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2021-12-15 06:27张昆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知识点探究

张昆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中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的高考制度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性进行考查。由此得出,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探究式教学正在成为高中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地理学是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进行探究的一门学科,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的运用较为广泛。高中地理课程在综合性和区域性方面比较突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巧妙设计课堂问题,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问题式教学的任务核心是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成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来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是让教师在上课前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问题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课前对要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听课时就会更有目标和针对性。

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是课本中的难点。因此,对自然地理的教学,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将教学内容合理地转化成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主要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气压带和风带》时,教师首先要把课本中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如气压带是怎样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预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问题探究式教学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为基础,无论是教材中的问题还是教师在讲课时生成的问题,都必须由学生来解决。所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组,允许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进行分组探究时,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对于每个学生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把学习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合理地搭配到一起,起到互补的作用。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搭配,也就是把对人文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和对自然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合理地搭配到一起。最后,注意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介绍人类怎样开发利用空间资源这一问题时,单独一个学生的回答肯定是片面的,所以,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問题的答案。学生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会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利用这种小组间的讨论探究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师生共同商讨解答问题,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高中地理中关于人文地理的部分比较主观化,没有统一固定的答案,但是答题的思路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补充。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2中的《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关于农业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农业的活动内容是什么?学生一听到是农业,首先想到的就是种植方面的,如小麦的种植、水稻的种植等。其实农业活动包含的范围很广,农、林、牧、渔、副等都属于大农业。遇到此类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思路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而且在引导的过程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师生之间合作意识的提升,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之,问题探究式教学主要以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为基础,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地理学习效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知识点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