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1-12-15 13:54汪旦斐
健康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临床效果

汪旦斐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于我院治疗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12个月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结果:护理6、12个月实验组SDSS、M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康复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社区护理;临床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本研究主要分析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45.5±11.5)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1岁,平均(44.8±11.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知識教育、心理干预等。实验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1)个体化用药管理:对患者家属进行药物用法用量的培训,指导其监督患者合理用药,稳定患者病情。(2)个体化生活指导: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一般15 d随访1次,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指导患者的工作和生活。(3)个体化心理护理:精神病患者因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出院后往往心理活动都较复杂,心理较脆弱,担心今后难以融入社会,难以和家人相处。护理人员应深入社区,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对患者进行心理梳理,让患者以平常心态对待病情,积极配合药物治疗[1]。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内复发率、再住院率。复发是指患者再次出现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状,再住院标准是指因病情复发住院时间≥4周。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DSS、MRSS评分比较

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两组SDSS、M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12个月,实验组SDSS、M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再住院率比较

实验组复发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严重性精神疾病,病因不明,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异常,行为举止无规律,脱离现实意义,且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自身对社会认知、适应性将明显下降甚至脱节,加重患者精神性衰退症状。治疗后的康复期十分关键,康复期进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康复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6、12个月实验组SDSS、M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复发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康复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参考文献

[1]姚淑娟.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2):114-114.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临床效果
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医疗机构与护理管理架构的适应性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影响社区糖尿病护理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