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美
(凤庆县农业农村局 云南 临沧 675900)
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作用下,农民对自己承包的土地具有自主经营权,虽然土地的所有权并没有变更且农民承包土地之后不能对土地进行买卖,但是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更加自由,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更加积极,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涉及千家万户,业务量大面广,历史遗留问题等,导致出现很多土地纠纷。为了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有效性,必须作出政策上的改变。
自《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不断改进。与制度刚开始执行时相比,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效率也越来越高,取得了良好成绩。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政府一直强调必须不断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完善,这说明当前包括土地承包制度在内的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政府不断对农村税费制度进行改革,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对农业进行补贴,这些都是对土地承包制度的有益补充,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权益,更好地体现了制度优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部分农民在农村土地制度的帮助下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但通过土地致富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农民更加愿意外出打工,出现了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土地承包制度的重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改革政策,同时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加强管理。
首先,政府出台惠农政策之前,农民更倾向于外出打工,于是出现了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的现象,但是随着惠农政策的推出,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有了回乡种田的意愿,出现了争夺土地等问题,人地矛盾相对突出。
其次,土地承包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牟取私利,导致出现土地纠纷。
再次,土地流转手续涉及多方利益,流程上存在漏洞,比如有些地方的土地流转协议只有口头约定,出现纠纷后缺乏有力的证据,导致土地纠纷加剧。
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民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希望通过法律工具进行维权,但是农村的人情关系复杂,人们遇到问题时容易采取传统的解决方式,加深了土地矛盾[2]。很多农户对法律知识了解不深,遇到问题后盲目地寻求法律帮助,投诉行为缺乏合理性,导致真正需要法律援助的农户“排不上号”,不仅影响了解决土地纠纷的效率,还增加了有关部门的工作量。
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严格遵循土地流转原则。
首先,有关部门必须明确“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不能进行买卖”的基本原则,不能因为一己私欲将土地流转作为牟利的工具。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土地流转公平公正,同时应积极向民众宣传有关思想。
其次,虽然农民承包土地之后享有土地经营权,但是只能将其作为农用土地,不能盖房或者以其他方式开展生产与经营活动[3]。
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明确规定,制度也相对完善。如果人们对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有足够了解,就可以减少很多纠纷。
事实上,很多农民对相关制度要求与自己的权利义务缺少明确的认知,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宣传,让人们对《农村土地承包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农民自觉遵守法律,并避免出现土地流转工作人员腐败的情况。鉴于很多农民已经有了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加强法律宣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农民过度维权,同时能够提高农民依法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4]。
有关部门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要注意宣传方法的创新,比如可以创建官方公众号,通过银行发放宣传册,将常见纠纷的解决方式制作成视频并上传至官方短视频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让农民对常见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与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减少纠纷的产生。
当前,人地矛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土地纠纷成因之一,大量城市务工人员在政策的支持下选择回乡,但是原本的土地已经不在手中,如果将土地归还给归乡农民,会引发原来土地使用者的不满,因此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是适当增加农村用地。
在对农村用地进行扩张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避免过度开发,促进农业用地可持续发展[5]。
人地矛盾和土地纠纷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工作人员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加。传统的管理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管理效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有关部门创新管理形式,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公平公正,缓解土地纠纷。
有关部门在加大土地承包管理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人员的管理力度,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当前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度还存在一些漏洞,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土地承包制度的完善[6]。
土地流转的相关资料可以作为土地纠纷的判决依据,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数据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应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电子档案。在一些以口头流转方式为主的地区,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土地流转程序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形成并保留纸质材料,避免出现土地纠纷后缺少相关依据的情形。有关部门还可以加强对管理方案的优化。
为了保证农户对承包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可以组织对这方面有疑问的农户直接向管理机构提出疑问,负责农村经济管理的部门一定要结合当地土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管理方案,在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7-8]。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存在不明确与操作性差的情况,给有关人员增加了管理难度。由于缺乏相关政策依据,管理人员在管理或者解决土地纷争的过程中无法按照相关依据进行管理,只能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解决问题,主观性比较强,比如当前很多地方征地补偿款分配存在问题[9]。
此外,面对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缺乏详细的政策与制度指导,意味着管理人员只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导致问题的解决方式存在漏洞,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对相关政策与法律进行完善。如果缺乏制度依据,领导队伍可以结合之前的经验出台相关制度供工作人员参考。
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做好普法工作,向当地农户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让当地农户在具备法律维权意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减少盲目维权的情况。
要想更好地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适当增设岗位和增加人数十分有必要。增设相关岗位以后,要做好人员招聘工作,聘用的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耐心与服务意识。新员工入职以后,单位可以组织员工培训,促进新老员工共同进步,保证服务人员具备足够的能力与专业水平,让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在土地承包制度的作用下,我国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原本的土地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要想让土地承包制度在新时期继续发挥优势,政府要不断对制度进行完善,加强管理,遵循公平公正、按照规定与制度办事的原则,加大宣传与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