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洛德·德彪西(Clzude Debussy)是19-20世纪之交法国杰出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生于1862年。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炮声中病逝于巴黎。他的音乐成为连接19世纪至20世纪的桥梁之一,对20世纪的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彪西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浪漫主义”,成熟时期是“印象主义”,晚期是“新古典主义”。贯穿他一生的是“印象主义”风格。他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大财富,对后来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洛德·阿西尔·德彪西对钢琴内在音响的挖掘、创作技法的革新,对“听觉—视觉”的艺术效果的追求,以及钢琴音乐表现中美学观念的新见解都是空前的。他集“古典派”、“浪漫派”之大成,为后来作曲家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上开辟了新天地,他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钢琴音乐之间耸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他是“琴苑”中永不凋谢的一枝奇葩,他是音乐历史星空中永不陨落的一颗巨星。
关键词: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写实;朦胧;飘渺
正文:
克洛德·阿西尔·德彪西,1862年生于巴黎近郊的圣日尔曼—恩雷,1873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音乐学院里,他是有名的钢琴演奏者,同时也是理论班上有名的捣蛋学生,因此他更喜欢弹奏一些令人吃惊的和弦,而不愿意作传统的练习。19岁时,他就被俄国的富孀—冯·梅克夫人聘为孩子们的音乐教师和家庭首席乐师。他随同这个家庭先后在意大利、俄国、奥地利生活,在此期间结识了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中的其中二人—鲍罗丁和穆索尔斯基,深受二人影响。1884年获罗马大奖,赴罗马学习3年,回国后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交往甚密。德彪西的第一部“印象主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表现得就是马拉美诗作的意境。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的美学观点与“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作同出一辙,不过,也许称他为“象征主义”更确切。
德彪西这位在音乐中最能表现“印象派”、“象征派”的理想的作曲家,不喜欢堂皇的气派、戏剧的因素,他力求“细腻精巧”的音调与“和声的色彩”效果。如同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寻求确切的“字”那样孜孜不倦地寻求确切的音。1889年在巴黎“世博”会上接触到印尼爪哇等地的东方音乐,兴趣浓厚,在以后的作品中,东方元素层出不穷,尤其是五声音阶音乐,很有中国味,1918年病逝于一战末的德国人炮火下的巴黎。对于德彪西,这个令世人瞩目的音乐巨匠,他的音乐对后人影响颇深,他的音乐特征值得后人细究。
在调式方面,他使用大小调式形式以外的各种音阶,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全音音阶”,也使用“中古音阶”(教会调式或特种调式)以及中国的“五声音阶”,打破了当时“大、小调音阶”一统天下的局面。
旋律方面,音乐极少有旋律线,仅有的是旋律片断,且又是些不连贯的“动机”游动,给人以飘浮不定、瞬间即逝的印象,在旋律中,他一般避免使用在“浪漫主义”器乐中看到的各种反复、扩大、发展等手法。他曾说:“我很想看到创造出来—我自己将要做到—一种没有各种主题、动机,而单靠一个连绵不断的主旋律构成的音乐,这个连绵不断的主旋律没有任何东西打断它而且永远不回到它的本来面……”,从朦胧中来,到朦胧中去。
节奏和节拍方面,德彪西喜欢使用复合拍子(6/8或9/8;又如:在《欢乐岛》中先用4/4,然后又用3/8)西班牙节奏,特别是探戈和“哈巴涅拉”节奏是屡见不鲜的。一般来说,德彪西绝对不使用强烈的重音节奏型,而常用的是一些流畅的无重拍的片断,其中节奏的活力是在伴奏部分轻轻地表现出来的。
和声方面,他不仅充分利用了音的各种新的组合,而且把各种不协和音的结合从传统的规则中解放出来,象不协和音必须先有准备,后才解决,和声长时间紧张之后必须有暂时的缓和等传统原则,受到了德彪西的挑战(如七和弦连续平行进行)。另外大胆运用平行四、五、八度(这在传统的和声序进时是绝对禁止的);利用九、十一和弦及各种增和弦进行新的结合,特别是不解决二度和弦,使音乐产生强烈的“音响色彩”,和弦的进行完全服从于“音色效果”。这一进步对音乐发展史的推动是巨大的,因为它冲击了调性基础,对“不协和音”的处理方法,改变了“不协和音”的功能性质(如同中国音乐中,二度音程经常运用,听者感觉不到它的不协和,反而有一种特别的色彩美)。传统中对不协和音的使用是为了“戏剧性”、“冲突性”、表现力的效果。而在德彪西笔下使用非常复杂的不协和和弦,不是为了造成紧张,而是为了增加“色彩效果”。
曲式结构方面,在背离“古典主义”结构的原则上,没有明确的乐段,不用传统的曲式,特别是“奏鸣曲式”。
音色方面,是德彪西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体现在和声的色彩上,也同时体现在配器的色彩上,其中独具特点的是体现在突出个别乐器的音色上面,经常给铜管加弱音器,用木管(如长笛)奏迷人的低音区,并充分发挥色彩性,打击乐器(如钢片琴、钟琴、三角铁以及竖琴的独奏音色),同时用乐队的弱奏来表现音乐的纤细、恬淡、朦胧的色彩。
德彪西在音乐上的这些变革,当时曾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后来才被公认为是继“浪漫派”之后的一大乐派,为20世纪的音乐“多元化”开启了先河,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回首百年前的一切,不难发现,无论是以德彪西、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派”音乐;还是以奥地利“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的“表现主义”;还是以俄国—斯特拉文斯基、德国—亨得米特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还是(匈牙利)巴托克等人的“民族主义”;或是“神秘主义”代表人物斯克里亚宾(俄),无不围绕着一个“中心”在发展,这个“中心”,不是某一位大作曲家,也不是某一部巨著或某一流派和各种作曲技法,而是德彪西一生孜孜以求和实践的“打破传统、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解放思想,锐意开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张雅清,1988.1.9,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助教,从事钢琴基础教学,舞蹈伴奏,歌剧伴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