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工业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2021-12-13 07:43晶鑫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

晶鑫

摘要:我国正在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对于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和发展又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背景之下,东北地区应该抓住机遇,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发,激活创新活力,找到一条切实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对工业特色小镇建设助推黑龙江省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产业转型;工业特色小镇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形势,特色小镇模式作为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探索形式,具有促进城乡生活一体化,助推产业转型,突出城镇核心竞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镇振兴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镇的旧有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影响着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进程。因此,有必要调整与优化资源枯竭型城镇的旧有的产业结构,定位新的接替产业。首先,定位地方自身特色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资源枯竭型城镇的产业结构比重,打破单一薄弱的旧有产业结构体系,为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建设特色小镇做好铺垫。发挥文旅业的作用,积极促进资源枯竭型城镇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将文旅产业与资源枯竭型城镇紧密联系起来。其次是转变发展观念,固有思想,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积极解决现有资源枯竭型城镇经济衰退,社会稳定、职工就业、生态环境和历史遗留问题等。最后,文旅业充分利用的资源枯竭型城镇工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源,将文旅业与第一、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建设特色产业链集群,促进资源枯竭型城镇第三产业的合理建设。

二、科学做好布局

从已建设的特色小镇建设的结果来看,很多城镇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找到自身特色产业,政府主观盲目建设的情况比较严重,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1]。部分城镇进行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是,地区房地产化非常严重,生态空间布局并不完善,没有认真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镇建设特色小镇的进程。科学规划设计特色小镇的布局是特色小镇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做好特色小镇的合理布局

在目前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过程中,想要成功建设特色小镇,其区位布局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距离城市较远,路程较长,接收到城市的辐射有限的城镇,并具有一定的特色产业基础,需要做好交通道路的铺设,集中该区域范围内诸多城镇一起结合起来建设特色小镇,形成特色小镇生态,以吸引城市与乡镇的人口。并且为保证特色小镇顺利发展,对于特色小镇生态核心区的布局、选址,应综合考虑包括自然条件、城市与乡镇的辐射、产业集群基础、交通便利性等多种因素。

(二)特色产业融入规划设计

将特色产业融入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中,防止出现千镇一面。在规划设计中,要将本地自身的特色产业融入其中,打造独特IP效应。挖掘特色小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到彼此之间的差异化,同时,也要相互协作,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

(三)统筹产业、居住、环境的空间布局

建设特色小镇,应该将整个城镇一体化,城镇的产业、居住、环境互相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布局三者空间融合发展是建成特色小镇的重要保障。应坚持在国土资源规划、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上,根据城镇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未来空间的发展需求,从而进行规划设计。合理划分小镇产业、居住、环境的空间布局,推进一体化规划和社会配置,促进产、镇、人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集聚人口的容量,保障原有居民的居住空间,推动城镇特色小镇建设的空间布局。

三、推进特色产业链集聚发展

(一)确定特色产业为立镇基础

城镇特色产业的发展是特色小镇的核心,也是推行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动力。国内外发展建设特色小镇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特色小镇在没有特色产业支撑的情况下,是缺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的。所以需要根据特色产业的特点,确定以特色产业为立镇基础,合理确定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具有增长潜力的特色产业,可以通过吸引人口、资本的持续涌入,直接提升城镇发展的活力[2]。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分析,特色产业难以依靠政府的主观盲目来培养。通常是地方自身出发,挖掘培育和发展地方化特色产业,并对其进行改造和升级。在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选择上必须符合农业,工业和文旅业发展的基本原则,这要视城镇发展的自身实际情况及其核心竞争力而定。

(二)围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链集群

为了促进特色小镇的产业链集群的形成,城镇必须走一条更少,更细化,更专业的道路,把重点放在特色产业上。与特色小城镇不同,特色小镇范围更小,产业发展空间更狭窄。因此,有必要放弃传统的行政建制镇制度,基于地方自身特色产业特征,挖掘最具特色、最有前途和最有能力的特色产业,集中主要力量,完善并创建属于城镇自身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三)注重城镇的生态保护

对于城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严格坚持生态保护,提高竞争力,促进特色小镇的特色产業绿色发展。是关乎特色小镇IP效应的成功与否。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当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特色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处理好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小城镇特色工业发展中,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按照《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依据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原则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基础上,产业准入方面,应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作为重要的前置论证条件,严厉禁止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同时,对于一些既有的传统产业,设置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推动进行环保改造升级,严格淘汰不达标企业。

综上所述,资源的开发不是一个无限持续的过程,应遵循相应的产业生命周期,在相应的周期内进行合理的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有效的、科学地改善甚至解决资源型城镇目前的困境。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仅是行政级别与区域发展的区别,还是地方自身独有的特色文化、优质产业定位、旅游资源的创新型功能平台,是现代城市体系的重要一环,建设工业特色小镇,可以使城市与乡村紧密联系到一起,释放城市人口,接收农村人口,促进城乡人口流动。

参考文献

[1]陈明伟. 黑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建设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2]钱锋.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02):190-191.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村减贫效果影响研究
职业学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互联基地建设项目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策分析
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以服务为宗旨 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