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蓉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学区,甘肃 平凉 744699)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对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运用,用科学的评价,帮助学生诊断学习,并激励学生不断的进步向前”,但从实践教学情况来看,能够做到真正有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在多数,课堂评价语言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对课堂评价语言运用做出研究探索.
评价语言不准确,是现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了现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评价语言不够准确主要体现在评价没有重点、表意不清楚、晦涩专业词运用过多几个方面.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常使用“不错”“很好”“非常棒”这样泛泛、笼统的语言,这样的评价语言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同时也会让学生有一种教师对自己不够重视的感觉,评价非常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也不会再关注教师对他的评价[1].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使用过多的专用词语,而这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严重不符的,同样是评价语言不准确的一种体现,无法发挥出课堂评价语言的作用,还会使评价语言变得形式化.
评价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定的语言运用规律,这种规律特性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但很显然,从笔者调查研究的情况来看,现下相当多的一部分数学教师还没有掌握这种规律特性,这就出现了评价语言不规范的问题.主要包括使用冗长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语言、缺乏细化、量化的宏观评价语言;使用脱离实际的泛泛语言,缺乏严谨性、生动性的评价语言;等等.还有部分小学教师在没有等到学生回答完问题时,就打断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另有一些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言后,自己却不能够结合学科特色,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评价引领[2].同时,还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会在课堂之中使用一些随意性的评价语言.这些都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规范的体现,而这些不规范的课堂评价语言,不仅无法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评价语言,还应该是具有时效性的,应该在学生最为需要的时刻或最恰如其分的时刻,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这样的课堂评价语言才能够成发挥出激励、反馈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动力,并伴随学生走更加长远的道路.但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的评价语言是缺乏时效性的,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不愿意在课堂评价语言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使得学生在出现错误,或者在获得进步希望教师给予评价的时候,并没有及时地获得教师对其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方面给予的公正、客观的评价.课堂评价的延迟以及课后给予学生的超时性评价,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这与课堂即时性的评价是无法比拟的,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评价反而成了堆积、同质、应付性的评价,无法实现课堂评价应有的价值.
不同学科的性质特色各有不同,教师所使用的课堂评价语言也应有所差异,数学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谨性、创造性的特点,掌握评价艺术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身特色课堂评价语言,培养学生好问、敢问、善于交流、善于批判的学习习惯,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生成,促使学生的数学创造性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能够结合数学学科特征,使用具有特色性的语言对学生做出评价.但是很显然很多的数学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会使用一些与本学科无关的课堂评价语言,如“你读题的声音非常的洪亮”“你的数字写得真漂亮”,这样的评价语言是缺乏数学学科特色的,而过多与本科学无关的语言评价以及违背数学特色学法的语言评价,不仅无法对学生产生激励、引导的作用,还会将学生引向岔路方向,无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助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终于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独立体验成为教学过程中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将学生视作具有独立意义、发展中意义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性,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一文件的倡导下,在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所使用的评价语言一定要契合学生特征,要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取向,这样的课堂评价语言才是真正具有准确性,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准确的课堂评价语言应符合以下几点:一、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应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出发点,要符合小学生的生活语境,以学生的理解为总要求,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而不是用那些只有成人才能理解的学术语言,这样才能增进学生的认识理解,产生评价语言的导向作用[3].二、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应以小学不同学段作为分割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是儿童化的,是充满童真的;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则可以使用正常的交流语言.三、不要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要准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哪里好,为什么好,这样准确、中肯的评价语言,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
小学数学教师应使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对学生做出评价,以此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更好的导向作用.而对于教师而言,规范性的课堂评价语言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学校和教师自身都要做出努力和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闲暇时间多去参加一些与教师评价语言有关的研讨会,去观看骨干教师的课例和视频,在形成自身特色语言的同时,规避宏观而又脱离实际的评价语言的使用,不断地提升自身评价语言的规范性.第二,学校的教研组应该发挥出自身的监督作用,可以通过听课、听公开课等方式进行,还可以组织各种与课堂评价语言有关的教师竞赛,以此推动教师不断地进行专项反思,促使自身的评价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第三,学校可以结合课堂评价语言运用,制定相关奖励机制,对那些规范性使用评价用语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表彰,以此带动学校教师对规范运用评价语言形成积极意识,在学校之中形成科学规范评价语言的氛围,这样可以带动教师的评价语言规范能力不断提升.
课堂评价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中的一种,具有激励、诊断、反馈的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评价语言一定要具有时效性,要在最恰当合理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发挥出评价的价值导向作用.如,在学习与0相关的除法运算时,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陷入“0除以任何数都得0”的误区之中,此时教师的评价语言使用一定要具有及时性,教师要通过自身具有时效性的评价,引导学生马上改变这种想法,如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研读教材,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书上说的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呢?”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想法与教材观点之间的误差,让学生认识到0是不能做除数的,这样具有时效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发现自身的错误,使评价具有了价值引导的作用[4].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而又枯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特征,在学习资料呈现、问题语境、教学预设等方面,使用特色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维渐入佳境,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而且结合过往的执教经验,笔者认为特色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应以学生的创造思维为载体,在充分把握好知识取向的基础上,构建专属于数学学科的特色评价语言.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打造特色评语,评价语言中要适当地提高逻辑思维评价方面的比重,以此更好地向数学学科特色靠拢.第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减少学科融合性的评价及那些模棱两可、各学科都适用的评价.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这节内容时,学生能够在三角形各边长上进行拼图对接,说明学生已经找到了三角形的乐趣,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然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原来三角形的边和拼好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哪些联系?是否能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若是能够清晰地找出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教师应该从数学思维等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能够做到这一点,即可体现出教师对于课堂评价语言含义的充分认知,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语言具有特色的体现.
课堂评价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文分析介绍可以发现,现下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还存在着不够准确、缺乏规范、时效性差、缺少特色等问题.基于此,建议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对课堂评价语言重新认识,并不断地做出反思调整,保证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运用,以此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