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梦婕
巡航于7202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微风轻拂,海浪悠游地荡开波澜。然而,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盛王森丝毫不敢松懈。当救援信号响起时,他要第一时间冲进驾驶舱,带着船员朝着汹涌的风暴中心全速前进,救援遇险船只。
今年38岁的盛王森,是东海救助船队中最年轻的船长。从事救援工作17年的他,见证着我国海上救助打捞能力的巨变。
1951年,中国海上救助打捞事业蹒跚起步,救援队要同时兼顾生命财产救助和沉船沉物打捞任务。在一起280人遇难的特大海难事故后,2003年,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进行救捞分开的专业化改革,形成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救捞格局。
随着北海、东海、南海救助局成立,盛王森成为第一批加入海上救助船只的成员。
東海救助局救助辖区贯通江苏、浙江、福建、上海三省一市,南北主航线过往船舶密集,季节性气象和海况明显。盛王森常年驻守在长江口区和舟山水域,执行了上百起急难险重的救助任务。
2018年支援长江口附近发生碰撞的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是盛王森至今接到过的最危险任务。当时,13.6万吨凝析油不断外溢,加上事故海域风急浪高,全船陷入一片火海。
为了浇灭船体生活区范围内的大火,他和船员制定详细方案,全力奋战了整整8天,眼看火势即将得到控制,油船突然发生爆燃,火焰迅速蹿升,浓烟四散弥漫。巨大的震荡伴着灼烧感和刺鼻气味,让30米外作业的救助船员头疼恶心、眼睛刺痛。盛王森戴着防毒面罩,继续用嘶哑的喉咙向大副和水手发出指令,最终历经26个昼夜的顽强抗争,全船圆满完成了救助任务。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中国救捞队代代传承的精神。盛王森刚做水手时,认为实践这句话只需要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命劲儿。然而,一次台风救援后,盛王森看到一位老水手在偷偷抹泪,聊过才知道他是退休前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想起多年的舍身历险,实在情难自已。老水手告诉盛王森,要当好一位救助船员,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更多。
当初和盛王森一起进入救助队的船员,如今只剩下俩人。每每经历过危急的救援,总会有人因为害怕而选择离开,但依然会有人坚守。他渐渐明白,“坚守下来靠的不是勇气,而是信念—一定可以圆满完成救助任务的信念”。盛王森坦言,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要学会冷静分析面临的困境,用技术把风险降低到可控程度,确保自己和救助对象都能平安归来。”
盛王森相信理智可以战胜恐惧,相信自己多年的历练和经验。12年前,一个获救人员曾对盛王森说:“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替我的家人感谢你。”这句话,一直支撑着他。从那一刻开始,他意识到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9年,凭借着出色的救助工作业绩,盛王森捧回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唯一一艘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相结合的船舶上,他和大家一起革新技术,每多一项发明,就会给被救助者带去更多生的希望。
面对船舶大型化、运输货物种类多样化和海洋石油勘探深海开发的发展趋势,海洋救助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盛王森对于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新一代船员会接过自己手中的船舵,助推救助事业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