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于松/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依托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积极开展离田综合利用相关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成效。
合理布局,确保秸秆“能离田”。秸秆离田收储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瓶颈。紧扣“整体推进、农用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这根主线,亭湖区全方位建立完善农作物秸秆收贮体系,实现田间收集处理、收购站点及贮存运输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销机构,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龙头、秸秆收贮主体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立体化”秸秆收贮运销网络。先后涌现出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嘉弘家庭农场、盐城市亭湖区陈春元秸秆加工有限公司等多家秸秆收贮优质企业,形成镇有收贮点、村有临时堆放点的精准化收储体系。
多措并举,促进秸秆“有去处”。亭湖区多途径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年可消耗各类秸秆十余万吨。一是燃料化利用。区内江苏国信盐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发电燃料,年消耗区内农作物秸秆4万多吨。二是肥料化利用。在南洋镇陈井村、黄尖镇新同居委会、便仓镇新桥村、新兴镇双烈村等村居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利用秸秆粉碎后吸附畜禽粪尿作有机肥。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作有机肥,年利用秸秆3万多吨。三是基料化利用。盐城市亿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利用农作物秸秆作食用菌基料,年可消耗麦秸秆5000多吨。四是饲料化利用。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和盐城市泰来神奶业有限公司将农作物秸秆青贮作羊牛饲料,羊牛粪作有机肥,实现农业循环利用,年消耗稻麦秸秆3万吨以上。
大力扶持,提升秸秆“附加值”。“秸秆离田了,有了去处,但如果经济效益上不去,老百姓热度过去了,以后工作还是难以开展。”这一度是亭湖区秸秆利用工作的一大难题。为切实提升秸秆的经济效益,亭湖区邀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实地走访各家收贮主体,帮助他们抬高工作定位,制定技术路线,逐步从田间收贮转变为秸秆加工销售模式,提升秸秆的附加值。盐城欣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明宽介绍说,他以前就是单纯在村里收集油菜、稻麦等秸秆,很辛苦,赚不了多少,省农科院的黄教授来了以后,看到他有粮食加工和烘干设备,就建议他将秸秆固化成型,自产自销,既消除了他粮食加工后稻壳没去处的困扰,又解决了他烘干设备没燃料的问题。“区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建议我利用盐东镇秸秆利用主体多、模式多样的优势,把秸秆进行分类,干燥、色泽光亮、无霉变的秸秆送到奶牛场做饲料;无明显潮湿霉变的秸秆,送到食用菌厂当基料;含水率相对偏高、出现霉变的秸秆,送到电厂做燃料。我购置一些秸秆加工设备,订单销售,再也不用担心秸秆没去处了。”盐城市亭湖区陈春元秸秆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春元说。
亭湖区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整体推进、农用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谁受益谁处理”“秸秆等级分类”“自产自销”等机制,通过政府培育、政策引导,激发秸秆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积极性,大力推广秸秆收、储、运、用全环节综合利用模式,不断完善市场化运营体系,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促进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农村环境有效改善,为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