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艳
(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212)
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曾说,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以及发扬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其目的是人性,而不是人力。因此,教师应走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知识传递的主播角色,以学生课堂学习的陪伴者、组织者、引路人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锻炼而服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对话的平等,营造适合学生自由、自主成长的氛围,让教和学的双方身心愉悦、思维活跃,让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迸发生命的光彩。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笔者先从与学生的预学交流中,发现其兴趣点在于“田忌按照孙膑的方法赢了齐威王”上,这也是课文的详写部分。接着,结合“发展学生思维,感受人物智慧”的单元要素,笔者直接将分析人物思维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分角色对话和道具演示中还原课文情景,分析人物的思维历程。事实证明,情趣盎然的表演更能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深挖文本内涵的兴趣,他们根据文本的信息从事件的表面逐渐走向内在的智慧,课文中看似不经意的描写,都成了他们设计表演动作、台词的依据,成了他们合理联想、创造性复述的跳板。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地纠正、推翻,其语言文字能力得到充分的应用,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课堂上,表演孙膑的学生在给“田忌”出主意时,表演田忌的学生突然疑惑地问:“不换马也能赢?你打算怎么办?”“孙膑”立即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这时,台下的观众不同意了,笔者顺势让他们说出理由。学生们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讲孙膑怎么做,这实际上卖了个关子,这样的安排,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课文里说田忌非常信任孙膑,如果田忌还表现得很疑惑,就与课文内容相矛盾了。”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不断扩大,他们积极探究、踊跃展示的天性得以释放,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激发。
某教师在教学《那个星期天》一课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小史铁生从早晨、中午,到下午、傍晚的心情变化罗列出来,采用“读文本—思表现—悟心情”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穿梭于课文的字里行间;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芦花鞋》这篇略读课文时,也以“品芦花鞋的美—感受人物的形象美—推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思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待命状态,被教师的各个任务驱动着,没有自我选择和自主体验、思考的机会。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神经紧绷、疲惫不堪。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如果上面两位教师将课堂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通过主问题统领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阅读,那么学生就有了自主阅读、思考的机会,教师也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那个星期天》时,教师可以从第一自然段的“盼”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小史铁生满怀期待的一个或几个画面,进行文本细读,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这样,学生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去细读、品味文本,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变化着的兴奋、急切、焦急、惆怅、失望、委屈等心情。同时,由于作者表达内心活动的方法多样,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可以了解写作手法的多样性。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促进其学会从内容、感情、人物特点等角度列小标题。这样,学生学得自由、深刻,所收获的也是真实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存在客观的差异,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之间也有着客观的差异。每个个体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由于个人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同一学段的学生之间必然也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这种差异,尊重差异的客观存在,促进每一个生命体的和谐、长足的发展,实现“人人都能参与良好的语文实践,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美好愿景。
再以《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如基础性目标可以是理解孙膑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及其依据,感受人物的智慧,概括性地复述故事;提高性目标为梳理孙膑的思维,感受其与众不同,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在学生的阅读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只要他说得有道理,条理清楚,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发出“投机取巧”“阴谋诡计”等异样的声音时,教师也要寻根溯源、巧妙化解,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芦花鞋》是一篇略读课文,它从属于“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单元,编者意图是结合本课的阅读指导学生拟小标题,交流感受最深的内容。如果将这些语文阅读素养放眼到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上,那么教师很容易预设一些阅读实践环节,让这些语文要素得以精准落地。
在教学《芦花鞋》时,某教师在课堂伊始便借助《宝葫芦的秘密》中的动画片段暗示学生:读书让人快乐,让人明理。接着,教师通过对比本单元其他课文和长课文呈现方式的不同,对学生拟的小标题进行评价。最后,围绕“芦花鞋”意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品读课文中的三处关于“芦花鞋”的描写。课堂上,有感受的交流,有文字的涵泳,也有结构的欣赏。对于第二自然段,教师通过提取信息概括“芦花鞋”的特点;至于第五自然段,教师则带着学生重点品味比喻的作用。在人物形象品读部分,教师围绕“心灵手巧”和“心地善良”,带领学生畅读文本,充分发掘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交流。
通过严谨的环节、细化的板块,教师在课堂上确实引导学生进行了目标明确的阅读思考。但看到学生手忙脚乱的模样,我们就不得不反思,这样的课堂预设是否真的有效。事实上,学生素养的培养,并非简单的教师向学生传授方法的过程。教师需要架设智慧的实践平台,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滋养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文实践氛围中体验、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而提高其阅读、表达的素养。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传承、发展、创新的课堂,教师要注意衔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
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鼓励学生发出声音的课堂,可以激活学生源源不断的灵感,活跃学生灵动多维的思维,丰富学生文本阅读的体验和感悟,这对于张扬学生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