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勇
文言虚词中的语气词,常用在句首、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各种语气,担当着表达丰富情态的角色。文言语气词一般单用,连用的情况也极为普遍,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中,语气词连用的句例就不在少数,譬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十二章》
唯求则非邦也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
呜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祭十二郎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师说》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文言语气词连用根据其用法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强化语气
文言语气词的基本功能是表达语气,文言语气词连用也是基于同样的功能,同语气词单用不同的是,文言语气词连用表达的语气会更为强烈。
1.者乎
语气词连用,表示疑问或反问,重点在“乎”字上,“者”字起加重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呢”。例如:
原文: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译文: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2.者也
语气词连用,表示判断语气,重点在“也”字上,“也”字起加重语气的作用,一般不必翻译。例如:
原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译文: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警卫樊哙。”
3.焉矣
语气词连用,表示对事实的肯定,重点在“矣”字上,可译为“了”“啦”。例如:
原文: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战国策·东周策》)
译文:你的爵位是执圭,官职是柱国,如果战争获得胜利,就再没有(什么更高的官爵)来加封啦。
4.焉哉
语气词连用,表示强烈的感叹,重点在“哉”字上,可译为“吧”。例如:
原文: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译文:违反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5.也夫
语气词连用,“也”表示断定,“夫”表示感叹,重点在“夫”字上,可译为“啊”“呀”之类。例如:
原文: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译文:没有人了解我呀!
6.也乎
语气词连用,“也”表示断定,“乎”表示疑问、反问、推测、感叹等,重点在“乎”字上,可译为“吗”“吧”“啊”等。例如:
原文:君子曰:“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译文:君子说:“身份可不能不谨慎保持啊!”
7.也已
语气词连用,“也”表示断定,“已”表示事情的发展变化,重点在“已”字上,可译为“啦”“是……了”。例如:
原文: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做事情了。
8.也邪、也耶
语气词连用,“也”表示断定,“邪(耶)”表示疑问,重点在“邪(耶)”字上,可译为“是……吗”“是……呢”。例如:
原文: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齐物论》)
译文:假使我和你辩论,你驳倒了我,我没有驳倒你,你果然是对的吗?我果然是错的吗?我驳倒了你,你没有驳倒我,我果然是对的,你果然是错的吗?
原文: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祭十二郎文》)
译文:唉,伤悼的话语可以说尽,哀痛的情思却不可以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9.则已矣、而已矣
语气词连用,“则已”等于“而已”,表示限止,“矣”表示感叹,可译为“罢了”或“而已啊”。
原文: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
译文:大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也是这个样子。
10.也乎哉
语气词连用,“也”表示断定,“乎”表示疑问,“哉”表示反诘,重点在“哉”字上,可译为“是……吗”。例如:
原文: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晏子不死君难》)
译文:晏婴站在崔杼的家门外。他的家臣问他说:“要殉难吗?”他说:“光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殉难干什么?”他的家臣又问他说:“要逃亡吗?”他说:“是我的罪过吗?我逃亡干什么?”
由以上各例,不难发现语气词连用的一些规律。
(1)末位语气词决定语气。文言语气词可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但连用后语句的语气重心落在末位语气词上,末位语气词决定语气归属,无论是两词连用还是多词连用均是如此。
(2)位置影响语气。连用的文言语气词所处位置不同,所表达的语气也不同,因为不同的位置营造出不同的语境。例如:焉者。
①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与提示,不必翻译。例如:
原文: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
译文:(天性)上等的,就是好罢了;中等的,可以引导他向上或向下,下等的,就是坏罢了。
②用在句末,表示断定,不必翻译。例如:
原文: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春秋公羊传》)
译文:勇士走进他家的大门,竟没有人把守大门;走进他家的小门,竟没有人把守小门。
(3)搭配影响语气。语气词表达特定语气是约定俗成的,在常规语境中,所表达的语气是稳定而明确的;而当语气词与同样表达语气的代词或副词搭配时,语句的最终语气由代词或副词决定,而语气词本身的语气色彩则趋于弱化。例如,“也哉”,“也”表示断定,“哉”表示感叹或反问,这是“也”“哉”的惯常语气。例如:
原文: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九代相传的世卿家族,一下子被灭亡。可悲啊!
而当“也哉”与疑问代词、语气副词搭配时,它所自带的语气让渡于后者。例如:
原文: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
译文:我难道是个瓢葫芦吗?怎么能挂起来不给人吃呢?
原文: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卖柑者言》)
译文:又哪里不是金玉的外表,破絮的内里呢?
原文: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深虑论》)
译文:高明医生的子女,大多死于疾病;高明巫师的子女,大多死于鬼魅。难道(他们)善于救活别人,却不善于给儿女想方设法吗?
由以上各例不难看出,“也哉”表示反问是要跟反诘副词或疑问代词配合的,否则只能表示感叹。基于相类的原因,“也哉”也可用在疑问句的末尾,但疑问语气主要不是由它表示出来的,而是由疑问代词表示出来的。例如:
原文:此何木也哉?(《庄子·人间世》)
译文:这是什么树呀?
二、表示提顿
部分文言语气词位于句中位置时,用于提顿。
1.云者
用在句中,“云”表示转述,“者”表示停顿,不必翻译。
原文: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墨子·非命中》)
译文:如果说有命,就不对了。
原文:义云者,非谓正人,谓正我。(《春秋繁露·仁义法》)
译文:所谓义,不是指去端正别人,是指端正自我。
2.也与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可译为“嘛”。用例不多。例如:
原文: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译文:(我的)主张将会被推行嘛?是命运注定的;(我的)主张将会被废弃嘛?也是命运注定的。
3.也者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与提示,可译为“啊”,也可不译。例如:
原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孝顺父母和敬重兄长啊,大概就是仁的根本吧!
三、无实义
部分文言语气词位于句首时,无实义,可不译。
1.越若
语气词连用,用在句首,没有实在意义,不必翻译。又作“曰若”“粤若”。
原文: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尚书·大诰》)
译文:到了三月,丙午这一天新月露出光辉。
2.粤若
语气词连用,用在句首,没有实在意义,不译。又作“越若”“曰若”。
原文:《武成》篇曰:“粤若来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汉书·律历志》)
译文:《武成》篇说:“来至二月,初一过后,到初五甲子这一天,杀了殷纣王。”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含有语气词的连用组合都可视为语气词连用,有些只是语气词和非语气词组合,不能与语气词连用混为一谈。例如:“焉乃”一词,“焉”是语气词,“乃”作连词,“焉乃”是语气词+连词组合,组合后词性为连词,表示前后相承,用在后一分句或下句的开头,可译为“于是”。例如:
原文: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周穆王》)
译文:西王母为穆王歌唱,穆王跟着她唱,那辞句很悲哀。于是去看太陽的出没,一天行走一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