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
2021年6月17号,神舟十二号升空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舱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太空任务。至此,中国人正式由太空“访客”变“房客”,“太空之家”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对于这个“新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介绍时充满自豪,他打了个比方: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算是“豪宅”了。
中国的这栋太空“豪宅”主体结构为“三室”——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完成组合后呈“T”字形,如有需要也可拓展为“干”字形。另外,还有两个极度活跃的“客厅”——“太空快递员”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频繁来往于天地之间。
已经升空的天和核心舱,相当于家里的“主卧”,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既然是“主卧”,就不能太寒酸,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可以让航天员长期居住,进行科学实验。别看它个头大,其实是个“灵活的胖子”,可以在太空闪转腾挪,完成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等任务。
这还不是核心舱最酷炫的地方,它在舱外有大型机械臂,能在深邃的太空中伸缩弯曲,前后左右无所不至。作为目前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它对人类手臂做了最真实的还原,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它是“太空医生”,可以在舱体表面跳太空芭蕾,优雅地移动到空间站的其他地方,为核心舱做体检、维护;它还是“大力士”,可承载25吨重物,能捕获飞行器,转移货物,辅助航天员出舱。7月4日,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其中刘伯明就是靠其“一臂之力”前往作业点。
两个还在地球待命的“次卧”也不容“小”觑,加起来有60立方米,升空后,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开展大规模科学技术试验。
既然是“家”,对舒适度自然有一定要求,毕竟航天员要在太空长期生活。
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中国空间站内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航天员在这里可以实现生活工作两不误。生活区内分隔出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在设计上最大程度考虑到私密性和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其中,空间站的就餐区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家居用品。工作累了,想喝点下午茶的愿望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果刚上太空精神兴奋精力旺盛也不怕,在锻炼区,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等早就安排上了,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锻炼的要求——遨游太空也不耽误成为健身达人。
除了这些常规区域,中国空间站内还有一个神秘又私密的区域,足以让所有科幻迷羡慕。考虑到长期密闭空间对人心理造成的压力,设计师研发了一套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舒缓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我们的航天员既能窝在“家”里,和家人、朋友交流,也能外出“郊游”,看下风光无限的美景。
甚至,连灯光、噪声这样的细节,设计团队也早就替航天员想到了。古人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空间站一天能看到十几次日出。为了让航天员生物钟不受影响,设计师在舱内设置了情景照明系统,定时将灯光变成黄昏模式、日间模式。设计团队还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噪声问题攻关,因为舱内有大量设备,运转时不可避免会带来噪声,让人感觉不舒服。经过努力,他们成功使工作区的噪声降到了58 分贝,睡眠区降到了49 分贝。对比国际空间站“工作区72 分贝,睡眠区55 分贝”的噪声参数,祖国母亲对航天员的爱真是无微不至。
住进了“ 宇宙观景豪宅”,生活也不能太乏味。工作之余,我们的航天员可以拍拍照、打打卡,7 月4 日出舱“ 溜达” 时,刘伯明直呼:“太漂亮了!”做完这些,若还有空闲,他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终极问题了——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
中国空间站食堂不仅有此前引发热议的经典川菜——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还有其他120 多种食品,保证让我们的航天员吃得营养又健康。央视还播出了一段汤洪波像坐在透明椅子上吃苹果的视频,只见汤洪波一边吃苹果,一边用电脑工作,引起人们对“航天吃播”的极大兴趣,纷纷催更。
而“航天吃播”的实现,不仅依赖于丰富的食品种类,还得依靠强大的网络技术。随着我国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飞跃,设计师们在之前的总体设计方案上不断升级,让中国空间站有了“移动Wi-Fi”,并创造了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航天员可以看电影、看短视频、看资讯、畅听网络歌曲,甚至可以和家人打电话说悄悄话,分享自己在太空生活的心情。
另外,由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概是7 立方米;“天宫一号”航天员有效活动空间约为15 立方米,以前我们的航天员只能站着睡,现在住进“ 豪宅” 后,“ 睡眠自由”也能分分钟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睡眠区,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睡前,由于空間站的水过于珍贵,航天员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或湿毛巾,把自己擦拭干净,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航天员每天吃得香、睡得好,心情愉快,自然可以“元气满满”地投入工作,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潇湘晨报》《广州日报》、“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等,范李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