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向国 武德俊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对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首都的北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做得如何其意义不可小觑。北京这项工作做得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本刊采访了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机关事务局充分通过“节能宣传周”、论坛、媒体和自媒体传播等途径、措施营造公共机构节能减碳的浓厚氛围。据介绍,由市机关事务局承办的2021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于8月23日在北京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成功举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家明,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靳伟、国管局副局长赵峰涛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活动上,展示了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综合管廊工程、地源热泵项目、海绵城市、屋顶光伏等节能降碳工程项目,北京市来自机关、医院、学校的三名公共机构志愿者代表宣读了《绿色低碳发展,公共机构先行》倡议。据统计,全国观看启动仪式直播(含回放)245.48万人次,参与线上节能降碳有奖问答53.05万人次,在全国范围内有力宣传了北京市公共机构和行政副中心办公区的节能工作情况。
据悉,在节能宣传周期间,市机关事务局积极参与8月24日举办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共机构节水工作座谈会暨河北省公共机构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发布会,市机关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根武参加会议并介绍北京市公共机构节水工作情况,在全国公共机构范围内积极宣传了北京节水成效。市机关事务局还与市发展改革委于8月26日联合举办了节约型机关创建论坛,论坛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干部职工累计10897人次通过线上进行观看。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媒体的有效传播。相关负责人对本刊说,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活动的影响力,营造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宣传的良好氛围。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注重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突出重大项目支撑,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降幅明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为“十四五”时期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深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能源资源消耗总量降幅明显。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7927家,能源消费总量137.3万吨标准煤,用水总量10420.3万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总量控制效果明显,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比“十二五”末分别下降17.8%、20.7%,年均下降率分别为3.9%、4.5%。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本市公共机构消费煤炭、汽油、柴油等能源占比逐年减少,煤炭消费量占比由2015年的9.9%压减到2020年的0.01%,全市公共机构燃煤实现大幅压减,燃煤替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至36.99%和23.83%。
三是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3.28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人均综合能耗389.91千克标准煤/人,人均用水量29.6立方米/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比“十二五”末分别下降16.4%、12.4%、15.4%。
节约型机关创建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据悉,为了推动北京市节约型机关的创建,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积极与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系协作,共同推出“节约型机关创建”宣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批节约型机关的创建单位之一的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通过制度机制的完善,推行绿色无纸化办公,认真落实垃圾分类,水资源循环利用,杜绝餐饮浪费,随手关灯、关门、关窗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在能源资源节约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那么,整体而言,北京市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情况如何?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于今年2月份完成了对2020年度市级创建单位的逐一现场核查和对区级创建单位的现场抽查,并于今年5月份接受了国管局的实地抽查评价,全市共有338家单位建成节约型机关。经过创建活动,各单位节约能源资源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绿色节能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该负责人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扎实推进北京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广泛形成绿色低碳工作生活方式。重点从夯实绿色低碳基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能源效率提升、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建设循环发展体系五个方面推动工作开展。具体如下。
一是夯实绿色低碳基础,完善体系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梳理各类公共机构现有能耗、水耗定额标准编制、修订及执行情况,开展党政机关、高等学校、中等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博物馆与科技馆、文化场馆、体育场馆能耗定额和机关取水等十项定额标准的编制、修订与宣贯工作,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效标准编制工作,发挥标准化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中的支撑作用。积极稳妥推进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BOT等多种模式融合发展的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合同减碳管理,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作用,发挥市场主体能动性和创造力。
二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示范创建,应用先进技术。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等创建行动,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不少于50家,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各不少于10家。推进能源资源领域电气化、低碳化、高效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应用推广,引导公共机构采用先进智能的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推动能源效率提升,推动绿建改造,建设绿色机房。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动既有建筑通过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建设超低能耗、零能耗、碳中和建筑,探索推进行政办公区建设零碳示范建筑。实施数据中心机房节能改造,按照《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绿色测评工作指南》要求,重点在分项计量、制冷架构、机柜布局、IT设备布局等方面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持续降低数据中心机房PUE值。
四是提升资源高效利用,推进节水技术应用,开展双控考核。大力推动公共机构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全面推进节水器具升级等节水改造。继续推进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示范应用和推广智能节水技术,加强节水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加强公共机构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公共机构定期开展节水自查和水效对标达标,开展重点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等节水诊断,提高用水效率。
五是深化循环发展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完善食品浪费监管和评估通报制度。实施更加严格的塑料制品禁限、替代措施,持续提升绿色办公水平。贯彻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动公共机构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加大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热泵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开展公共机构分布式蓄能装置、蓄冷蓄热装置、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示范,提升公共机构新能源的消纳利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