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飞明
(福建省新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300)
随着公路建设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不断发展,计量支付工作已经贯穿到公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所谓计量是指按照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方法和合同条款的规定,对承包人符合要求的已完工程的实际数量所进行的测量、计算、核查和确认的过程;支付是指根据所确认的工程量按照合同单价通过计量支付报表计算出金额,出具证明提请业主,由业主付给承包人的款项[1]。因此,通过计量支付业主可以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公路建设中各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质检资料、违约情况等。由此可见,计量支付是施工合同中经济关系全面实现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但由于计量支付数据多、规则细、涉及业务面广,其实施难度不断加大,致使在当前的计量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2]。
按照管理要求质量评定分部分项划分应从设计理念、计量单元等综合方面考虑,但现场实际操作质量划分与计量划分分开进行,导致质量评定与计量支付出现“一对多,多对一”的问题,施工单位附件对应难,收集难,监理业主过程审核难。
计量周期较短,前置条件多,需要短时间统计出进度完成且质量检验合格节点方可开展计量工作,工作量较大,平时还需有意识的将有关资料收集整理,建立如进度、质量、安全审查情况台账,工作繁复,对人员专业能力要求高。
计量支付工作技术含量高,审核数据量大,但过程管理数据透明度低,审核人员必须熟悉计量支付管理办法和业务部门相关规定,及时了解现场施工动态,工作复杂,人工审核难度高,过程难免出现纰漏,导致超计量现象频频发生。计量完成后相关附属文件又分散保存,致使审计时材料重新收集整理难度大,耗时长。
传统计量支付由施工方录入本期计量工程量,上报监理、业主进行审核,业主需对上报的工程量进行审核,但业主更关心的是本期计量的数量现场是否已真实完成,且质量是否合格(质检资料是否完成且齐全),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技术种类多,施工复杂,资金链断裂会使整个项目受到影响,因此,有些单位并没有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量,而是根据主观意识来判定是否支付相应的款项,这其中掺杂的不可控因素太多,难以确保计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自动计量则融合了项目管理思想,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现场进度完成情况(进度系统)与质量检验情况(质检系统)自动判断计量条件,筛查出可计量节点并推送至计量系统中,并根据进度完成比例为依据自动计算出当前可计量比例或可计量数量,一次性批量生成本期计量单,达到进度、质量、费用三方总体管控的效果(如图1所示)。
现场技术员通过移动掌上端快速完成现场施工进度登记(含工程量及金额产值),上传数据及相关证明材料;系统根据登记情况自动向相关质检人员发送质检工作任务。
根据现场进度数据及质检数据情况自动判别计量条件,并上报反馈结果至监理,业主方对上报的现场进度及质量情况审核确认。
系统根据审核结果,自动推送符合计量条件工程部位台账;施工方通过勾选相关台账一键生成当期计量支付数据。
自动计量对计量工作进度前置条件控制,即要进行计量时,前提是现场已经完成了实体结构物的施工或某项工作,且质量合格,质量合格体现在质检资料完成,从项目的总控管理角度出发,融合进度、质检、计量等业务,聚焦管理行为流程化,通过以计量支付作为“总控开关”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的约束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过程的进度、质量、文明施工管理。
自动计量体系利用统一的WBS结构(即: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把项目工作按工序或作业任务分解成最小控制单元。)划分模板,对项目进行分解,并通过WBS结构树分解合同工程量清单至各单位工程的最小控制单元分项工程,形成0号工程量清单台帐,同时结合中间计量、工程变更、工程索赔、工程预付款等管理,保证工程计量的精确、科学、系统、规范、完整[3]。体系完全根据计量支付的规范标准,根据管理职能设置不同的职责权限,实现施工、监理、业主的分级审批管控。同时,通过数据的实时共享,该体系可实现业务的一体化和集成化管理,协调统一计量支付全过程(如图2所示)。
3.1.1 建立统一的工程结构体系
自动计量体系的实施需要建立统一的工程结构体系,可通过WBS结构划分模板。一方面可将合同工程量清单等信息分解到结构树中,在发生变更时也可将信息更新到结构体系中,方便承包商、监理、业主业务的快速定位及审批,以及减轻业主后期计量支付复核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结构树,可将计量支付信息与质量、进度相关联,通过质保文件等质量信息来支撑工程计量的质量保证,同时可将计量信息反馈在工程结构中,展示工程实体进度并辅助进度管理。
3.1.2 规范业务权限及流程控制
自动计量体系通过施工、监理、业主三方的职责划分,实现对计量支付业务的完整闭环流程控制。三方建立在统一数据基础上,共享业务信息,通过域的划分、权限配置以及流程配置,能根据具体的标准规范和业务逻辑采用不同管理方法,比如清单审批、中间计量审批、变更申请、奖罚金管理等。明确的业务权限划分和流程控制,能使该体系管理清晰,业务处理高效准确,同时方便对计量支付全过程的监督。
3.1.3 构建完善全面的基础业务
计量支付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资金控制的核心,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手段,关系着建设单位和和承包单位的经济利益,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系统立足于工程需要,全面分析计量支付管理过程中各细分业务,保证满足实际工程中复杂的工程量计算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调差、工程变更、预付款管理等基础业务,形成完整的业务体系。同时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提示,能自动对用户输入数据进行判别,提供勘误和超漏记提示等功能,对关键数据进行标记提示,最大程度的保证计量准确,同时也减轻用户作业量。
3.1.4 保证业务集成及系统可扩展
自动计量体系建立在统一数据库上,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数据格式是体系建立的基础,不同业务之间共用和共同存储基础数据,实现数据互通互联及业务串联。同时,体系注重数据的连续性,在前期计量业务处理时就考虑到后期的复核以及结算、决算等业务。计量以工程质量合格为基础,关联查看相应质量保证资料;同时,将过程费用与项目预算相关联,可及时了解预算与实际投资偏差。在满足计量支付基础业务前提下,体系更兼顾工程管理的总体要求,注重计量与质量、进度、费用、合同等控制的关联。
本文选取苏平路(坛西大道至环岛西路段)作为自动计量体系的应用实例。该项目建设规模包含苏平路(坛西大道至环岛西路段)、镇镇有干线ZX1608通石牌洋支线改造段。项目路线全长为1.679 km,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道路总宽度为50 m,设计速度为60 km/h。镇镇有干线ZX1608通石牌洋支线改造段长度为0.177 km,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兼城市支路,道路总宽度为24 m,设计速度为40 km/h。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绿化工程、管线工程、路灯照明工程。
项目通过将0号台账分解在WBS结构的紧密结合方式,控制计量业务的开展(如图3所示)。系统通过后台共用WBS结构树将0号台账与质检分部分项划分建立关联关系,在用户新增计量单时自动判断该节点是否完成,质检资料是否填写完成,未完成的节点弹出提示不允许新增计量,已完成的节点自动核算计量数量为全部数量。为满足非固定结构类型计量情况,系统内置模板划分出自动计量节点,与非自动计量节点,非自动计量节点由用户自行登记本期计量数量。由于自动计量节点已做质检资料完成情况判断,故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可以自动跳过自动计量节点审核,只进行非自动计量节点的计量单审核,大大减少了审核的工作量,将审核自动化。同时系统支持快速查看质检资料功能,在计量审核过程中可以直接实现线上查阅质检资料。
通过苏平路这一项目的实施,表明基于进度及质量管理的自动计量体系,不仅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业主、施工方、监理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全局管理。同时也避免因计量不及时和不准确导致工程经济损失或农民工工资支付滞后等现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计量支付贯穿于公路建设全过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业主向承包人支付报酬的法定方式,是工程建设各方的支撑点。自动计量通过信息化手段,将项目计量管理过程涉及的工作内容整理、整合、补齐传统计量的不足,提高计量工作效率;通过计量规范形成计量前置条件的清单化,过程管理自动化,实现计量数据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促成项目计量管理的标准化管控,保障计量工作的精准及有效性;以现场进度完成,且质量检验合格为基本,开展计量条件,有效扼制超前、超量计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超计量管控;通过现场进度驱动项目业务工作开展,推送质检、计量任务至对应岗位,及时开展相关工作,达到内外业管理高度同步,促进项目各部门协同管理。实践表明,基于进度及质量管理的自动计量体系在公路建设中不仅提升了计量效率,更是将进度、费用、质量融为一体,实现了全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