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国内

2021-12-14 01:27:04
节能与环保 2021年11期
关键词:碳达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方案强调了“总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双轮驱动、两手发力,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工作原则,提出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等主要目标。方案要求,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并就开展国际合作和加强政策保障作出相应部署。

十部门: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

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方案提出,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改造。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能源、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在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选择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工程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10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作。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定向碳减排支持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为保障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推出“节能十条”

10月29日,《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为进一步保障首都能源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提出了进一步强化节能工作的十条措施。根据方案,北京市对石化、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将加强用能管理,尤其要排查清退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确保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两年平均下降5%左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250万吨标准煤左右。实施方面,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先行,全社会跟进;科技和服务先行,法律法规跟进;重点领域先行,各行各业同步跟进。其中,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带头做好表率,各项措施率先达到行为规范要求,原则上停止外景照明。

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方案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管委近日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工作方案(试行)》。方案将探索建立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以实现“十四五”时期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的目标,为绿色北京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独立售电公司、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包括增量配电项目公司);另一类是通过电力批发市场购电的电力用户和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消纳责任履行方式主要有自发自用可再生能源电量、购买可再生能源电量、购买超额消纳量、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四种。方案还明确了相应考核机制。

光伏发电累计容量近70万千瓦

今年1至10月,北京市新增光伏发电容量7.7万千瓦,累计容量达69.2万千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容量比重达到30%。2020年,市发展改革委与市财政局、市住建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发电系统推广应用的通知》,进一步支持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北京市2021年能源工作要点》中也明确要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今年一批光伏发电并网项目在京落地建设或启用,其中规模较大的包括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区停车楼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药谷一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等。按照计划,2022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要达到10%以上。

山东省海阳市: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出炉

国家电投11月9日宣布,2021~2022年供暖季即将到来之际,其“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提前6天投运,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此举使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同时,海阳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建筑平方米较往年下调一元钱。国家电投表示,该项目投运后,海阳核电1号机组成为世界最大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预计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烟尘691吨、氮氧化物1123吨、二氧化硫1188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000公顷,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130万吉焦,有效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青海省:安装世界最大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

11月8日,在青海海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随着首批11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全部投入使用,世界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正式形成,可带动当地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185万千瓦。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探索在电源侧大规模安装分布式调相机。相比传统无功补偿装置,分布式调相机具有故障瞬间电压支撑能力强、暂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可作为电力系统电源侧的稳定器,未来将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调相机投产后,可有力支撑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直流午间运行功率提升,大幅提高青海新能源发电能力和直流利用小时数,缓解全网电力供给压力。

中美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

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美国制定了到2035年100%实现零碳污染电力的目标。中国将在“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并尽最大努力加快此项工作。

加拿大:宣布将对石油和天然气污染封顶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11月1日宣布加政府强化力度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新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加拿大将在主要产油国中率先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污染设限封顶,并到2050年减少至净零排放。特鲁多表示,为有助于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加政府将设定5年目标,以确保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为实现该国2030年气候应对目标发挥其作用。加官方正在就如何以最佳方式落实其目标向净零排放顾问机构征求意见。同时,按照计划,加拿大将争取在不晚于2030年结束动力煤出口。此前,加政府已计划在2030年之前加速淘汰该国的传统燃煤发电,并斥资逾亿加元推动煤炭业从业者向清洁能源领域转型。

俄罗斯:发布2050年前低碳发展战略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11月1日批准了《俄罗斯到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称,俄罗斯将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并计划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战略对俄罗斯低碳发展和减排前景提出以提高森林等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实现能源转型为基础的“目标计划”。依据上述计划,俄罗斯将在实现经济增长同时达到温室气体低排放目标,即到2050年前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2019年该排放水平上减少60%。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将在6个月内制定实施《战略》的行动计划。气候项目最早将于明年起开始落实。俄罗斯最早将于2023年启动企业强制性碳报告制度。

印度:计划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

印度总理莫迪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气候峰会上表示,该国力争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就减排立下宏愿。莫迪表示,至2030年,印度会将其经济当中的碳强度降至45%,并以非化石燃料提供50%的电力。此外,他还承诺至2030年将会提高非化石燃料能源发电力至500千兆瓦。这是一个具有雄心的目标,因为印度目前在这方面的发电力只有约100千兆瓦,而且曾经自定目标至明年达到175千兆瓦。莫迪还要求发达国家加大出资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脱碳。他表示,印度期待全球最发达国家尽快提供1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没有遵守气候承诺的国家理应承受压力。

全球汽车巨头发力“脱碳”

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沃尔沃、福特、通用、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比亚迪和印度塔塔汽车旗下的捷豹路虎6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签署承诺:到2040年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陆续为实现“脱碳”制定了长远规划,为打赢“脱碳”这场持久战,已有21家主要车企和零部件商公布了“脱碳”时间表。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均已行动起来,逐步淘汰包括油电混合汽车在内的所有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并提高纯电动汽车的产量。据统计,全球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5到10年间,投资约5150亿美元,用于开发和生产新的电池动力汽车,逐渐摆脱内燃机汽车。

猜你喜欢
碳达峰
碳中和·碳达峰
区域治理(2022年40期)2022-11-27 04:02:06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12
《环境科学研究》“碳达峰碳中和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专刊征稿
对北京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分析
煤气与热力(2021年9期)2021-11-06 05:23:00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新疆钢铁(2021年1期)2021-10-14 08:45:3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28
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四川在行动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22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十问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