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孟山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早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在讲故事的意义上而言,国际传播的世界竞争实际上是国家间讲故事的比赛,比的是谁有能力讲故事,谁有能力讲好故事,谁能让别人听到故事,谁能让别人愿意听你讲的故事,谁能让别人认可你讲的故事。
就中国故事的讲述而言,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中国版中国故事”与“西方版中国故事”的竞争。国际传播中的讲故事是一种重要定义权,通过讲故事,完成“我者”与“他者”的区隔,以及对“他者”的形象建构。在这个意义上讲,国际传播争夺的是一种定义权,向世界定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标签化国际形象,将“他者”按照自己的认知框架和话语结构来定义其传播形象。长期以来,“西方版中国故事”占据着国际传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舆论中发挥着强大影响力,从“满大人”到“中国龙”,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锐实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媒体总是在涉及中国的议题上力争抢占国际话语主导权,进而塑造国际舆论场上的中国形象。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能期待“西方版中国故事”會有迅速转变,而是应该着力推动“中国版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向世界更多地传播中国,让世界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与理解中国。我们进行国际传播的基本诉求是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了解而不误解中国,正视而不臆测中国,平复中国在实践层面与象征层面、“西方版中国故事”和“中国版中国故事”之间的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上的落差。
这首先取决于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推出让国际社会接受和相信的“中国版中国故事”。“中国版中国故事”是一个宏阔的战略传播体系,需要拆解成具体的战术执行框架,至少可以分为“中国政治故事”“中国经济故事”和“中国文化故事”。“中国政治故事”着重在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是国际政治合作者,是国际秩序守护者;“中国经济故事”着重在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是世界经济贡献者,是世界贸易分享者;“中国文化故事”着重在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是文化多元支持者,是文明多样倡导者。“中国政治故事”要让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行性,“中国经济故事”要让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和代价,“中国文化故事”要让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包容性。
通过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际社会体认到“西方版中国故事”的缺憾、缺陷及其谬误。通过“中国版中国故事”矫正西方传播力量中的不适当和不恰当报道,特别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报道,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媒体因其长期处于国际舆论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其他力量相当的非西方媒体能够矫正其中的偏见,无法形成国际舆论意义上的故事竞争。“客观而公正”的国际传播的故事竞争,需要传播力量不至于太过悬殊的国际媒体生态。惟其如此,才不至于有某一方的意见垄断性影响国际社会,而“中国版中国故事”就是形成健康国际传播局面的矫正力量和竞争力量。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为中国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这是主流媒体的历史机遇,必须增强底气、鼓起士气,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要靠“中国版中国故事”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识、认知和认可,从而改变西方媒体视界下的中国形象。不仅如此,在国际传播的场景中,未来还有“中国版世界故事”与“西方版世界故事”的竞争。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