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合伙人刘伯敏

2021-12-15 18:52王若宇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江宁南京

王若宇

刘伯敏

渭河支流缓缓穿过甘肃省陇西县,哺育世世代代守在黄土塬上的农民,这里曾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不过,在刘伯敏的记忆里,这些都是模糊的。在他的印象中,生活是母亲每天都会端上桌子的韭菜、洋葱和土豆,“这些一成不变的饭菜是我最初的生命体验。”

追逐夢想的放牛娃

1988年,陇西县福星镇的刘家添丁,刘伯敏出生了。童年的他总是赶着家里唯一一头老黄牛,到远处去吃草饮水。这头老黄牛也是母亲耕地时最重要的“助手”,所以刘伯敏总把它照顾得很好。父亲在三十多里外的学校做代课老师,收入微薄,勉强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山路难行,无论刮风下雨,父亲都会早早出门,走一两个小时到学校,从没有错过一堂课。稍稍长大后的刘伯敏曾问父亲,是什么支撑他每天往返走两三个小时做代课老师。父亲说,希望孩子们都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那天晚上,望着黄土平台的脊线,刘伯敏问自己:“山的外面是什么样的?”他并没有体会到父亲的深沉和坚韧,更多的是把走出大山当作自己的心愿梦想。如今的他回忆道:“少年的我常坐在卧龙寺门前仰望无垠的天空,想象着和鸟儿一样展翅高飞的感觉。”

彼时的刘伯敏认为想要“飞”出去,最务实的做法就是赚钱,只要家里有了本钱,一家人总有机会坐上车,走出这片黄土地。十一二岁的刘伯敏逢年过节都会出去卖花炮、水果,一元、两元地攒起来交给母亲。再长大一些,刘伯敏干脆利用寒暑假,跟着叔叔到内蒙古做电焊工。坐在火车上的刘伯敏,望着车窗外的世界,更加笃定“走出去”的信念。如今,刘伯敏的身上仍留着几处烫伤愈合后的疤痕,“那时候并不了解焊接,所以没保护好自己,温度很高的铁水时不时飞溅到身上,但焊工的收入很高,所以,我就算龇牙咧嘴忍住疼痛也要坚持下去。”

把时间用在赚钱上的刘伯敏,在第一次高考中失利了。他没有想到其他的人生方向,于是收拾好行囊再次离家打工。三个月后,因受到包工头的讥笑,刘伯敏认识到,留在山外的世界并非易事,他必须提高自己才能获得尊重。对于农家子弟的他来说,只有参加高考这条路可走。

创业福地南京

在老师的帮助下,刘伯敏回到高中复读。再一次参加高考,他的成绩达到了专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尽管村里人都劝他读大专已经很好了,但执拗的刘伯敏决定再试一年。第二次复读后,刘伯敏考上了南京工程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那年的学费,一半是刘伯敏烧电焊挣来的,另一半是村里人凑齐的。2010年8月底,到学校交完学费和住宿费后,刘伯敏身上只剩下50元,但他告诉自己,不能向父母要钱。于是,开学第一天,他就顶着酷暑出门找兼职。中午发传单,下午去奶茶店打工,刘伯敏把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卸下一身疲惫的刘伯敏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质疑和困惑,“难道我来到大学只是为了做这些事情?”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给刘伯敏打开了新的思路,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这场比赛。

比赛的主题是饮料销售,刘伯敏在得到学校支持后,不仅在校园里做零售,还在校园网络论坛上发起团购……虽然过程艰辛,屡屡碰壁,但刘伯敏从所学专业上获得了乐趣。他取得了比赛的亚军,获得20万元现金奖励。刘伯敏和团队用15万元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并将剩下的5万元捐给了西北山区的希望小学。

服务一群青年

2013年,电影《中国合伙人》在全国热映,刘伯敏从中嗅到了机遇,他想要把南京市江宁区初创企业的青年聚集起来。当时,他所想的是“一起出去谈业务也有气势,打包谈判更有说服力”。那一年,读大三的他受到品牌餐饮连锁“南京包子铺”创始人的青睐,被聘为总经理。于是,刘伯敏决定将“江宁合伙人”的想法埋在心底。

刘伯敏对“南京包子铺”的店铺进行了市场分析,他通过建立中央厨房、蔬菜基地和配送中心的方式,提高了食品标准的统一度,再通过互联网改造,实现了网上购买的渠道。他别出心裁,请食客提供“可供营业的店铺地点”,经过实地考察确定可以开店后,食客能够得到一笔酬金。就这样,短时间内,店铺规模迅速扩大到二百六十余家,刘伯敏因此被冠以“包子哥”的名号。

刘伯敏更加认识到帮助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于是从创业者转身成为服务创业的“合伙人”,在共青团江宁区委的帮助下,刘伯敏成为“江宁合伙人”青年创业者联盟的会长。“努力创业的同时,我要带动更多青年找到创业方向。”2018年,在共青团江苏省委的指导下,“江宁合伙人”提升格局,改造为“苏青合伙人”,刘伯敏成立苏青科技有限公司承接该项目落地运营。作为青年创业者身边不占股份的合伙人,“苏青合伙人”通过空间服务、社群建设、资源对接、政策指导、创客培训、融资服务等内容构建园区青创服务链,目前已经建设了28个国内创业基地和3个海外创业基地,带动了一批创业青年,孵化了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

回顾这一切,刘伯敏最为感激的是南京的包容和多元给予他的机会,这凝聚起很多青年,扎根南京,落地生花。他同样感激为他凑够学费的乡亲们。如今,他回家更频繁了,不仅是为了见父母,更多是为了开展各类公益项目。“我希望困难孩子们的生活能因为我的努力而发生一点点改变。”刘伯敏还在南京开了一百五十余家“包子哥”早餐品牌连锁店,为家乡的年轻人提供工作岗位,帮助他们拥有在都市打拼的基础物质条件。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元梓 1159492305@qq.com

猜你喜欢
江宁南京
刘江宁作品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职业知识的实践探索
刘江宁作品
南京大闯关
当单亲妈妈遇上单亲婆婆
当单亲妈妈遇上单亲婆婆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南京话易懂“难听”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