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佳诺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92-01
摘 要 艺术表现力是健美操项目中最重要的特点。查阅健美操相关资料发现,在赛场上运动员总是缺少一种个性的张扬、热情四射的活力,缺少吸引力、感染力,面对观赏者时总会缺少一种应具备的表现力。因此,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法针对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内涵、构成和特征,提出了以下影响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 健美操 艺术表现力 影响因素 训练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健美操传入我国,也是在同期我国学者对健美操的研究和探讨也有所增加。现如今,健美操这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类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并且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广泛存在。我国各大高校开始研究健美操最早是在20世纪80代中期。健美操这项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健康,还能够达到塑造形体以及娱乐的目的,提高练习者的心肺功能,而且对于改善、提高人的协调性等也有很大帮助。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内涵
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是运动员把身体动作与不同风格的音乐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连贯、流畅、自信、饱满、自如地表达的能力。艺术表现力应该是从一套动作的开始到结束都尽可能地把身体动作与音乐结合,并且通过统一的主旨来表达出主题思想。健美操的表现力是融合在身体动作和技巧动作中的。
(二)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构成要素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影响健美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音乐素养、兴趣因素、专项素质因素[1]。运动员是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主体,因此,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还要注重主体。只有将各种因素合理的运用,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才能更加有效提高。
二、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一)心理因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做出的积极反应形态,往往被称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2]。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对运动效果产生制约作用或促进作用。运动员由于过度的紧张而影响心理不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会引起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动作变形等情况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表现力。
(二)音乐素养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所在,不同的音乐会对健美操运动员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从而能够直接影响艺术表现力。在健美操的一套动作中,通过音乐伴奏的高低起伏,强弱拍的完美结合,能够展现出一套动作的内涵、美感以及主题思想。
(三)兴趣因素
兴趣是健美操学习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的训练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表里一致的表现力。在健美操成套动作的练习中,当运动员的兴趣降低,就会消极懈怠,没有激情甚至停止锻炼,这样就不能够发挥艺术表现力。
(四)专项素质水平
专项身体素质是健美操良好发展的基础。健美操的专项身体素质一般包含柔韧、力量、速度、灵敏和耐力素质[3]。良好的柔韧性能够使动作更加舒展得体、落落大方。力量素质要求肌肉能够控制动作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完成高难度的动作技术,完善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
三、提高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方法
(一)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练员可以利用意念训练法进行意念训练,教练员应该为运动员提供较为明确的心理活动指令。可以让运动员在头脑中构建形成自身处在一种环境中,并思考在这种环境背景中怎样才能做好体能与技巧的快速调节,获得理想的运动效果和艺术表现力[4]。
(二)提高运动员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教练员不仅要向运动员传授与健美操相应的知识和方法,与此同时还要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来提高他們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能力,从而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三)开展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专项身体素质是健美操训练的基础,是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素质,从根本上解决由身体素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表现和提高训练效果。对于健美操运动员而言,专项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表现力的高低。
(四)提高教练员素质水平
为了更加有效锻炼运动员的技术以及提高艺术表现力,教练员通常可以在训练开始之前选择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运动员的身心能够得到放松,然后再配合一些舒展动作引导运动员进入学习情境。
四、结语
在健美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一方面要强化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水平和专项身体素质,并且提高运动员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引导运动员在健美操运动中大胆的表现自我。最后,还要结合运动员的身心差异,开展多样化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对于健美操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引导运动员在健美操运动中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内心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刘雪菲.艺术表现力在竞技健美操运动中价值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3.
[2]刘慧.浅析健美操高校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0):17-18.
[3]田麦久.运动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遵华.高校健美操运动员心理表现力心理因素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