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润军
摘要:在课堂上设置悬念,让学生充分挖掘思维潜能,通过这些方法设置悬念,能让我们的教学平地中见突兀,充满艺术魅力。
关键词:悬念 巧疑 求变 留味 魅力
[正文]
课堂教学可以借鉴设置悬念的手法,充分挖掘思维潜能,让学生脑海中的疑问,转化为探索的欲望,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如何设置悬念,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哪些,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设置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激趣巧疑。
1、让悬念成为教学伊始的“收心药”。
上课伊始,学生分散了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思维处于松弛状态,运用悬念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的引到所学的内容上来,进入新的情境,激起求知欲望。此时的悬念无疑是一剂“收心药”,学生马上会被问题吸引,集中注意力听讲,开始思考。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当我板书“天游峰”三个字时,问学生有什么感想,学生说:什么样的山峰才叫天游峰?上了这座山峰,是不是就等于和神仙一样在天上游玩?这座山峰景色大概很美,犹如仙境一般,也想去看看?……带着这些悬念,学生的心很快进入文本,想看看天游峰到底是什么样的,以便解开谜团。开始认真朗读,解词析句,细心品味,让思绪游走在作者精彩的语言文字描写之中,整个身心都回到课堂上,很快投入状态,认真地学习。
2、让悬念成为课堂导入的“兴奋剂”。
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中设置悬念,让学生对此感到惊奇,心中产生疑问,完全投入到课堂中来。听一位教师讲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种美丽的鲜花,上课伊始,教师为学生设了一些谜,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走进美丽的百花园去欣赏美丽的鲜花,花园里都长了些什么花呢?每种花园的门上都写了一句谜语,你先猜猜谜语看你能猜到花的名字吗?教师出示谜语: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牵牛花,像这样学生先猜谜语,然后点击大门,进入花园欣赏美丽的花,看它的形态、颜色的特点,学生兴趣浓厚,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这样通过设置悬念,打破了原有上课的方式,也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学生热情的参与学习,由被动一下推到主动探索的位置上,悬念成了教学的兴奋剂。
3、设置悬念是课堂开始的“聚焦点。”
悬念是激发兴趣的直接诱因,是思维的导火线,更是注意力的聚焦点。评书家单田芳说:“巧设悬念能够让听众聚焦思维,一直牵动听众的心,步步探寻,刨根问底,总想揭开谜底,最终却陶冶了性情。”简明扼要的话语,阐释了讲评书的要领。作为教师在教学之中,也要细读文本,分析文本,找出全文的关键,一开始就卖关子设悬念,让悬念成为课堂的聚焦点,一下牵引住学生的心,牵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主研读文本,积极思考,急切的想知道结果,学生的心,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情绪激动亢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设置在课堂教学之中-----求变求异,学会思考。
课堂教学之中设置悬念,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会对知识点的内涵理解深刻,,现实的课堂一些教师课堂之中不会设置悬念,多是教师灌输,而非自主建构,忽略了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首先是根据教材设置悬念。例如教《黄河的主人》,课文的开头描写的是:黄河滚滚,浊浪排空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教学这部分,依据教材在让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内心还要为黄河的惊险而震撼。学生自然地开始思考,这样惊险的黄河,樵夫只撑一支竹蒿,驾驶着羊皮筏子,怎样才能给游客安全呢?这就是依据教材设置悬念,带着这样的悬念想急于学习下文,想知道艄公靠的是什么?让孩子们带着好奇与质疑精神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很快发现艄公凭借的是机智勇敢、沉着冷静,高超的驾驶技术,所以能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自主探究获得了知识,还对艄公无比的佩服,把人物形象铭记在心,把课文重点段落牢记在心。其次根据学情设置悬念,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的思考状态,对学习有一种不满足,知道这一环节,这时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引导者,还是课堂的主持人,能让课堂有多姿多彩的变化。例如教学《春联》一课,学生对这类说明文体的文章不感兴趣;设置蓄念,通過课件“噼里啪啦”放鞭炮,学生就很好奇,今天的课老师为什么营造过年的气氛呢?然后说:“今天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我们要走进千家万户,看看他们门上贴了哪些春联,赶快找找吧!看谁找得多?”学生读文,开始找。学生找到后。接着设悬念,这些对联是哪一类型,你给他们找好朋友吧!学生又忙着分类型……就这样,根据学情设置一个个悬念,让学生始终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好地掌握了“对联”中的相关知识,还兴趣浓厚,记忆深刻。
三、设置在课堂教学的结尾------留味结尾,强化效果。
在结束本课时,点出本节课与下节课知识结合点而设置悬念,让学生知道下节课还有更新奇的知识要讲,可以诱发学生关注和渴望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想知道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自发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强化理解。另外,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或疑问听课,比不预习就听课所得到的效果好的多。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课时,课程结束时进行复习:“海上凶神”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怪病呢?学生答到:是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最后全身出血,人就会死去。这种病这么可怕,哥伦布和他的队友在这次航行中有没有遇到“海上凶神”呢?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在学了课文前半部分后,本来就对“海上凶神”这种可怕的病感到恐惧,心似乎都缩作一团,自然对哥伦布和他的队友到底得没得这种怪病特别关心,从心里盼着别得这样的病。所以自觉地开始学习后文,还联系前文,思考产生新的感想,主动在同学间交流。这样在结束旧课时,把学生的心“悬”了起来。学生就会带着这种欲望,预习新知,无需教师强调,学生主动坐到了温故而知新。
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中善于根据各种情况设置悬念,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能随着教师的牵引而认真思考,主动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走进这样一种美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