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晴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獻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96-01
摘 要 我国竞技羽毛球向来“重单轻双”,双打长期对单打的技术风格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一直在路径依赖的“怪圈”里打转。因此,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双打在训练方法上也会相应的存在许多问题,唯有进行技术、战术改革,创新双打的训练方法,规避单打的技术风格,方能改善当前的被动局面,形成双打特有的技术风格,提高我国竞技羽毛球男双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双 技战术创新
一、前言
男双的训练周期比较长,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男双选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我国男双每天的训练时间为6小时,韩国是4小时,印度尼西亚是4.5小时。而我国男双实战训练一周只有2~3次,而韩国和印度尼西亚每天都会安排3~4个小时,由此可以总结出我国男双选手可以适量缩短训练时间,增大运动量,减少提高某一技术的专项练习,并增加实战训练的次数,在短时间内逐渐加增强对抗程度,迫使运动员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此外,应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激发运动员兴趣和训练欲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训练水平。这对于我国世界大赛经验不足的男双小将来说,可以在实战对抗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在高强度的实战对抗中提高运他们的稳定性,如此可使他们在正式比赛中对场上的形势变化和战术调整驾驭自如,增加战术多变性,并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灵活处理问题,更好地发挥水平,控制比赛节奏。
二、现状及措施
在男双比赛中,进攻次数越多,获胜概率也就越大。所以需要运动员不断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现代男子双打比赛的重点是前半场,前场的技术是双方争夺的重点,领先于其他各项技术,其次是中场技术。在创造进攻时,后场技术概率最低,所以在现代男双比赛中,前场的发球、接发球和搓、钩、推、扑、轻拨两边是运动员创造进攻的主流,而中场的挡网和平抽挡技术次之[1]。我国男双在发接发阶段明显不如国外选手,应在实战训练中加强发接发技术的灵活多变性,并且加强发接发技术的小球训练的难度,对区间、回球的线路、球的弧度和出拍的力量要注意软硬结合、轻重结合,提高前场发接发球和抢网扑网技术训练的难度,增加我国男双运动员前场创造进攻的战术意识,并借鉴积累国外顶尖水平选手的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让运动员能够在比赛场上灵活自如的对应来球[2]。而中场的轻拨两边和平抽挡技术主要在攻防转换阶段。我国男双在攻防转换阶段时比国外选手被动,属于被动防守,容易防守失败,造成被动局面,应在减少单项技术训练时间,增加实战训练时间,在实战训练中灵活掌握轻拨两边技术和平抽挡技术,并加强实战训练的难度。对区间,回球的线路、球的弧度和出拍的力量要精细把握,注意软硬结合、轻重结合,提高我国运动员在处理中场球上创造进攻的战术意识,并借鉴积累国外顶尖水平选手的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让运动员能够在比赛场上灵活自如应对来球。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国家羽毛球队、各省市羽毛球队、羽毛球俱乐部和各地羽毛球学校必须要有专门的双打集训时间与平时正常、系统的训练时间[3]。打在技战术、体能和意识方面都与单打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平时的训练内容必须严格区分开,再长期系统训练。
2.在重视单打的同时,必须从小就抓好双打运动员的基本功、技术、战术、意识以及专项体能的培养与训练。首先要抓好基础技术的训练,其次是抓好几个重点环节,如发接发、中前场的抢点下压、连续进攻的意识和能力,全场防守技术与控制过渡球的意识和能力,而在体能方面,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重视男双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3.可尝试在特定时间内开放省、国家二队三队,甚至一队,邀请业余选手中水平较高的男双选手和世界顶级水平的男双运动员交流、训练,这样既能活跃整个中国羽毛球男双的氛围,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男子双打的整体水平。
4.建立高奖金和丰厚的福利制度,吸引世界顶级水平的男双运动员到中国的各俱乐部打球,由此可增强我国男双的整体实力。
5.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男双业余赛事,并通过市场推广、媒体宣传的方式扩大男双比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并且在决赛时可考虑邀请国家三队、二队,甚至一队的男双选手来参加业余比赛的决赛,这样可充分调动羽毛球业余选手的积极性,让群众羽毛球与竞技羽毛球融合,如此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竞技羽毛球男双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王飞雄,吉艳龙.新形势下中国羽球运动发展趋势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04):289-292.
[2]王向宏,董建锋,张锡庆.“体教结合”模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运行状况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01):102-106.
[3]陈宁,卢文云,王永安,等.完善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2014(0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