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投
今天,我们来讲讲可转债的3种盈利方式。可转债的3种盈利方式分别是打新、持有至到期、低买高卖。顺便一提,强赎或者回售不是咱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哟。
打新就是申购新上市的可转债。
一般来说,可转债发行会经过4个流程: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通过→证监会发审通过→证监会核准批文。
走完这4个流程,公司就可以正式发行可转债了。
所以,我们通过分析正处于不同阶段的公司,就可以预估大概有多少新债发行。
目前,已经拿到证监会批文的公司一共有25家,已经在证监会发审通过的公司共11家,此外还有155家公司的发债计划已经通过了股东大会的审批。所以,从这些数据来看,下半年的新债数量应该不少。
申购新债没有资金门槛,也没有持仓门槛,只要你开通了股票账户,就可以申购新债。
由于中签率是全随机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申购时间。中签后48小时,券商就会通过APP内提醒、短信通知等多种手段,通知你中签了,节假日时,会顺延到交易日通知。
中签之后,券商会自动从你的账户里扣钱,中一签就扣1000,中两签就扣两千。
在完成交款之后,就要耐心等待转债上市了。这个过程最长要90多天,最短只要十几天,不过平均时间一般都在15-30天。
上市当天,就可以卖出可转债获利了。根据转债受市场追捧程度的不同,上市转债的涨幅也不一定,一般来说一签转债的收益会在几十到300多元不等。
打新是一种市场套利政策,上市当天卖出,可以提升资金的周转效率。
有的转债上市当天就是最高价,有的转债上市之后还会暴涨,但这些东西往往难以预测。如果你钱多,并且这笔钱2-3年没有别的用途的话,中签的新债也可以拿在手里,谋求最大收益;如果钱不多,那最好上市首日卖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想要提高中签率,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亲属的身份证多开几个账户,一起申购。不过有言论传出要监管多账户打新,虽然没有具体的政策,但可能也是一个信号,多账户打新的小伙伴们,且打且珍惜吧。
转债本质上还是一张债券,每年都会有它的利息,持有到期就可以收获本金与利息,这是转债持有者在应对极端状况时的防守手段。
可转债身为债券的利息很低,大部分只有一年期定存的水平,如果转债持有到期,收益通常会比较少。
在一些极端条件下,股市长熊,可转债的价格也抬不起头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持有转债到期,等到上市公司返本付息,这是极端条件下的一种保本策略。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另一个小知识——可转债的纯债价值,即把可转债完全当成一张债券时的价值。一般来说,可转债的价格很难跌破纯债价值的附近。
而评估纯债价值,可以通过下面这4个维度来计算:可转债的利息、可转债的剩余时间、可转债的评级、同评级同期限的企业债券收益率。
由于计算起来比较复杂,所以具体的公式小编就不放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东方财富网查看转债的纯债价值。
这个说起来最简单, 但操作起来最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在可转债便宜的时候买入,在价格上涨后卖出。
一般来说,可转债低买高卖,主要可分为两个策略。
1、低价策略
挑选现价低于100元,或者现价低于转债纯债价值的转债,湊成一个10到20只转债的组合。如果能够筛选出来的转债太多,还可以通过评级等一些其他手段过滤。
这个策略的优点就是非常抗跌,因为转债是有债券属性的,以极低的价格买入,即便是持有到期,也能产生一定的收益。
如果在持有的期间转债对应的正股股价暴涨,转债的价格也会飙升。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2019年年初的“模塑转债”,属于低价范畴,后来正股被爆炒,转债的价格也被一路拉到了200多元。
但以当前的市场来看,低价策略基本无法施行,因为转债市场整体的价格已经涨得很高了,根本就挑选不出来能够凑齐一个组合的转债。
2、轮动策略
根据转债的到期收益、转股价值、剩余年限、现价等多种因素综合评估,制定一个组合,定期剔除不符合规则的转债,纳入新的转债,轮动套利。
到期收益越高越好,转股价值越高越好,剩余年限越短越好,现价越低越好。
由于这个策略存在一定的风险,转债当前市场的价格也比较高,小编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真正对这个策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根据小编上面提到的几个条款,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调整不同属性在转债组合当中的权重。
这个策略的优势在于,根据这个策略选出的转债,更容易被正股的上涨而带动,从而实现上涨。但为了追求上涨,这个策略会舍弃掉一些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