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在应用型本科运行机制的研究

2021-12-15 13:55闭乐华徐谈春雯黄金梅赖泳杏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行健证书应用型

闭乐华 徐谈春雯 黄金梅 赖泳杏

【摘 要】本文阐述应用型本科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探讨“1+X”证书制度在应用型本科运行机制:深化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技能考核制度;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建立“双导师”制度;培养“大智移云”思维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开展产教融合,开拓多元化校企合作等。

【关键词】1+X 应用型本科 运行机制 共享平台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3-0036-03

在传统的职业证书考试制度中,考试内容趋于理论化,考试形式多为笔试的单一形式,这就导致持证者多为“纸上谈兵”,存在实操能力不强的现象,尤其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性就业矛盾也日趋显著,主要体现为劳动者就业能力与产业结构要求不匹配,劳动力基数虽然大,但是其就业素质能力达不到新兴产业的要求,造成大量结构性人员失业。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职业技能人员缺乏等方面。

为了缓解这些困境,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日益增加,从“层次”到“类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1+X”证书制度指的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学生进入高校通过系统的学习后获得基本理论知识外,强调加强职业教育的学习,比如智能财税、智能财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将纯粹的证书转为技能,重新构建人才评价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学生应用技术为教学定位的一种本科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需要,给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徑。

(一)对接新业态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已成常态,新业态、新模式、新就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但是其技能运用相对缺乏,专业与职业相脱节。与传统人才相比,复合型人才的技能更加多元、融通,更加匹配岗位的需要。“1+X”制度明确指出对复合型人才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能够有效处理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脱节的问题。在应用型本科实施“1+X”制度,通过学科交叉学习、校企合作深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措施,能够实现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在此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就业创业本领,适应新业态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就业成就感。

(二)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应用型本科竞争力

对学校而言,探索“1+X”制度的过程也是探索自身的教育模式改革。如何培养适应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将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如何进行学校转型升级?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结合自己的特色开展专业建设。但是,不少高校无法实现快速转型,依然以学术研究为目标,这与应用型本科的建立初衷相背离。“1+X”制度引导学校关注就业创业,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专业与职业相匹配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将学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有机融合。这为应用型本科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加大对本科层次的职业人才培养,建立特色专业群,突出实践性、专业性,以此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三)输送高层次技能人才,缓解结构性就业性矛盾

一方面,随着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业态产业发展不稳定,行业整体就业稳定性不强;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数量逐年提高,对工作的要求也日益增多。新业态产业招聘不到满足其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而大学生又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这种结构性就业矛盾日趋严重。解决就业需求与就业供给的矛盾,关键在于向社会输送创新性、高技能型复合人才。应用型本科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了解市场会如何进行转型,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人才,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技能。“1+X”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在与企业合作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上述内容,这样个性化、针对性地学习有利于向社会输送高层次技能人才,从而能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压力。

二、应用型本科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运行机制

应用型本科“1+X”证书制度是以深化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四位一体,构建教学生态链运行机制,见图1。

(一)深化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1+X”证书制度是对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扩展了职业教育,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全面,以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在“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需要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标准。

首先,要将“1+X”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并轨,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当地经济发展现状、行业技术要求以及“1+X”证书的要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相结合,旨在培养新兴产业下技能型、复合型高素质会计人才。其次,在设计专业课程上,将原有的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对接、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对接,达到“课程通融”的目的,以免重复开课。最后,在考核标准上,将“1+X”培训与创新创业学分结合在一起,获取“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以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并重的新理念,将“1”与“X”深度融合在财会系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技能考核制度

在推进“1+X”证书制度进程中,应当将数字化技术融入该体系中,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升培训质量,建立技能考核制度,最终实现“1+X”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应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打造“互联网+”大平台,整合“1+X”教学资源。在培训阶段,首先,该资源平台根据行业发展、新业务、新技术、新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内容,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其次,利用共享平台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特性,分享交叉学科内容。最后,该平台可以进行虚拟仿真,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创建真实、高效的教学环境,开展仿真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数字化技术,使学习者在平台的学习进度可以实时查看,使学习和考核过程更加准确与公平。通过全过程评价学生学习动态,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内容、测试成绩等多方面数据来综合考评学生成绩。

(三)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建立“双导师”制度

在“1+X”证书的背景下,各高校需要一支能够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满足新技术和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首先,在师资团队中要有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学科专业带头人要定期组织团队学习“1+X”证书相关政策,紧跟国家要求,学习制度理念,把握工作重点,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工作顶层设计。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骨干教师要定期参与关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1+X”制度的“X”决定着教学团队需要专业与技能相结合,因此对学生要采用“双导师”制度,即在校内选取专业教师为导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偏好选择相应行业和岗位的校外企业导师。校内外“双导师”对接合作,实施“双师双导”的教学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四)培养“大智移云”思维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大智移云”是对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的合成。在“大智移云”的时代下,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技术革命和知识革命,对岗位的要求也逐渐信息化、智能化、计算化。为了适应岗位要求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应跨专业、跨行业思考问题。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在傳统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化思维,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学生的“大智移云”思维。因此,要适应大智移云的时代,应从分析岗位需求出发,跨学科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质量复合人才,保障“1+X”制度目标的实现。

(五)全面开展产教融合,开拓多元化校企合作

“1+X”制度的实施,倡导更多知名企业、技能培训机构参与到高校的教学模式中,形成多方参与、资源互补、产教融合的联合管理培养专业技能型复合人才。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并非以学校为主导,而是主张双方共同融合,共同开发“1+X”优质课程,将证书课程融入常规的教学计划中。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参观企业基地,感受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的任务,在仿真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实操实战”。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智能财税为例,学校与中联集团深度合作,共同育人,学生多次参观企业,感受企业运营模式,在实操平台上接受企业发布的任务,体验式实战教学。这种创新的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以往的实习模式,而是通过师生合作体验式实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操能力,多层式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方法。

为了保障“1+X”制度能成为日常体系运转,必须要保障证书的质量,要时刻关注证书的实用性、认可度,形成动态的评价管理体制。首先,高校和教育部要严格筛选合作企业,多维度分析其企业综合实力,避免高价低质量的证书进入校园。其次,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团队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困难及时向企业和教育部门反映,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严格把控教学质量。最后,必须严格管控证书考核,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行业特征设计考试内容,重实操的同时使题目更加灵活多变。

【参考文献】

[1]许宇飞,罗尧成.1+X证书制度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21(3).

[2]胡震.基于“1+X”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

[3]肖福流.基于1+X证书制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21(5).

[4]刘林山.学习者视角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困境与引导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6).

[5]陈晓男.基于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2).

[6]石磊.“1+X”证书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J].商展经济,2021(1).

[7]李文娟,焦安红,屈青青.“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研究: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科技风,2021(8).

注:2017年度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财会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2017JGB480);2018年度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财会类专业为例”(2018AAO07);2021年度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内生动力驱动的校企双元育人研究”(2021B09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16年度院级项目“风险投资背景下新股长期弱势问题研究”(2016RSA0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20年度院级项目“智能财务时代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Y2020JGB05)

【作者简介】闭乐华(1978— ),女,广西桂林人,博士,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与控制、风险投资、战略管理;徐谈春雯(1993— ),女,通讯作者,江苏南京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税务;黄金梅(1992—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赖泳杏(1984—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责编 黄桂婵)

猜你喜欢
行健证书应用型
Long-range interacting Stark many-body probes with super-Heisenberg precision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收录证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Man and Music
收录证书
A review of kidnapped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