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彭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提出,带动了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新的发展。因此,与艺术相关的职业越来越成为众人争抢的“香饽饽”[1]。新兴职业的层出不穷和大家对新模式的青睐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唯有创新才能突破重围,获得新生。如何创新、怎样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据2018年~2020年湖北理工学院毕业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统计显示,笔者所在学院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每年的正式就业率逐步下滑,正规用人单位录用率低,由50%降至41.13%;考编、考公务员、考研和出国人数有所增加,由6.16%升至21.74%,但仍占比很小。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随着国家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特征越发突显,用人单位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社会适应、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更看重的就业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在求学期间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通识能力的学习,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音乐专业教育的持续壮大,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也是逐年递增。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需求度的悬殊差距,给学生造成了巨大就业压力。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艺术类行业遭受不同程度的重创,市场出现新兴职业,学生的就业选择更为广泛,不唯专业论择业,导致专业对口率低。同时,事业单位的高稳定性、高学历及留学经历的就业优势让更多的学生趋之若鹜,但考编、考公务员、考研、出国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准备,一旦失败,就错过了最佳的求职期,用人单位需求饱和,这支备考大军即会成为就业困难人员。
音乐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要学习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舞蹈、配器等几十门课程,涵盖了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分析能力、表演技能、创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每一个学科的每门课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能生硬地将其割裂开。缺乏系统性的课程无法让学生们做到融会贯通,他们看似学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都不精深,到了毕业季,高不成低不就,在需要多元化人才的新时代社会里,就业难早已成为定局。
有的专业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专业延伸的能力譬如声乐指导、剧目创作、音乐活动策划、教学管理等综合能力都没有受到深入的训练。有的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在课堂上仍以传统知识教学为主,很少把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学生没有得到引导和教授,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得不到开发。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缺乏创新精神,导致求职面窄,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差距甚远。
每年的3月~5月近3个月的时间,是毕业生们最该认真学习、努力适应社会的阶段,但因过程管理不完善、考评机制不健全,很难准确掌握学生的实习现状。有些实习单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会感到担忧,怕影响单位的教学秩序,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实习内容相对单一。例如培训学校类别的实习单位,更多的是让学生代课,并且工作量较大,也没有报酬,学生感觉更像是在无偿打工,劳累不说,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学生们都是处于“自由职业”状态,绝大多数人很难迅速进入就业状态,实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专业学生就业难,反映出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我们应着重从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并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同时,只有与社会接轨,才能在充满竞争的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2]。首先,要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互相打通,不让课程“各自为政”,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专业水平、学生诉求和市场需要融合,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其主动学习;打造“主修+选修”“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新模式,将社会实践纳入考评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基层服务意识。将学生本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例如,可以与动画专业融合,增设动画配音、配乐课程;可以与服装专业融合,增设服装表演编排课程;与心理学专业融合,增设音乐治疗等课程。要突破思想屏障,拓宽思路,加强与市场的连接。课程应突出技能的实践性、实用型,将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且拥有文化底蕴的优质人才。
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认识到只有创新教育才是符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效升级的必要途径,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同时,专业教师要加强与就业辅导员的沟通与交流,把专业指导与就业紧密结合,从大一开始就做好引导,形成正确的理念。要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既是课堂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平台和有效手段,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作用日渐显现[3]。实现学习重心由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转移,认知向体验转变,被动向主动转变,传统向创新转变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升华,逐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壮大自己的综合实力。
毕业实习是学生连接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沟通的桥梁,抓住了实习期,就是抓住了就业的拐杖,方便学生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毕业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学习对行业环境、岗位要求达到深入的了解;发现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及时弥补;看到自己从事该项工作的优势和劣势,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工作中锻炼自己能否处理各种问题与矛盾,处理好人际关系等,最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在就业大潮中脱颖而出。其次,学院要改革毕业实习模式。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仅能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缩短音乐人才成长周期,而且能增强音乐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就业率。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建立高校和实习单位专家共同参与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早形成根据社会产业需求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机制[4]。按本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专业能力之外的通识能力,为服务地方文化艺术建设添砖加瓦。最后,企业要参与实习考评,并优先于学院评价。企业和学院协同监督,随时掌握学生实习进展。要建立实时跟踪信息平台,实施阶段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评价。实习评价依据学生实习的实际表现作出科学的、多角度、全方位专业的评价,更要注重职业素养、工作效率、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量。
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市场结构的调整,给音乐专业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顺应社会发展,立足市场需求,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出提升音乐专业就业教育的有效途径,集合各方力量,并且长期坚持,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高素质的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