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姿态,更显分量

2021-12-13 01:59思扬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9期
关键词:校工谭鑫培泰斗

思扬

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谦虚的头

袁隆平说过这样一番话:“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覺。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他在各种场合都保持着普普通通的本色,总是那么随性,那么率真。也正是这种低姿态,凸显出他的崇高品格,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明星。易中天曾在一次媒体举办的活动中对袁隆平进行过采访,对话结束后他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一个人越是有分量,就越是平易谦和。喜欢摆谱的,一定不怎么样。”

自古以来,真正有分量的人,大都具有低姿态的特点。

被称为饱学博知、一代大儒的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授课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竟然是“这个我不懂”。在常人心目中,“我不懂”三个字不可能与大师沾边,即便真的不懂,也不会公开表露。但王国维却毫不掩饰,当众坦承“我不懂”。这既是实事求是,更是一种大师风范。愈是知识丰富的人愈知道学无止境,愈是温和谦逊,愈能探求不止以完善自我。反之,则会不懂装懂,或来一番糊弄。

低姿态的人,总是谨言慎行,让人感到随和而又亲近。有一年,北大新生入学,有位男生携带了很重的行李,走进偌大的燕园,简直找不到北。这时,他看到了一位校工模样的老人,就把行李往老人身边一放,说:“大爷,麻烦您帮忙照看一会儿。”说完男生就自己报到去了。老人就一直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守着。9月初的北京天气仍很热,一位学生见老人满头大汗,想要替他照看,可老人不同意:“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就找不着了。”过了许久,男生才赶回来。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男生惊讶地发现,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校工”,竟是副校长季羡林,顿时感动万分。

季羡林有很多令人仰慕的称号,但他却对这些不感兴趣。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他公开提出:“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正因为他不以学界的“大腕”自居,所以才那么平易近人,甚至不顾炎热给新生照看行李。

有一次,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戏院演出《战长沙》,他扮演的黄忠下场时,照例要耍大刀。收式时,他先将刀迎面拖过,复又横刀折回。此时,台下有一位观众大喝倒彩,谭鑫培感到十分惊讶。散戏后,谭鑫培未及卸妆,便亲自恭恭敬敬地将这位观众请至后台,向其讨教。该观众将喝倒彩的原因说破:“骑马耍刀,迎面拖过,应该平举折回,若由下面折刀,马头岂不被砍掉了?”谭先生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称谢不已。谭先生的低姿态,正是他艺术炉火纯青的原因之一。

这些名人的低姿态,无不凸显出他们的大家风范。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宽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越是有分量的人,越能放低姿态。低姿态不是装模作样,表面谦虚,而是有自知之明,懂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低姿态的人不是与世隔绝,或者性格孤僻,而是在社会交往中保持真正的自我,使自己不迷失方向。一般人在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或者在某个方面比别人高出一筹时,往往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而且有大肆张扬的毛病。而低姿态的人,往往是深藏不露的,不会因为自己有强于别人的地方而显摆。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正是这种低姿态的写照。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校工谭鑫培泰斗
茶食泰斗老婆饼
谭鑫培的“妙招”
“三绝”儒医,百岁泰斗——记百岁中医泰斗李克光
蔡元培给校工行礼
蔡元培给校工行礼
谭鑫培的“妙招”
谭鑫培带头起哄
谭鑫培带头起哄
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工”探索
——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兵学泰斗”——蒋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