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2021-12-15 05:35吴军
体育时空 2021年17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保护

吴军

中图分类号:G8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09-01

摘  要  非遗工作的深入开展给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带来机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空间分布的失衡性和价值认知的滞后性,提出了以增加价值认同为重要内涵、加强区域平衡为主要目标、强化制度保障为必要条件的保护路径,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非遗视角  民族传统体育  保护

一、前言

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唤醒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给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民族传统体育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本民族特色,其所代表的活动项目特点,其所呈现的文化和价值面临着难挖掘、难推广、难继承的困境。由此,如何充分利用好非遗这一尚方宝剑是保護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空间分布的失衡性

民族传统体育空间分布的失衡性不只是地理上的聚集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联系。这种地域性联系又与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息息相关。不同的地域环境滋养和派生了不同的传统体育品种,经过长期的优化和继承,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据不完全统计,仅广西就有150多项民族传统体育。其中仅壮族一少数民族,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打扁担,有的则是投绣球、高空舞狮。相对的,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而言,仅武术拳种,据统计仅河南流行的就有40余种,另外比较流行的还有四川峨眉武术、河北沧州武术等不同的武术派系和拳种。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多耶入选2017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四川峨眉武术入选国家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疑成为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要依托,在保护和传承上具有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而其他偏远落后区域,其体育项目的资源的开发和实现则有可能被限制,甚至逐渐“消亡”。

(二)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认知的滞后性

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认知的滞后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同文化素养的人对同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感受,有一个认知、消化、理解的逐步接受和欣赏的过程,如最基本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虽然对自身所从事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刻的认同,奈何语言文化的差异往往造成彼此间在沟通上的障碍。二是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需求增加,尚未看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带来的价值的特殊性,及其作为一种中华传统项目而保留下来的瑰宝,其功能不仅担当促进当地旅游和经济增长的角色,还兼具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历史的承载、民众教化的普及等社会功能。

三、非遗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一)以增加价值认同为重要内涵的保护路径

随着非遗项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国家作出的重大举措,亦是增加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非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课堂,走进师生之间,一方面使得传统的师带徒制度继续延续;另一方面,通过小中大校园这一新方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渠道和方式也不断扩展,更容易激发整个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和热爱。再者,相对而言,借助校园这一平台,将更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考察和优化。

(二)以加强区域平衡为主要目标的保护路径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均衡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保护优质的民族传统体育亦是非遗项目推广的主要目的之一。从非遗项目上升到国家战略建设以来,各个市、县分别甄别和挖掘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市级、县级非遗项目,并将其纳入乡村建设体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乡村旅游中得到推广和喜爱,并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而加大了传播热度和广度,同时其传承人得到广泛尊重,社会地位上升,在此之下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亦逐渐增强。

(三)以强化制度保障为必要条件的保护路径

从非遗角度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不同国家、民族、族群能够共同享用,并且不受空间的限制。就武术而言,不论是我国何地,甚至是国外均可学习研究,进而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意涵。从此种情况而言,给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任务带来艰巨性,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资源相对落后。由此,从制度上保障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可协调多方利益关系,注定成为必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保护和传承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亦是对民族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把握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全面、持续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消除不同区域间、不同民族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并增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认同,可从根源上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拥理,赵芳.非遗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07):12-14.

[2]童国军.非遗保护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2):7-8+13.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保护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