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 静 徐晓阳
(1.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2.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因贫困人口脱贫基础薄弱,致贫返贫因素仍然存在,由此引发相对贫困的问题仍困扰着脱贫成果的稳定。特别是一些地方的脱贫群众主动性不足、参与度不够、思想主观性不强,即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足,这既影响了当前稳定脱贫成效,也不利于长期稳定脱贫,而且还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脱贫群众自身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在思想上革除“等、靠、要”的心态,唤醒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思想自觉和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困扰。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
1.影响稳定脱贫内生动力的外部因素
(1)巩固稳定脱贫成效基层尚缺乏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是干部思想陈旧。在2020年后的新发展阶段,一些干部的思想仍停留在扶贫脱贫的初级阶段,没有吃透党和国家稳定脱贫的有关精神,而是急功近利想方设法从容易出成绩、出成效的物质帮扶出发,对见效慢风险较大的具有潜力的事项缺乏斗志,有畏难情绪。二是工作方法老套。一些基层扶贫干部仍然认为,巩固脱贫就是简单的给钱给物,上一些缺乏技术含量且简单的项目,没有长远之计,没有深挖“穷根”,助长了少数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在巩固脱贫成效过程中,一些贫困地区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制定稳定脱贫政策和工作方略,从而导致工作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巩固稳定脱贫成效尚缺乏正能量的浸润与影响。在现代文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一些地区严重缺乏文化熏陶,贫困户价值观扭曲,导致巩固稳定脱贫丧失精神依托。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缺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非凡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取向,但在农村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存在供需不符、青黄不接、传承不力的问题,贫困农户未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动力。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深入不够。在有些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到位,流于形式,未能深入,部分农民缺乏这种正能量的浸润与影响。三是地区文化向上精神缺失。通过几轮脱贫攻坚的实施,脱贫农户成了扶贫的重中之重,越是“贫困”,越是“老弱病残”,就越受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收入群体价值追求的错位[3],同时也导致有能力脱贫的和一些处于绝对贫困线之上但收入较低的边缘户贫困户选择消极脱贫,以享受国家的补助政策。
(3)巩固稳定脱贫成效尚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一是缺乏专业农技干部。目前,县、镇、村三级多数干部只懂行政管理,而不懂农业专业技术,从而导致对农业技术指导不力,难以帮助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及农业产业。二是缺乏扎根农业的农技人员。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贫困户稳定脱贫,必须依托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依靠农技人员扎根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切切实实帮助他们、培养他们,使他们迅速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
2.稳定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内部因素
(1)脱贫农户缺乏主体积极性。一是不主动参与扶贫项目或参与度低。政府的扶贫项目到村到户实现全覆盖、全过程,但农村贫困户主动了解和参与这些项目的意愿比例相对较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是参与技能培训的主动性不够。尽管政府安排了专项资金,培训费用、交通费用等全免费,有的甚至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职教教师直接到当地村社进行培训,但贫困户参与度较低,没有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意愿。三是主动信贷用于致富的较少。乡村贫困户有好的脱贫致富项目但又缺乏启动资金的,可以通过小额信贷贷款解决,而实际上,由于需承担信贷风险,大多数贫困户对扶贫小额贷款的意愿很少,这也反映了贫困人口的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2)脱贫农户缺乏精神动力。一是个别农户精神懈怠,存在依赖心理。在脱贫过程中,有些地方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突出政绩,脱贫户无论做与不做、做好与做坏,没有形成激励和动力机制,政府主导一切,致使部分脱贫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国家政府的补贴和保障形成了心理依赖。
二是个别农户好吃懒做,缺乏主体意识。由于扶贫政策的导向,部分脱贫户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陈腐思想,还有的拈轻怕重,视国家的扶贫帮困为理所当然,躺在扶贫建档卡里不愿意脱贫,享受政府各种补贴,意志消沉,缺乏主体意识。三是有的农户家庭变故,丧失精神支柱。部分脱贫户因家庭原因,比如大病、丧偶、单身、年老体弱等因素,缺乏精神支柱,缺乏对生活追求,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主体意识。四是部分村民教育程度低,培训意愿不强。脱贫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的能力差,接受培训意愿也不强,对“自我观”的实现缺乏内生动力。
新发展阶段巩固脱贫成效,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脱贫,其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必须深刻领会和贯彻党中央对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具体要求,提高认识、转变思路。一要创新工作思路。各级基层政府要转变已有的传统的给钱、给物、给项目的片面的急功近利,求短期见效功利性强的扶贫思想,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思路来巩固贫困群众脱贫成效。在帮扶过程中,结合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狠抓物质帮扶的同时,因势利导,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主意识。二要创新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在帮扶过程中要改进工作方法,运用激励机制,通过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进创新帮扶措施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创新机制提高脱贫群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三要创新工作方法。基层干部要真正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做脱贫群众的贴心人和暖心人,用心用情感化人,做到与之“同吃、同住、同劳动”,教育和引导他们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一是推动乡村教育全覆盖。“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彻底改变脱困群众返贫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应加强对中老年实行乡规村规的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要保障青少年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把好的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使广大教师和当地学生不流失、不辍学;尽量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对贫困群众倾斜,使他们的子弟能学有所成,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建立教育扶贫激励制度。对于贫困群众家庭教育比较突出的进行扶贫奖励,对贫困群众家庭做出贡献的学校教职员工和领导以及教育扶贫联络员进行奖励,设立教育扶贫专项奖。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和“扶学扶智”活动,帮助贫困群众家庭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和成才教导,使他们树立以“智”脱贫、健康向上的品质。
要根据新发展阶段农村现状和需求,准确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质,创新文化建设发展思路,弘扬先进文明和传统优秀文化,通过扶志引领提高脱贫群众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利用农村小广播、职业培训和扶贫工作者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弘扬传统优秀的地域文化。大力挖掘和弘扬地域传统优秀文化,传递优秀文化基因,树立德治之魂;充分利用农村门前“三小”,即小舞台、小书屋、小广场等资源,丰富乡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用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生活提升全体村民特别是脱贫户的精气神。三是提升脱贫人口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和宣传作用,通过抓党建促巩固脱贫成果,团结带领脱贫群众树立主人翁精神;通过设立红黑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树立巩固脱贫先进典型,弘扬励志榜样,激发和提升贫困群众巩固脱贫的主体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