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时政资源阐释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富有活力。时政资源取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零距离”,因而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时政资源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一、合理选取时政资源
时政资源具有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教师选取的时政资源既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又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教师要依托教材引入时事内容,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调动他们参与探究的热情,培养他们辩证分析的意识。例如,在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课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教学中,笔者以“地摊经济火了”的视频导课,并让学生思考:当前地摊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了当前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感受到地摊经济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方便了市民消费,让城市充满烟火气。笔者提出议题:地摊经济的发展背景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该思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通过引入时政资源,让学生感受我国坚持以实现人民幸福为发展目的与归宿的具体内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教师要借助影视、报纸、网络等引入时政资源,强化对学生生活的启发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政资源要与社会发展相吻合,促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引导他们在分析现实生活中掌握所学知识。
二、丰富运用資源的途径
教师将时政资源引入政治课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播报时政,让他们“发布”重大时政资讯,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了解国情国策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运用时政资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运用鲜活的时政资源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的感染力,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又如,在教学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教师播放视频《高质量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变化》,让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问题让学生体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教师要选取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时政资源,将时政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效联系起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时政资源融入习题编写中,结合时政热点与社会生活设计填空、简答或辩论等题目。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能引发学生从多角度展开思考,提升他们运用时政资源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时政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促进他们对原理的掌握。例如,在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课前组织一个小型拍卖会,让他们拍卖不同品牌的饮料,并思考:同样是饮料为何拍卖的价格却不同?如果某种饮料供不应求,饮料生产厂家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通过拍卖的体验、问题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培养他们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在传统教学中,成绩往往作为考评的主要指标。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要采取多元评价体系,不应局限于考试成绩,要打破知识本位的现状,探索多途径优化教学效果。教师考评的方法要多样,既要依据练习、测试、回答等进行结果性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他们的课堂表现,要将资源的搜集、运用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教师评价时要联系社会生活、关注时政热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评价促学的效能,采取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搜集、整理、运用时政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运用时政资源分析问题的兴趣,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