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臣
一直关注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著名茶文化学者、浙江宁波竺济法先生认为,“茶叶作为最佳保健饮料,自唐至今,得到了权威人士和国际组织公认”,“然而对茶文化的至高褒扬,则首推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1]。习近平茶文化的论述数年前就引起了有识人士重视,取得了一些成果①,但真正称得上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文章还不多。为推动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研究深入推进,本人特从思想内涵、指导意义两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进行初步研究。
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具有深厚的时代背景。首先,经济发展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197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678.7亿元,2019年跃至990865亿元,猛增268倍。同时,我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不断攀高。1978年,这两项数据为1572.0万亩、26.80万吨,2019年跃至4597.87万亩、279.34万吨,分别增长约2倍、9倍多。经济发展促进了茶产业发展,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条件。其次,政治建设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生态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一良好政治局面的形成,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提供了丰富政治土壤。再次,文化繁荣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提供了深厚支撑。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P33)。他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第二卷,P349)。党的十八以来,国家对文化建设极为重视,极大推动了文化建设的发展。这一良好局面的出现,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提供了良好文化支撑。最后,大国外交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不断开展,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茶文化助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适逢其时。这些因素都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产生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习近平关于茶文化的论述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这些论述体系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方面。
1.茶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17年5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举办,习近平致贺信说:“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4]2020年5月22日,首个“国际茶日”来临,习近平再次致信祝贺,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5]这两封信都深刻揭示了一个客观事实,这就是中国是茶的祖国,植茶、饮茶历史悠久,茶叶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影响深远。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饮茶有止渴生津、明目健脑、利尿解毒等多种功效。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这些饮茶功效后,时时加以总结,为中华民族身心健康贡献良多。在长期饮茶过程中,茶叶日益与文化结合,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茶文化。这一文化现象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得到继续发展,如今“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4]。饮茶风靡世界,5月21日也成为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国际茶日”。茶文化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世界上形成了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各国茶文化,茶文化的世界影响日益增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作用。
茶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软实力。著名人士、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认为,中国的儒释道文化、茶文化、中医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体两翼”,儒释道文化是“体”,茶文化、中医为“两翼”,“在中华文化无数文化形态中,最全面、最系统、最具体、最切身的,当属这两项”[6](P4)。这说明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习近平十分了解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产生了一些经典的论述。例如: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在论述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时,巧妙地用茶、酒借喻两地关系:“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饮茶而比利时人喜欢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3](P283)。他在这里指出了品茶在中国的特殊意义。“品茶品味品人生”富有哲理,它说明茶与中国人的人生关系密切,品茶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和文化意念十分丰富,具有无穷魅力,值得好好玩味。2017年1月12日,习近平与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人民大会堂澳门四季厅品茶叙谈,他向客人热情介绍中国“茶”字的妙趣,说:“‘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7]。这一寓意深刻的解读,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妙趣横生。这两个例子,说明习近平深谙中国茶文化的意蕴,精准地向外宾推荐中国茶文化,也说明他十分重视茶文化的软实力价值,看好茶文化在文化传承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喝茶是修身养性、提升品位的重要手段。前文已述,喝茶有利于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假托神农氏所撰,实为西汉儒生所作《神农食经》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饮茶对人们身心修养、生活品位提升、廉政文化建设也大有裨益。有鉴于此,习近平不但十分重视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在外交场合多次与外宾品茶论道,而且非常看重茶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反腐倡廉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他在《世界茶乡看浙江》一文中,回顾了浙江茶生产历史后说:“一杯清茶,三五众人,品茗清谈,侍茶弄客,茶艺风俗及茶文化得到长足发展。”[8]这段话说明习近平对历史上喝茶的积极作用非常推崇,体现了他对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社交手段的肯定。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委扩大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9]这段话将喝茶与修身养性、党风廉政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别有一番深意。兰考是党和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战斗过的地方,他一生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就是说明,茶可以养廉,培养高雅的爱好,这体现着茶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特有魅力,对今天的反腐倡廉斗争很有帮助。
3.茶产业是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习近平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刻洞察茶产业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真知灼见的重要论述。斯里兰卡盛产茶叶,所产红茶称为锡兰红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中国祁门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2014年9月16日,习近平访问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发表的《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一文中,开篇就谈到了斯里兰卡红茶。他说:“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这里有勤劳勇敢的人民,还有香飘四溢的红茶、晶莹夺目的宝石,令人向往”[10]。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斯里兰卡红茶在世界茶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英国前殖民地,斯里兰卡的茶业发展得益于中国,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居举足轻重地位。1917年,斯里兰卡茶叶出口数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茶叶出口第二大国。时至今日,斯里兰卡仍为世界茶叶出口主要国家。鉴于茶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倡导各国加强交流,共谋发展,共同促进产业繁荣兴盛。他深知,推动世界茶产业发展,有助于人民增收致富,这一作用,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意义更为巨大。
习近平高度重视茶产业对中国人民脱贫致富重要作用。习近平提出,要实现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到这两条,要找到切入点在哪里?关键是要发展产业。发展茶产业能够让茶区茶农脱贫致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前,中国有21个省967个县市产茶,这其中大概有六七百个贫困县,全国茶农8000多万,茶企7万多家,涉茶人口近2亿;2017年底,中国茶的关联产值已达8000亿元,茶是名副其实的民生产业。习近平指出:“茶叶是山区农业中经济收入最稳定、效益最显著的产业。特别是优势产区,茶农的收入更是倍增,这种经济优势是其他农业产业难以比拟的。”[8]搞好茶产业发展,脱富致富就有了保证。浙江安吉、福建安溪、福鼎、政和、寿宁等茶乡,就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典型例子。这两个省的茶区都留下了习近平发展茶经济、振兴茶产业的足迹。福建是著名茶乡,是习近平从河北正定县调任后的首个茶区。他在福建任职期间,关心茶业发展,深化发展茶业现代化,解决了一系列茶业问题。坦洋村历史上盛产著名坦洋工夫茶,曾经大量出口,享有盛誉,后来衰落了,茶园荒芜了。习近平来到坦洋村,要求坦洋村因地制宜,发展茶业经济,鼓励村干部带头,开辟荒山,发展生态茶产业,带动村民走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浙江也是中国著名茶乡,习近平对浙江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湖州市安吉县溪龙黄杜村白茶基地视察,他充分肯定安吉白茶的富民产业,感慨地说:“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11]仅到2006年时,原来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安吉溪龙黄杜村,“自从种植白茶之后,村里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新楼房,全村购买的各种档次小汽车有70多辆,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8]。2013年4月9日,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叶1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这一先富带后富的可贵行动得到习近平回信肯定。以茶扶贫,安吉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习近平为当年《茶博览》杂志增刊“浙江名茶”撰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茶文章,叫《世界茶乡看浙江》。这篇文章是他所有涉茶文章中篇幅最长的一篇,论述了浙江茶文化、茶产业相关问题,指出了浙江茶产业发展的方向,即“产业创新,提升浙茶竞争力影响力”,“致富农户,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保护生态,营造绿色和谐家园”。这是他关心茶产业、助推茶农致富的生动体现。这些论述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陕西汉中地区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来到安康市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同茶农亲切交流。他在了解了茶厂的经营管理情况、当地群众的产业脱贫情况后,强调:“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12]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富有深意,体现了习近平对茶区人民的殷切期望,体现了他对茶产业的重视。
由上可知,习近平十分关心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他多次视察茶区,深入茶园、茶企业、茶研究所,鼓励农民种茶致富,中国茶人深受鼓舞。如今,中国如期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茶产业助推作用功不可没。这些巨变都是有了习近平茶文化论述的有力引领、强力推动所致。
4.茶文化是增进中外友谊的纽带和桥梁。习近平号召大家讲好中国故事,对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增进中外友谊至关重要。精心讲好中国故事,选择好故事内容和传播媒介、手段非常重要,茶叶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5],是得到世界人民广泛欢迎的消费品,茶与茶文化充当增进中外友谊的纽带和桥梁,具有某种必然性,也十分恰当。著名教育家、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关注茶文化甚久,他十分看好茶文化对增进中外友谊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他认为,茶乃中华之瑰宝,是中国文化输出中“一体两翼”中的“一翼”。他专门强调:“茶文化之所以有顺天遂人的本性,一靠中华民族对其生长规律的认知和联想,二靠人们对茶性及其与人体关系的深入了解和体悟。”[6](P4)
因为茶具有多方面价值,所以很早就以多种形式向世界传播,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习近平对此十分了解。他总结说:茶“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至今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人民喜爱”[4]。茶是人类最佳文明饮品,它那迷人的芳香、柔和的口感、止渴生津的功效,征服了世界广大地区的人民。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对世界人民友好情谊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感慨地说:“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13]这就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最好证明。“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3](P261)。茶丰富了西方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强健了他们的体格,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茶叶长期输出世界过程中,形成了一条条体现中外文化交流、货物往来、友谊见证的商贸之路,其中就有穿越中、蒙、俄之间的“万里茶道”。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其中专门讲到了这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里茶道”。他说:“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3](P276)。显然,习近平对“万里茶道”高度重视,评价很高,认为这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这话恰如其分。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后,蒙古国总统来华访问,专门向中方捐赠3万只羊,以示支持中国抗疫,表达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谊。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湖北向蒙古赠送了对方急需的抗疫物资及2万份青砖茶、2000份宜红茶。中蒙两国疫情期间开创的“羊来茶往”佳话,体现了两国人民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
为传播中国茶文化,推动世界茶产业发展,中国人走出国门,远赴他国传经送宝。他们做出的丰功伟绩得到人们尊重和纪念,习近平对此十分推崇。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访问巴西,在巴西国会作《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时,开篇就讲了中国茶农不远万里,来到巴西,帮助当地人种茶,增进友谊的事情。他说:“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巴西出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恰似中国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品味的是友情。”[14]可见,巴西茶产业发展离不开中国人的帮助。用这段巴西人知晓的故事来做开场白,拉近了中国与巴西之间的距离,使双方情感马上得到升华,这对加强两国友谊十分有作用。
在传播友谊的过程中,茶被习近平频频用于外交场合。众所周知,习近平爱茶。例如2020年10月15日,他在潮州市考察期间,与围观群众交流时说:“潮州话和闽南话是相通的,都是一样爱喝工夫茶,我在福建那些年,喝茶是以工夫茶为主。”[15]爱茶的习近平当然深知中国茶文化,懂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联谊的重要性和巨大价值,因而在公共外交中多次显现茶元素②。这方面内容学界已有较详细成果面世,遂按时间先后做一简单提及。2014年8月21-22日,习近平与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总统官邸两次会晤,然后在溪畔饮茶。图片资料显示,石桌上有一个热水艵、两个茶碗,两人各一只,中间是一盘茶点。石桌一角还有两个高脚玻璃杯[16]。饮茶气氛融洽、舒适。2014年11月11日晚,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前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后在迎薰亭举行茶叙。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到克劳伦斯宫访问查尔斯王子夫妇,品尝了英国著名的下午茶。2016年9月3日晚,习近平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后的奥巴马会谈,然后游西湖国宾馆,品龙井茶于“清漪晴雨”亭,并为奥巴马讲解龙井茶的故事[17]。2017年1月12日,习近平会见来访的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在人民大会堂澳门四季厅“冬日茶叙”,讲了著名的茶意涵“人在草木中”[7]。2017年11月13日,阮富仲与来访的习近平在越南胡志明故居茶叙。2013年1月15日,到访瑞士的习近平,在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陪同下,乘专列自苏黎世前往首都伯尔尼,宾主在专列上品茶畅谈[18]。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夫妇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迎接到访的特朗普夫妇,并在宝蕴楼简短茶叙。2018年2月1日,习近平夫妇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及丈夫菲利普·梅茶叙。2018年4月28日,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期间,在武汉东湖边上品茗论事。2018年3月25—28日,金正恩访华,习近平夫妇曾在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与金正恩夫妇茶叙,5月7—8日,习近平与金正恩在大连会晤,其间,再次茶叙[19]。此外,习近平还用茶叙形式,招待过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显然,这一系列茶叙不是偶然的,它表明茶已成公共外交助推剂,是加强交流、融洽感情、增加信任、促进友好、贡献和平的润滑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茶叶是国际商路上的重要输出货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起源于中国的茶仅在中国周边地区和国家传播,然后逐渐向其他地区传播,并日益得到世界人民青睐,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这一局面的形成,也是茶日益走向世界,盛行于世界的过程。习近平揭示了茶传播在中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特产”[13]。17世纪,中西贸易兴起后,茶叶输出、茶叶贸易日益兴盛,一条条茶路成为连接中外贸易往来的大通道。通过这些贯通中外的通道,茶叶大量输往国外。习近平深刻指出:“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人民喜爱。”[4]这一段话,言辞不多,内容丰富,总结了茶走向世界的主要道路。在这些茶路中,“一带一路”是最主要的茶叶输出渠道[20]。毋庸讳言,中国茶输出路线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茶路是主要输出渠道外,还有茶马古道、“万里茶道”两条重要的茶叶输出渠道。借助于这几条主要国际商路,最终才造成了“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可喜局面。
通过国际商路,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重要消费品。习近平强调,中国古代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特产”。“中国造纸,蚕丝、瓷器、茶叶等传入印度”[13]。西方国家接触到中国茶时间稍迟,形成消费爱好有一个过程。但是,饮茶较迟的西方人一旦从“一带一路”持续输入茶叶后,饮茶就日益成为生活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3](P261)它揭示了茶传入西方后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离开了中国茶,西方人的生活将不可想象。例如在英国,饮茶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的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雅趣,英国人别具匠心地将其调制成英式红茶”[21]。“中国是茶的故乡,英国则将下午茶文化发挥到极致”[22]。虽然英国下午茶富有特色,但它离不开中国进口的红茶,没有中国红茶的输入,就没有英国下午茶的创立,也就不可能有英国人引为骄傲的文化特色。
6.茶是文明互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习近平十分重视文明互鉴和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他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各种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因此,要提倡文明共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文明共同繁荣与发展。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文明,宏扬茶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发出了“丰富和弘扬茶文化”[8]的倡议。此后在多个场合,他都提出过类似主张。中国茶文化在传播世界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传入地的文化内容,而且各地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茶文化成果,比较典型的有韩国茶礼、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茶作为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对习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题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演讲,强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他在讲中西文化交流时,提到了茶:“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3](P261)这说明茶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内容。2014年9月18日,习近平在印度新德里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先后两次说到中国向印度等世界各地输出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特产。讲到中印两国有文字可考的2000多年交往史,他说:“印度歌舞、天文、历算、文学、建筑、制糖技术等传入中国,中国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等传入印度,成为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历史佐证。”在谈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时,他强调:“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特产。”[13]东方茶化需要互鉴、交流,中西茶文化也需要这样做。2015年10月19—23日,习近平在英国访问时,又两次说到中国茶与英国下午茶关系,体现了两国茶关系的密切联系。他说:“中国的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英国人别具匠心地将其调制成英式红茶。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1],“中国是茶的故乡,英国则将下午茶文化发挥到极致”[22]。这表明茶文化只有互鉴、交流,才能使双方受益,茶文化才能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习近平十分赞赏、支持茶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为此,他总是予以热情鼓励,促其发挥更大作用。2010年4月30日,习近平视察上海世界博览会,在联合国馆品尝中国世博名茶,鼓励做好中外茶文化交流[23]。2017年5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举办,面对这一盛会,习近平专门致贺信,做出殷切期望。他说:“希望你们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茶叶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4]在习近平指示精神鼓舞下,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国际茶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2020年5月21日,首个“国际茶日”来到之际,他又专门致信,充分肯定设立“国际茶日”的价值。他认为,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他坚定表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他宣布,2020年“国际茶日”期间,“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浙江省政府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通过网络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5]。习近平两次给茶交流平台写信祝贺,意义非同寻常,它传递了强烈信息,这就是,加强茶文化交流十分重要,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学者普遍认为,习近平茶文化论述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思想宝库,而且对当今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助于促进”方面。
1.有助于促进中华茶文化繁荣,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深入领会、学习、贯彻习近平茶文化的论述,是繁荣中华茶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只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茶文化思想,才能为中华茶文化发展指明正确发展方向,提供科学发展途径,产生强大推动力量,收到良好预期效果,才能“丰富和弘扬茶文化”。
(1)丰富和弘扬茶文化,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讲茶文化自信,有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气。习近平强调:“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饮茶、植茶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引以自豪的辉煌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这个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载体。这种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当然也就有了强大社会基础。有了这样的雄厚基础,讲茶文化自信、茶文化底气就不是空穴来风。
(2)丰富弘扬茶文化,其次要做好传承。中华茶文化是祖宗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是十分值得珍惜的文化富矿,必须加以好好继承。习近平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第二卷,P313)对中华茶文化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谈得上发展。
(3)丰富弘扬发展茶文化,再次要做好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最大发展动力,唯有创新,中华茶文化才有生命力。习近平强调,“丰富和弘扬茶文化”,“弘扬中国茶文化”,这就包括了对传统茶文化进行挖掘、创新与弘扬的内容。对中华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是开辟未来。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4](P147)。
(4)丰富和弘扬茶文化,最后要做好传播。茶文化是祖先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P35—36)的重要抓手。习近平强调,“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远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就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传播中国茶文化,这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 示中华文化魅力”[3](P262—263),努力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2.有助于促进茶产业发展,增强人民致富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产业呈现兴旺发达态势,茶产业取得巨大进步,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内外销数量均有显著提高,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大国。但与这一身份很不相称的是,制约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因素还不少。为此,贯彻习近平茶文化思想,才能“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
(1)振兴茶产业,首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茶产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那种靠扩茶园面积提高茶叶产量,实现茶产业高速增长的模式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就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2](P24)。具体到做强茶产业上,就是要做到“一稳定、两翻番、三提高”,即:稳定茶园面积;实现茶叶总产值和出口额翻番;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5]。2006年,习近平就提出了“产业创新,提升浙茶竞争力影响力”[8]的问题,这一论述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振兴茶产业,其次要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3](第二卷,P253)。这个问题在茶产业领域还比较严重。2015年,中国茶园面积4187万亩,茶产量224.9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但当年有近40万吨茶叶滞销。嗣后几年,茶园面积、茶产量继续上涨,茶叶滞销问题也如影随形,成为挥之不去的恶梦。这说明中国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已经比较大,必须加以改革,努力消除低端无效供给,尽量增加高端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国内外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新需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茶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振兴茶产业,再次要以人民增收为目的。茶产业作为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长期受到习近平重视。事实证明,茶产业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习近平就提出茶产业要“致富农户,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8]。今天,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就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P4)。有更多的收入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之一,也是幸福生活基础性内容。因此,振兴茶产业,必须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指向。
(4)振兴茶产业,最后要注重绿色发展。茶产业与绿水青山、绿色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系。茶园一般都是身处青山绿水环境中,生态茶园更是绿色发展的典范,2006年,习近平在《世界茶乡看浙江》一文中,将“保护生态,营造绿色和谐家园”[8]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思路及实践为当今茶产业提供了样板。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在发展茶产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清洁生产,为茶叶品质的提升、人们健康消费奠定了坚定基础。
3.有助于促进各国茶文化交流互鉴,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茶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有独特优势,学习习近平茶文化论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贯彻习近平茶文化论述,才能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1)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首先要多采用以茶待客方式。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十分注重以茶待客、以茶交友,把这种健康文明饮料广泛运用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成为一种优良传统。这种交友待客方式为融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气氛、进行友好交流创造了良好环境。习近平深谙此道,频频加以运用,并推广到公共外交领域。饮茶助推外交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盛行于世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习近平强调的这些话十分正确。“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能够更好密切人际关系,助推公共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后更应该多多加以运用。
(2)深化茶文化交流,其次要加大茶叶贸易力度。茶叶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饮料,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主要传播方式是贸易。长期以来,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满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消费需求。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在兴盛一阵后,急剧衰落,至今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况且现代茶业中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价格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提高中国茶叶世界影响力,必须加大贸易力度,解决好存在问题,更好满足世界人民的茶消费需求。
(3)深化茶文化交流互鉴,再次要尊重域外茶文化。习近平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3](P259)如今,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茶,20多亿人饮茶,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茶文化,必须加以正视、尊重。习近平就提到过斯里兰卡“还有香飘四溢的红茶”,“巴西出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国茶传入英国后,“英国人别具匠心地将其调制成英式红茶”,“英国则将下午茶文化发挥至极致”。这说明世界上多地出产的茶叶已有显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也很有特色。如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马拉维、卢旺达等国就是当今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出口国,韩国茶礼、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域外茶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3](P258),应该心平气和地予以尊重,加以珍惜。
(4)深化茶文化交流互鉴,最后要建好茶文化交流平台。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3](P258)他强调,“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为茶文化在世界繁荣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化茶文化交流互鉴,必须搭建好各类平台,习近平对此极为重视。2017年5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举办,习近平欣然写信致贺,叮嘱“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茶叶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4]。2020年5月21日,联合国设立的首个“国际茶日”来临之机,习近平对“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表示热烈祝贺,指出:“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5]。今后,要多多建设茶文化互鉴、交流平台,让中国茶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建好茶文化交流平台,可以更好发挥孔子学院展示、传播中国文化重要窗口的作用,讲好中华茶文化故事,更好地传播中华茶文化;可以利用来华留学生日益增多的有利条件,发挥各地各校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向外国留学生展示、传播中华茶文化;可以发挥驻各国大使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地位,让它们充当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可以利用各种对外文宣机构和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介绍、输出中华茶文化。总之,要因地制宜,多方努力,综合考量,建好建优各级各类茶文化交流平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创造各种优良条件,搞好茶文化交融互鉴。
注释:
①2014年,受鲍志成先生邀请,笔者第一次在浙江杭州召开的“丝茶瓷与东方文明:东方文化论丛”学术研讨会上,聆听了舒曼先生的发言《让中国茶文化成为公共外交的文化使者》,从中对习近平茶文化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其间及以后,又陆续拜读了竺济法先生在《中国茶叶》《茶博览》等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深化了对这一专题的认识。2020年11月,竺济法先生赠我一部由他所编的《习近平茶语汇集》(署名为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编)、及其所著《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茶文化浅析》(2017年内部出版),很有价值。2018年1月2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微信公众号,发表陆尧先生文章《习近平茶文化思想,是茶产业最大的政策红利》,讲了习近平茶文化思想三大特点,以及如何从六个方面传播习近平茶文化思想的问题,但没有讲什么是习近平茶文化思想,也没有讲这一思想的具体内涵。
②此方面的论述比较多,以竺济法先生最为典型。他的文章有:《习近平七次出访八次说茶文化》《习近平三年五次与外国元首茶叙》(两文见《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茶文化理念浅析》,2016年内部出版)、《习近平巧说茶事增友谊》(《中国茶叶》2014年第10期)、《习近平出访屡说茶事的重要意义》(《茶博览》2015年第1期)、《习近平英伦又说茶事彰显茶文化的魅力》(《茶博览》2015年第12期)、《品茶品味品人生蕴涵人生三意境》(《茶博览》2016年第2期)、《习近平五年十一次与外国元首茶叙》(《中国茶叶》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