与Ⅰ组相比, Ⅱ、Ⅳ组患CKD的OR值分别是0.487(95%CI为0.265~0.897,P<0.05)、2.621(95%CI为1.712~4.013,P<0.01), 提示SUA在246.66~309.30 μmol/L时,其为CKD的保护性因素; 当SUA>365.55 μmol/L时,其为CKD的危险因素。在模型a中, SUA在246.66~309.30 μmol/L时,其仍为CKD的保护性因素; SUA>365.55 μmol/L时,其仍为CKD的危险因素。在模型b中,与Ⅰ组相比, Ⅱ、Ⅳ组患CKD的OR值分别是0.622(95%CI为0.305~1.272,P>0.05)、3.089(95%CI为1.735~5.500,P<0.01), 当SUA>365.55 μmol/L时,其仍为CKD的危险因素,而SUA在246.66~309.30 μmol/L时,其对CKD无保护作用。见表4。

表4 SUA水平与eGFR<60 mL/(min·1.73 m2)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中国HUA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3]。中国HUA的总体患病率为13.3%[6],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种族、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的人群的HUA患病率不同[7-12]。WU J等[7]调查显示, 2011年中国6个省成年居民的HUA患病率为13.0%(男性为18.5%, 女性为8.0%)。另一项调查[8]显示, 2015年中国15个省份18~59岁居民HUA患病率为9.8%(男性为15.1%, 女性为5.8%)。王丹晨等[9]研究显示, 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人群HUA患病率为17.4%(男性为25.6%, 女性为8.5%)。卢永新等[10]调查发现,云南高原地区城区居民HUA患病率为25.9%(男性为34.1%, 女性为15.5%)。2014年爱尔兰≥18岁居民的HUA患病率为24.5%(男性为25.0%, 女性为24.1%)[11]。2016年美国≥20岁成年人群HUA患病率为20.1%(男性为20.2%, 女性为20.0%)[12]。本研究人群HUA患病率为10.28%, 略低于国内总患病率,显著低于国外报道的患病率,可能与本研究人群中年轻女性比率低、本研究所在地区与其他人群特点如地域、种族、饮食习惯不同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男性、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73%、2.86%, 且男性在31~40岁患病率最高,为21.15%, 41~50岁次之,为19.69%, 青中年患病率相对较高,推测与青中年男性雄性激素分泌多、尿酸重吸收多以及青中年男性存在饮酒多、进食富含嘌呤食物多等诸多不良生活行为有关[13]。雌激素可促进尿酸排泄,女性随年龄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14], 这是导致本研究老年女性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CKD患者中HUA常见,尿酸主要经过肾脏进行排泄,由于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及存在肾间质功能障碍,导致尿酸在肾脏的排泄减少,从而引起HUA[15]。中国CKD人群中HUA的患病率为36.6%~50.0%[16]。胡艳等[17]研究显示, CKD 1~5期HUA的患病率分别为31.0%、37.0%、53.2%、68.4%、59.4%, CKD患者HUA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爱尔兰的一项队列研究[11]显示,随着CKD的进展,HUA患病率增加。KORATALA A等[18]研究提示SUA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与本研究一致。

HUA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损伤和炎症、肾小球高血压、肾小管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肾间质炎症浸润,导致肾小球硬化、全身性高血压和肾纤维化,从而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15]。HUA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参与CKD的发生与发展[19-20]。OH T R等[21]研究显示,SUA水平每升高1 mg/dL,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28%。LI L等[22]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HUA患者新发CKD的风险增加了2倍。卢永新等[10]、TSUJI T等[23]研究证实,积极有效的降尿酸治疗有利于减少CKD发生,延缓CKD进展及降低死亡率。2019年中国HUA与痛风诊疗指南[3]建议,当SUA≥540 μmol/L或SUA≥480 μmol/L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CKD等合并症时,应开始给予降尿酸治疗。SIVERA F等[24]综述了1998—2010年欧美国家多项研究,建议降尿酸治疗时SUA水平最低控制目标应<360 μmol/L,2017年《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16]采用了这一控制目标。本研究中,当SUA>365.55 μmol/L时,患CKD的风险为基础的2.6倍,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患CKD的风险为基础的3.1倍,故建议对本地区人群SUA>365.55 μmol/L时,考虑起始降尿酸治疗,以降低患CKD的风险。

2020年KUWABARA M等[25]研究发现,SUA与肾功能不全呈U型关系,稍低于生理浓度的SUA可作为CKD发展的独立保护因素[15]。本研究中,当SUA在246.66~309.30 μmol/L时,在未校正混杂因素及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其可作为患CKD的保护性因素; 而校正混杂因素后,其CKD的保护性作用消失,考虑与研究人群中eGFR<60 mL/(min·1.73 m2)的例数(n=166)较少且Ⅱ组中eGFR<60 mL/(min·1.73 m2)的例数(n=16)更少有关。今后可通过扩大研究人群以进一步证实这一保护作用,这对本地区SUA水平控制在最佳目标值范围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BELLOMO G等[26]亦提出,降尿酸治疗时应将SUA控制在一定范围(5.0~6.0 mg/dL), 而非越低越好。

总之,临床工作中无症状HUA患者的降尿酸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饮食控制还是早期药物干预,均显示出重要作用,但针对何时开始干预治疗及SUA最佳控制目标值范围的研究仍较少,这也为后续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致谢: 感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云教授提供的体检数据。

猜你喜欢
患病率尿酸肾小球
喝茶能降尿酸吗?
茶道(2022年3期)2022-04-27 00:15:46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44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1:58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2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