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童真之旅
——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童趣

2021-12-16 12:38:51顾健佳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学案数学知识小学生

◎顾健佳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前 言

一般来讲,小学教育应该以启蒙教育为主,但是在各种考试的压力之下,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更加关心如何提高应试能力,这也就决定了小学教师在讲课时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这也恰恰是导致小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教师教学效率不理想的间接原因.尤其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这一学科本身的学科性质就偏向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理性意识,而这恰好对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与思维能力构成了挑战,如果教师再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自然会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找出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将游戏化教学策略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1.教师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

从教学实际来看,为了保证按教学进度完成教学计划,一些数学教师会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以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更多的数学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要求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四十分钟的数学课堂中就对他们的注意力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更不用说是在高强度高密度的授课状态中了.具体而言,这种缺乏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处于疲倦的消极学习状态,降低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数学学科对学生的理性意识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它又是较为抽象的学科,尽管许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数学教师做相关内容的引导,数学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学科,这也正是小学生们数学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原因之一.另外,小学生本身更加倾向于通过直观感受进行体验式学习,而这种学习特点恰好与“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相悖,因此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3.小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过重

在各种考试的压力下,小学生们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的一大体现就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对于那些学得好的学科,他们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那么对于数学这种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学科,他们则更加需要多多练习.从表面上看,多做练习容易帮助小学生掌握知识点,提升数学能力.但从实际效果而言,课业负担过重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探究小学生的负担来源,主要有学校与家长两方面来源.并且,在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的今天,后者往往取代前者成了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最主要来源,“减负”的难度也由此加大.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系密切,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缺乏兴趣,课堂听讲效率较低.因此,教师不妨转变原有教学方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魅力.比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从互联网中下载视频、音频、动画等教学资料,以期提升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再如,数学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行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够缩短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以创设生活化情境为例,在学习乘法时,教师不妨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创设在超市购物的情境.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有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创设这样的购物情境,能够使小学生回忆起自己的购物经历,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创设购物情境后,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就他们的购物经历踊跃发言,等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数学教师便可以进一步表明所购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乘法教学.像这样的购物情境能够使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知识.下次他们和父母再去超市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加法和乘法知识,衡量商品的价格.并且,他们这种不自觉调动数学知识的做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他们运用数学思维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会为他们认识世界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长此以往,会慢慢培养起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关键.从教学实际来看,导致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往往习惯于依赖教师讲解的被动学习状态,忽略了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主动学习状态对个人的学习更有帮助.因此,教师不妨使用导学案教学,在每堂课结束时下发预习导学案留作课后作业,督促小学生提前自主预习.并且,教师教学时也可按照导学案的思路安排授课内容,提高导学案的利用率.

在应用数学导学案教学时,要注意三点问题.第一,教师在安排与设计导学案的内容时,注重与教学计划自然衔接.这并不是要求讲课内容要包含导学案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求导学案要设计全面,而授课则要侧重讲解重难点知识.第二,设计导学案的内容时,要力求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导学案中大量基础知识适合刚刚接触该部分知识的同学,而对于那些提前预习或是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这些基础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数学学习需要,因此数学教师不妨为这些同学设置一些条件更为复杂的创新题,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挑战这些题目.

3.号召家长帮助学生“减负”

在各种考试的压力下,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与教师的课后作业量有关,还与家长布置的额外练习密切相关.因此,基于课业负担过重产生的危害,教师不妨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号召他们一起帮助学生“减负”.“减负”并不意味着没有作业或者作业过少,而是意味着给学生留适量的练习题目.事实证明,题海战术并不常常会发挥作用,反而是认真思考精品题目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帮助更大.因此,“减负”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4.综合利用多种教具

对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设计和应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具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抽象性,单纯以口头讲授的教学方式来向小学生传递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可能使得小学生难以对其进行明确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那么,在开展游戏化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具来帮助小学生对相关知识加以具体而形象的了解和分析.例如,对于图形的讲授可以充分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工具来对小学生进行现场展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来开展角度等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再如,在进行算数知识的综合练习时,可以利用扑克牌进行24点游戏等等.这样一来既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小学生对算数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其变通能力.

5.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课堂知识容量及难度也随之增加.为此,相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在有限的课时内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同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对于视频,音频,图片等基础多媒体形式的利用之外,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利用游戏软件来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以概率部分的数学教学内容为例,为了加深小学生对于事情发生概率的认识,可以利用抽签等游戏形式来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当中加深对概率这一部分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内的小学生姓名制成网上点名系统.在课堂教学时利用这一点名系统来进行查勤或随机找同学回答问题等.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小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数学课堂学习当中.

结 语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它是整个学生时期特殊重要的阶段.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帮助.但是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往往并不理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数学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教师将童真童趣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开展游戏化教学.

猜你喜欢
学案数学知识小学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乡愁导学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我是小学生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