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1-12-15 09:48董耘君
山西农经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镇特色传统

□李 娜,董耘君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要在我国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只限于对农村的外在投入,要从农村本质出发,激活农村内在生产动力,内外呼应,更大程度地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推进城市与农村融合发展,推动现代经济体系深入农村,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实现农村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1]。传统文化特色小镇是聚集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载体,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据地,能够缓解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

1 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目前,住建部公布的第一、二批特色小镇共有403 个,其中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数量为97 个,占比24.1%,排名第二。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历史文化刻印在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中。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对历史文化的展示具有重要作用[3]。辉煌的历史需要被铭记,在铭记历史的同时进行开发,可以让后人深入其中,聆听过去的故事。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在原有基础上保护并开发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能吸引大量热爱历史的游客。我国对传统文化特色小镇投入大量心血,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例如大量小镇跟风模仿失去独有的韵味、大量建造特色小镇会出现市场饱和从而失去竞争力、小镇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需要全面细致了解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的要素,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现存的问题,指导传统文化特色小镇高质量建设与规范发展,推动产、城、人、文融合,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发展新模式。

2 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影响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管理制度、生态环境3 个方面。

产业发展包括产业技术情况、产业平台设立情况、基础设施完善度、交通可达性、产业经济效益5 个方面。目前,乡村缺少大型企业,生产力不足,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农村交通闭塞,无法与外界实现高效率对接。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管理制度、村集体管理制度、政府奖惩机制完善程度、监督机制完善程度、规划合理性、人才引进情况以及政府支持程度等。生态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环境破坏程度、环境保护意识、土地效益等。农村劳动力流失,建设特色小镇的人手不足,人才稀缺是乡村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

3 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3.1 产业发展方面

3.1.1 加大产业发展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力度

产业发展是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产业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4]。乡村产业发展中,政府应加强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银行贷款利率,设立小镇建设资金,增加融资优惠政策,增加产业补贴金额,降低产业主体融资成本,鼓励企业放心大胆实干。

政府应为发展传统文化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特色产业,提前预防,尽最大可能降低产业损失,提升农村产业发展信心,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农村产业长久发展,带动当地经济进步。

3.1.2 搭建合作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

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发展理念,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最大程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5]。在大力推广乡村特色小镇时,政府应扶持不同模式的乡村特色小镇进行定点试营,在特色小镇稳定发展后,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大力宣传。

一是整合当地资源,结合当地环境,最大化突显特色,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生产关系的优化布局。二是培育当地特色产业,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三是促进“互联网+”与乡村特色小镇结合,以高新技术带动当地信息技术发展,形成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的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引进新兴科技人才,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以及新的发展理念。

3.2 管理制度方面

3.2.1 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及奖惩机制

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离不开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应该建立透明、可视化的传统文化特色小镇服务体系,让产业流程呈现在大众眼前,发挥大众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诚信经营水平。政府应从创新、服务、市场等方面加强管理。

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配套的产业服务,解决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的物资供应问题,实现从原产地到推广的配套,定点建立物流服务公司和农村流转交易中心,促进文化产品流转。政府应实时监督,奖罚分明,避免企业出现贪污漏税等不良行为。吸引和推广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劳动力回归并投入到建设美丽乡村的事业中。

3.2.2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管理体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应做好风险预估,避免出现大的损失。企业应完善制度,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增加应对风险的能力。应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经济模式,建立地方特色小镇,扩大吸引力。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注重对人员的培训,从多方面应对风险,促进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环境方面

3.3.1 突出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项目,突出当地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依靠当地的宜人风景建设了大量民宿,在2015 年实现直接营业额3.5 亿元。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的村干部结合当地特色建立农家乐,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功的特色小镇都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建设特色产业。政府应积极帮助小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特色小镇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3.3.2 提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

环境对特色小镇十分重要。在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对当地的环境保护。在建设预案中应着重提出环境保护问题,促进乡村环境可持续发展。设立乡村环境整治的专门部门,大力推广并呼吁人们保护自然资源,使文化特色小镇发展既有历史文化底蕴也有怡人风景。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乡村文化特色小镇应是一片绿色净土。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推动社会进行深层次改革与创新。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加快进程,传播传统文化,提升小镇特色,在开展自身建设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要重视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好传统文化与特色小镇的有效融合,保证资金投入充足、文化特色突出、产业形态鲜明、生态环境宜居。

4 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趋势

4.1 升级转变

政府支持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使更多的特色小镇迈入高附加值产业特色小镇的门槛,使特色小镇建设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增长。高附加值产业特色小镇已经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各地特色小镇都在发展各种类型的高附加值产业。生态特色小镇通过良好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能进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农业特色小镇则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使农产品向高附加值产业迈进。总体而言,我国各类型特色小镇都向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4.2 经济发动机

特色小镇集聚生产要素,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特色小镇经济发展,形成以核心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带动各行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3 万物互联

特色小镇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特色小镇应当深度融合互联网等元素,结合当下人们对网络的追求,实现便捷出游。以前的旅游特色小镇由于信息传播方式落后,不能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其他地区的人们,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如今,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更加高效地传播景点信息。

猜你喜欢
小镇特色传统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熊的小镇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小镇(外一篇)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