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1-12-13 09:52王艳霞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课政治

摘要:如何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将中国故事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教材选择适宜的中国故事,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既可以为思政课提供教学素材和价值引领,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讲好中国故事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形式和载体。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中国故事之中,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入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这一着力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书育人,端正授课导向,回应社会现实,讲出中国故事的思想性、知识性和生动性、针对性。在思政课堂上,讲好党的初心使命的故事,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跟党走,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追求。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授课过程中經常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热情满怀、激情四射,但学生却是毫无兴趣、甚至是抵触,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不抬头,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故事,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讲故事方法,实现“讲故事”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讲事实”与“讲原因”有机结合、“教师讲”与“学生讲”有机结合,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丰富的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源头活水: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好新时代的故事等等。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通过把有血有肉的中国故事讲得精彩、讲得生动,通过讲中国故事,挖掘故事中蕴藏的精神特质,能够达到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感召学生的目的,让大学生从中国故事中受到鼓舞,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这也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

二、结合教材内容选用中国故事

高校思想政治课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选好中国故事。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从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中选取适宜的故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总结和梳理出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与中国故事精心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教学中在讲述理想信念时,可以选取具有一些反映中华民族命运和希望的真实故事,通过故事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选用讲述长征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可以选用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国家人民的忠诚不渝;《改革开放史》课的讲述中,可以通过讲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系列中国故事,让同学们理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故事,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党确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是正确的,也可以让同学们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通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文化的自信,树立起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抗疫故事让同学们领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时,可以讲述《一袋干粮》的故事、《半条棉被》的故事,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容时,可以讲述《焦裕禄的故事》、《王进喜的故事》,在讲授改革开放时期可以讲述《小岗村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故事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变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在理论授课时,教师通过讲述英雄的故事、先进的典型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课堂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发挥中国故事的价值导向效应,增强教学效果。

三、以实践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参与讲中国故事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教师讲,也需要学生的加入。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向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就是在思想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教学,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讲好中国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讲述、翻转课堂、讨论、辩论、案例评析等形式讲中国故事。在校内实践中,可就依托校宣传部、校团委、学生会、各社团在重要的纪念性节日和重要的纪念日通过演讲比赛、情景剧、微电影、辩论赛等形式,参与讲述中国故事。例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通过讲述、情景剧、微电影等形式讲述党的故事包括建党的故事、长征的故事、各种战役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精准扶贫的故事,可以使同学们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社会制度,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而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意义深远的伟大转折,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讲述精准扶贫的故事,抗疫中“最美逆行者”的故事理解我们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使高校学生牢固树立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倾听者变成参与者、主动阐释者,这一角色的转换,使广大青年学生明确自身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自觉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新时代的青年。

中国故事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故事,通过双向、多维的情感激发,真正激发学生的认同力、感知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洪涛 董碧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中国故事》[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2月

[2]陈兰芝 仇永年《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底蕴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05期

[3]刘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和对策探究》[J]新西部2018年第20期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蒙古马精神融内蒙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号:NJDRW2020。

作者简介:王艳霞(1971.09—),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课政治
办公室政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