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芮
[摘 要]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水平是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教育管理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以创新教育为手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创新教育是注重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对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健全提供了新的方向。在高等教育中,要按照创新人才的培养战略,辩证取舍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先辨析创新理念与大学教育管理的关系,然后以此为引,寻找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创新教育理念解决此类问题,最后提出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对策。
[关 键 词] 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20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创新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實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是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教育也不例外。我国高校传统教育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式单一、效果不显著,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应用能力薄弱,自然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创新教育作为教育创新理念的一部分,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一、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的关系
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使创新教育的研究范围变得越来越广。然而,创新教育并非能一次性完成的改革,更不是仅仅针对单一教学内容或方法的改革,而是对教育职能的一个新定义,其目的是培养一批对自然、社会等具备主动适应能力的人才,根本任务为培养一大批能创新、敢创新的人才。如今,大学教育管理的目标更倾向于塑造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此相悖的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必须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对教育理念实现二次创新,以教育管理改革为基础开展工作,必须以教育管理改革为底色。没有创新教育理念的环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难以具有充沛的生命力。
二、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一)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还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经验解决教育管理问题,这体现在一些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缺失。由于管理方式的陈旧,更偏向于保守的管理,而不是勇于创新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使教育管理的存在无法适应和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培养管理人员的需要。例如,大部分高校管理层在进行教育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往往采用高层讨论决定的形式,很少或者几乎不会询问学生的意见,若该决策与学生利益相一致或者说不矛盾,则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一旦改革措施与学生利益出现矛盾,势必会激化学生群体对学校的不满情绪,加之现代学生群体对网络舆论的掌控水平日渐提高,高校的社会形象势必受损,不利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后期发展。
(二)管理形式缺少实效性
大学教育管理的明显不足之一为管理效率不高,管理体制、方法和内容在形式上都不太全面。绝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管理都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这不仅难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更难以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科研能力。虽然现行的规章制度可能对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大多数制度只是在表面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行为的制约,而不能实现动态管理、科学管理效果的发挥,更无法放开教师自主权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了师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教学方法改革,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这也与我国长期以来坚决批判形式主义的理念相悖,不仅易激发师生群体的厌恶情绪,对于教育改革实质上也是弊大于利,必须坚决执行教育管理改革,摒弃形式主义风气,提倡实干主义精神,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三)管理结构缺少科学合理性
当前,一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些高校将教育管理岗位视为“自由人”岗位,高校教育管理不具备强大的教育管理团队。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有限的,高等教育管理不能带来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在这样一个观念和知识观念快速变化的时代,教师对学生的低效管理难以满足公司对人才竞争的高要求,久而久之,会导致大学名誉下滑、研究生输送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高校需要尽快做出改变,不断完善高校的管理结构,通过减少冗余“铁饭碗”,增加管理人才的比例,设置竞争机制,利用鲇鱼效应,促使高校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为高校带来更好的教育管理措施。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教育部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高校扩大招生范围,大学教育逐渐普及。但是,在持续性扩招过程中,不少教育问题日益暴露,例如: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高校的办学目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高校近年来也在持续扩大招生,但对招生规模扩大随之带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够关注,对教育管理改革也不够关注。虽然部分高校尝试做出了一些改革,但整体过于形式化,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只有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才能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学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逐渐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人才。高校要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战略,推行民主进步教育管理模式,促进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对新教学授课形式的适应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因此能够高效地、大范围地对学生信息进行梳理,能够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带来极大的便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困难。为此,高校要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理念,紧跟发展步伐,不断优化教育管理理念与方式,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通过信息管理加强教育管理,保证教学整体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四、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大学改革的结果,也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实施创新理念的关键和切入点在于鼓励学生对创新精神展开追求,自觉成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首先,教師要树立创新意识,认识到创新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接受创新教育理念。例如,教师要意识到创新教育在具体课堂中的重要性,切实改变过去机械式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改革,鼓励学生创新。其次是抓好班级行政工作。行政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高校管理者要密切联系高校教学现状,紧密联系社会需求,调整管理策略。
(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高校应改变以往大学生招生人数增加但就业能力不足的办学状况,从两方面创新学生管理方式:一是优化学生管理职能。大学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学生管理的质量,因此高校应理顺职责,将必要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比如,辅导员要及时与体育健康教师沟通,通过在全校建立立体化的体育教育指导,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二是创新高校管理方式。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极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冲击,加之广大学生不太愿意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教师需要拓宽交流方式,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创建学生交流平台,提供师生互相表达的渠道,提高学生管理质量。
(三)创建具有创新氛围的校园环境
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框架的教育管理要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开展,要建立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可将创新的思想理念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将创新理念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文化活动当中。例如,我国高校可以根据高铁建设需求开展举办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高铁建设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更多地以互联网为平台举办活动,例如通过搭建校园网络宣传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
高校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现代创新人才,以人才的成长发展和教育创新管理营造出更优的环境。相对而言,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未来航向,对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的教育改革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创新教育思想作为导向,不断加强现代高等教育管理。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完善与改进教育管理模式,以提高教育管理质量为宗旨,突出教育管理的功能优势,为高校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高林.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2):66-68.
[2]陈磊.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探究[J].就业与保障,2020(24):154-155.
[3]李杰.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23):121.
[4]吕国利,姚飞.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6):21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