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君子死而冠不免

2021-12-14 00:48孟琢
青年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冠礼礼帽子路

孟琢

在古代,“帽”指的只是小儿和蛮夷的头衣,中原的君子可不戴帽子,他们戴的是特殊的礼帽,不同的礼帽也有自己的专有名称:冠和冕,这一期我们先来看“冠”这个字。

《说文解字》小篆中“冠”的形体和现在的“冠”一样,都有三个組成部分。上面是一个“冖”,“冖,覆也”,它就是帽子。下面是一个“元”和一个“寸”。“元,首也”,指的是人头。“寸”表示的则是法制、法度。这意味着“冠”不是一种普通的帽子,它和古代的法制、礼仪密不可分,和它相关的特殊礼仪正是大名鼎鼎的“冠礼”。

“冠礼”是古代男子的成年礼。贵族十五岁、普通人在二十岁会行冠礼。“加冠”可不仅仅是戴上一个帽子那么简单。古人留着长发,成年之前都是扎成两攥,叫作“总角”。加冠时就要把这两个总角给打散、垂下去,再往上卷起来,用两个冠把它给扣住,在中间插一个簪子,再系上一个绳勒住下巴。行过冠礼就表示男子既已成年,要顶天立地,对社会承担责任,也有权利参与国家大事。因此,古人把冠礼看得很重,“冠”在古人心中也是意义非凡。《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子路之死的故事,“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在一场战斗中,子路不幸被戈击中脖子,连帽缨都砍断了。临死前,子路说:“君子死的时候,帽子不能掉。”系好断掉的帽缨,才断了气。

今天我们常用到“冠军”这个词,“冠”和“第一名”又是怎么产生联系的呢?其实,“冠军”是“名冠三军”的简称,意思是自己的名字在各个队伍中传扬开来。想想看,把一个人的名字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是不是和戴在头上的帽子很像呢?

(摘自《汉字就是这么来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猜你喜欢
冠礼礼帽子路
为何举行成人礼
为何举行成人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小怪兽要礼帽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中国古代的冠笄之礼
礼帽先生
礼帽先生
한국 근현대 혼례음식 변화의양상에 대한 고찰―문화교육의 시각에서
礼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