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子玄
近年来,桂林在促进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城乡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供应日益满足人民需要。桂林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著名的景观生态城市,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广西前沿。但是桂林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
桂林不但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华夏文明发展中,凝结着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它是古代建筑智慧的结晶。随着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桂林自然与人工资源相结合的宝贵财富也在遭受侵蚀。由于理论指导和基础研究薄弱,桂林城市规划和景观建设正陷入建设性破坏误区。因此,在全球城市化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探索桂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对桂林本身的城市建设,而且对岭南乃至中国的人居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浩如烟海的水乡文化的熏陶下,桂林乡村景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风貌,壮丽的山水风貌让人们牢牢记住桂林山水之美,即使没有去过桂林的人也在书本上对桂林山水的印象记忆犹新,这就是桂林乡村景观文化艺术的重要历史价值,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桂林乡村山水的独特性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景观文化中脱颖而出。桂林山水的风景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有美丽的山和清澈的水,以及美丽的洞穴和神奇的岩石。反映山和水的优美意境,深刻地创造了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国家来说,人们越来越渴望身边美丽的自然景观,渴望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韵味,渴望了解自己从未了解过的乡村美丽风景。因此,桂林乡村文化的独特性,为桂林景观设计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桂林的自然人文艺术魅力,使人们领略到桂林在中国山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直到现在,桂林山水的美仍然体现在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文人留下的美丽诗句,在不同时期成为桂林乡村景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中山水的写实印象和人与自然的对比,使桂林山水具有了人性化的特征。
桂林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再结合当下迅速发展的旅游业这一主导产业,各行各业快速得到了提升,进一步促进了桂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走廊两个黄金旅游带,包括风景观光、休闲度假、商务展览、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它进一步促进交通、贸易、物流、金融保险、邮政通信和租赁中介等行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联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促进就业、经济繁荣、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治区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借鉴桂林做法对丽江、湘江、桂江、紫江流域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全自治区已有10个县获得“自治区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称号。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率先通过“绿色食品(大米、水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
促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从财政政策、城乡规划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体化”进程中,有些人仍然认为,要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通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把农民转移到城市,让他们富裕起来。然而,通过总结桂林地区快速发展的经验可以发现,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要搬到城市,而是基于农村,将农业发展模型重建在科学合理的方法体系内,农民通过扩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扩大农产品生产经营。
首先,桂林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方面,景区内的政府机构全部搬迁到距老城区10公里以上的临桂新区,使老城区腾出一定的区域,让城市内的绿地和景观再现,与景区相匹配。另一方面,给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其次,对县域经济进行总体规划。政府将逐步加大在政务、区域情报战略、经济等领域的资源投入,使县域经济更加繁荣。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需要意识形态的更新,而且需要各种政策的更新。继续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必须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有效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生产,特别是对桂林、阳朔县,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政府应尽快探索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加强村民自我管理,才能充分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政府要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公共服务,努力改善民生,强化社会治理,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基层民主,增进农村和谐,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应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特别是在桂林偏远地区,要组织实施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落实城市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日常工作措施。健全城乡就业一体化体系,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职业技术力量,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管理制度。加大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桂林以城市振兴、生育、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综合生产力布局上,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城镇为轴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城乡二、三产业升级,同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快实施漓江建设规划,为湘江流域治理等完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完善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要建设一批蔬菜示范基地,重点推进林桂、凌川、燕山等两县一区城市“菜篮子”工程,促进城乡资源互动,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建立“一个村庄,一个产品”和专业特色乡镇。雁山区域、阳朔区域等具备条件的县域,可以依托特色农业基地、新农村建设、自然文化景观,大力拓展生态、旅游、休闲等农业综合开发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一体化,打造休闲旅游农业品牌,增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实力。重点围绕农村休闲旅游主题,开展农业四季旅游等精品建设。
加快桂林经济开发区建设,推动园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向高端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百亿元培育一批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和产业“小巨人”。加快建立桂林经济开发区,形成一个新发展模式的“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桂林国家高新区,推进县域特色产业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县域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开发一个集工业、贸易和物流为一体的重要城镇,以大农业为特色形成旅游休闲的著名城镇,促进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旅游作为城乡统筹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品牌产业,充分利用“景观+”、“旅游+”、“生态+”等产品,推动旅游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卫生保健、乡村旅游、休闲体验、购物消费等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综合旅游”新模式。
自国家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桂林进行了不懈探索,获得很多有益经验,也带动了全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发展。这些经验对于许多尚处于变革过程中的城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生态活力的桂林城乡发展,不仅是国家规划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桂林城乡发展同自然山水景观结合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