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南椰雕文化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过人头的《吉祥如意樽》,该樽由1万多块雕刻了图案的椰壳拼接而成,呈现了“双龙戏珠”的形象,寓意“吉祥如意”。整体造型栩栩如生,雕刻工艺精湛。
“海南椰雕是宝贵的文化财富,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馆负责人林娟介绍,馆内藏有千余件椰雕作品,主要由著名的“非遗”椰雕传承人符史琼创作。
作为首批入选“天涯工匠”命名表彰名单的“非遗”椰雕传承人,符史琼今年已经74岁。他出生于文昌市东郊镇的椰雕世家,10岁开始喜欢上椰雕,高中毕业后跟着父親潜心钻研,继承了父辈的雕刻手法,但又不像父辈们只做椰子碗、椰子汤匙之类的生活用品。他酷爱艺术,喜欢画画,自己用椰壳设计制作项链、手镯、钱包等,还创办了旅游工艺品工作室,刀耕不辍60余载,其作品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地。
海南椰雕历史之悠久,为生活在椰乡的人们津津乐道。
据史料记载,海南椰雕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大中元年。唐代刘恂编纂的《岭表录异》记载:“椰子树,亦类海棕……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斑斓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唐代诗人陆龟蒙亦曾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
明清两代,海南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因此也享有“天南贡品”的美誉。
“小小椰雕,体现的是椰乡百姓的生活智慧。”符史琼介绍,按用材,椰雕工艺品通常分为三类:一是椰壳雕,利用椰子壳的天然形态,把椰壳和贝壳嵌镶结合,按设计造型拼接成工艺品,代表性作品有椰碗、茶叶盒、牙签筒、烟灰缸、花瓶、二胡、拼贴工艺画等;二是椰棕雕,依据椰棕自然肌理,采用切、割、烫等方法将之加工成椰猴、椰猪等各种造型。三是椰木雕,一直以来海南民间将椰木加工成木梁用来盖房子,后来工艺师尝试将椰木雕刻成耕牛等造型,颇为传神。(摘自《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