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库存控制应用于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效率。从库存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阐述将库存控制思想应用到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中去,减少流程中的成本。通过对库存控制成果进行全面研究,发现库存优化将是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库存控制;供应链管理;优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5.170
1 引言
由于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库存资金所占比例极为可观,库存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兴衰,良好的库存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有效方法。供应链为企业及其供应商提供了一个框架来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合作,从而为客户运输产品、提供服务和信息。在规模化大生产时代,从根据订单组织生产,转向依据预测需求组织生产,库存控制就是客户需求,保持低库存成本,贯穿供应链各环节和节点,准确预测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来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2 相关定义
2.1 库存控制的概念
库存控制指对生产和经营整个过程的物料、产品、资源进行推测、组织、计划、执行、控制,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控制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某一方的实际库存量,并对实际库存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行跟踪确认,通过人工或计算机辅助方式来完成上述跟踪操作,确定订货时间和数量。库存控制流程包括:库存和原材料的订货策略;在制品库存策略;产品库存策略;库存摆放位置策略;运输策略等。
2.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言论和纷争,没有统一的定义。它的成功依赖于协作,贯穿于企业的计划和运作活动,贯穿于供方和客户的经营活动。供应链管理是在公司内部达成协调一致,在供应链伙伴中达成协调一致,使自己公司和供应链伙伴的工作同步。
3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3.1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要素
第一,资产流动。资产流动关注人的流动、库存流动和固定资产流动。人的流动聚焦于组织结构中训练和发展所有团队成员,以达到卓越水平,建立一个完美团队。库存流动在于减少对安全库存的依赖性,把安全库存减少到绝对最低水平。处理固定资产资源时,要识别这些资源并严格审视这些资源的必要性和价值。
第二,信息流动。信息流动包括数据流动、知识流动和沟通流动三个领域。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实时数据、未来数据和确定性数据。获取和分享知识是所有组织各个阶层的人的首要任务之一。沟通包括战略沟通和运作沟通。
第三,可预测性。可预测性专注于组织、协同和复杂性。取得任何大的成功都是以组织得当为先决条件。供应链是基于多个责任企业的多个流程之间的协同。达到供应链系统的协同需要绘制流程价值流图和为了持续改进活动所需要的关键衡量方法。识别并区分与产品和流程有关的复杂性,衡量复杂性的成本。
第四,稳定性。稳定性专注于标准化、灵活性和控制三个领域。标准化的程序:方框形检查清单。供应链中的灵活性与技术和互联网无关,它是关于计划和资源管理的。一个受控的供应链网络并不是没有波动,关键是要认识到系统的哪一部分失控了。
第五,可視性。可视性专注于可理解性、可衡量性和可行动性三个领域。理解供应链网络始于理解所有相关方并决定其所扮演的角色。采取行动,并运用有效的衡量系统来衡量行动的结构,就能弄清楚每天优化的库存价值有多少。
第六,协作。协同关注于团队合作、战略采购和项目管理三个领域。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团队合作,知识分析和内外协作是生存的必需品。如果像选择朋友一样选择供方,那么就会拥有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和绝对的信任。供应链管理人员正在远离以职能为中心的活动,而变成进行流程改进和肩负流程责任的项目经理。
第七,系统优化。系统优化专注于总成本、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三个领域。最小总成本是对企业的整体系统流程进行优化后的成果。水平整合需要克服三个障碍:察觉到的难点和系统限制;设计不良的激励和报酬计划;团队协作和防卫行为。垂直整合需要基于总成本和系统供应链管理的战略。
第八,消除浪费。消除浪费有三个领域:源头质量、持续改进和执行。理解质量需要从源头开始;寻找需要从源头开始进行质量改善的流程;定义“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对任何流程从开始就内建质量。持续改进不是一项计划,它是组织文化的根基。把上述要素当成行动指南,库存控制就可以被成功实施。
3.2 库存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其一,产品分类。产品分类的目的是库存优化和补货。在进行分类时,要对有相同共性的产品进行分类。此外还要注意产品和市场并不一定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和同等的重要性,不同的产品和市场往往有其独特之处。分类的指标有销售额、利润贡献值、库存价值、利用率和产品的特点等。其二,分组策略的制定。该策略的制定包括明确库存控制过程中每一个方面的具体事宜。如预测方式、管理工具和检查频率等。其三,策略和参数的处理。程序规定了对数据的要求、软件的应用、绩效目标和决策方针。参数明确了各种参量的数值,如调查时间的长短、目标服务水平、库存维持成本的百分比、订货量和再订购点等。综合使用上述参数可以确定或计算出进行库存控制时所需的正确数值。
3.3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技术
其一,ABC库存分类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揭示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的根本原因,那些导致最大浪费的根本原因,是改进最可能取得成效的对象。其二,DMAIC(定义-衡量-分析-改进-控制)。在DMAIC过程中的定义阶段提供关键的输入。衡量是指对目前状态进行评估,它包括成本、时间和质量。分析步骤包括:观察现象集合、进行预测和因果关系假设检验。改进就是为了消除浪费。控制专注于项目进展顺利、目标达成和条件改变的时候采取纠正行动。其三,SIMPOC(供方-输入-衡量-程序-输入-客户)。它是标准化工作计划,用来比较多地点流程的状况,建立标准化运作。其四,JIT拉动补货系统。它的思想是只在客户需要的时候对所需之物进行补货。其五,ERP库存控制法。ERP是“需求拉动”的基础,利用ERP系统保证客户需要和生产需求,并保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不会造成库存积压也不会造成缺货,并使得库存管理有条理,节省保管费用,减少计划人员等。其六,自动化预测和补货技术。将库存优化程序集成到预测和补货运作系统中去,预测误差大量减少。供应链管理中库存的浪费大为减少,并使“牛鞭效应”最小化。
3.4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验证目标
一是库存运营资本至少降低15%;二是服务水平保持在98%,同时适当削减库存;三是缩短物料领用时间,提高物料管理水平。
4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4.1 库存控制的优势
库存控制就是在客户需求驱动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的库存优化与补货,降低库存水平,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提高库存分布状态,增强库存品种结构的合理性,达到强化企业竞争力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现在的库存控制已展现出了向计算机化、网络化、系统化和零库存方向发展的趋势。
4.2 供应链管理的不足
其一,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建立以非规范化数据表为基础的快捷操作,未能解决供应链管理中各环节缺少联系、信息脱节的问题。其二,在供应链管理中,基于经验法则配置可供应天数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严重。供应链管理中的每个流程环节均依照自己理解的“可供应库存天数”配置库存,层层加码,供应点离客户越远,库存就越多,形成了巨大的牛鞭效应。其三,供应链管理不断演化出现“推-拉”混合模式,既提供定制产品,也提供标准产品。目前几乎所有组织都采用了“推-拉”混合模式,并视为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这种完全照搬JIT/看板生产体系,也导致了加急生产/送货、增加库存等的运营活动,制造商的成本转移到供应商身上。一方面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总经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供应链没有办法转嫁成本,成本只是在企业内部的不同流程环节中转来转去。
4.3 库存控制提升供应链管理系统不足,形成优势互补效果
按照产品/库存点需求制定差异化库存组合策略,“可供应库存天数”是依据服务水平要求,平衡各种制约条件、成本因素后,得出的结果值,不再是产品一致的经验值。更重要的是,库存控制打开了各流程环节/库存点的信息交互之门,改变了各流程环节/库存点各自为政、只能依赖经验法则、信息单向流動的现状。库存控制增强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能力,实现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总体库存最优化。
5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1 应用目的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应摆脱各种失衡状态,聚焦需求,实现需求拉动供给。由于制造商和客户需求信息不对称,造成牛鞭效应。库存控制所要做的就是让企业聚焦客户需求,实现需求信息在供应链的同步,以最低成本来维持应有的服务水平。无论是定制化产品还是大规模生产的标准产品,库存控制的宗旨就是实现供应与需求协同一致,提高企业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
5.2 实施步骤
一是软件安装和配置;二是把库存控制模块嵌入到ERP/SCM系统集成主数据文件;三是建立“预测与补货”流程;四是将模型输出的结果集成到ERP/SCM系统中;五是验证测试;六是流程自动化、运行调试成果和知识移交。
5.3 目前成果
一是减少库存,减少了投资于库存的运营资本,改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状况;二是减少库存不足现象,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三是提高门店和仓库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把宝贵的人力资源解放出来,让门店管理人员把工作重心聚焦在战略性的工作上;四是减少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实现削峰填谷,既减少库存冗余品的数量,又减少库存不足品的数量,总体库存保持在平稳的水平,降低库存运营成本。
6 结语
库存控制会降低库存,能够改变企业的库存管理理念,库存控制不再仅仅作为补货计划的补充手段。库存控制可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整体协同,有效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转变为“拉动式”模型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泽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J].商业文化,2020(32):12-13.
[2]靖宇.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7(9):164,168.
[作者简介]甄强(1979—),男,安徽长丰人,硕士,物流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