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林
(临洮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临洮 730500)
在我国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西北的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退耕还林是一个持续的长期性工程,需要科学的政策支持、合理的方案部署、有力的执行落实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只有在坚持不懈的持久努力下,西北山区退耕还林的所取得的显著成果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重政策补助,轻抚育管理的现象,部分退耕农户重政策补助,轻抚育管护,对退耕还林短期难以见到经济效益的纯生态林树种进行补植补造、抚育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重建设任务,轻质量效益的现象。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的落脚点是新造林的质量效益,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一些地方政府注重退耕还林建设任务面积的完成,而忽视了可持续经营退耕还林地林木资源,提高林分质量的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总体上比较脆弱,退耕还林成果难以取得大的经济效益,补助到期后,退耕户没有稳定生计来源,各级政府应按照《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坚决制止毁林复垦,并在合理区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经营,健全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对于一些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林分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严格禁止采伐利用,其他生态林有条件的采伐利用,可以择伐、间伐、渐伐等,提高退耕还林农户积极性和经济收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不反弹。
退耕还林战略实施以来,造林种草的总体面积逐渐扩大到上亿亩,所惠及到的农户也超过几千万户,所涉及到的农民人口数量达到上亿人。造林种草的规模大、范围比较分散,部分区域的人为活动又比较频繁,这就增加了对林草管护的难度。山林中的森林火灾、林草病虫害、对林草的人为破坏、偷盗、乱砍滥伐等现象时有发生,无法有效保障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对于人类生活来讲,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属于一个重要的载体。所以,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展开科学有效的保护,便是对人类自身的利益进行最为有效的维护。由于森林属于生态环境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内容,所以,人类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森林观念,不断提升自身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对此,建议在退耕还林之后,林草部门和森林警察大队相衔接,将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促使广大民众能够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使其能够自主约束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对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做出有效保护和监督。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注重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并且将这些制度和法律法规等严格落实到实处,逐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特别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必须要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以此来增强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另外,相关部门还应该注重做好森林管理工作,注重做好火灾预防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等,以此来保证林地取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对于西北广大农民群众来讲,在退耕还林之前,其经济收入来源以及经营模式一直较为单一,并且对山林资产的所有权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这使得林业发展一直不够顺畅,同时各种林业的管理机制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所以,在退耕还林之后,政府应该将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调整为能够和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模式,同时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地方资金问题,财政部门可以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来科学合理地建设各种各样的观光旅游场所。
林木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并增加大气中的氧气,这对维持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动态平衡、减少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应对退耕还林森林资源通过科学、有效的开发、经营管理和交易林业碳汇,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市场机制给生态生产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促进农民增收。
1.开展林业与农业相结合模式
林业与农业相结合需要注重两者的结合方式,对此,相关部门应注重引进国内外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借助退耕还林后与农业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多元化经营,同时还能逐步打造出一个能够与生态环境需求相匹配的模式,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例如,开展树木与各种草药混种模式,这种模式不但是实行退耕还林方针的一种具体做法,同时还能够切实有效地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森林来讲,其本身便属于一个天然的中草药宝库,目前我国很多林区都具备极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并且部分地区还有着种植中草药的传统,所以在退耕还林后实施林业与中草药相结合产业模式,属于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
2.开展林业与畜牧业相结合模式
在开展林业与畜牧业相结合模式时,还可以将一些生态型肉杂鸡以及鸟类当做这种模式的主要饲养品种,在相应的果园、林地以及草地当中进行放养,这些饲养品种的排泄物通常不会对相应的放养区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以被相应的植物当做肥料进行吸收利用。对于这种模式来讲,其可以改变人畜混居的落后习惯,可以有效防治禽流感等相应疾病的产生和传播,在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经济收益。
3.开展林业与旅游业结合模式
按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春华秋实、绿美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退耕还林与造景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以美丽乡村为重点,积极开展绿化美化工作。相应地区在退耕还林之后,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森林旅游开发工作。
4.开展退耕还林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模式
将退耕还林后续提升建设与经济林基地建设相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既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来推进,也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打造。按照农户意愿,着重培育栽植花椒、苹果、核桃、樱桃等特色经济树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1.合理安排种植资源,和谐发展
可以干预自然界各种生物,来调节发展林下产业,使它们相互影响,科学地进行能量转化。林下产业可以人为地大规模培养,通过研究相关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来将相关生物进行规划,种植需要适应当地环境,才能更好地与其他环境产物相呼应。地理环境和科学的规划计划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论证,才能更好地发展林业经济。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效应紧密相关,合理安排种植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科学运用复合系统,才能创造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稳定地提升农业发展。为了将林业、牧业、种植业合理的统一结合,我国相关部门需要通过退耕还林、封沙固土这两方面,大范围的人工种植树木。
2.注意产业效率,加强管理
首先,要在开发林下资源的过程中,完善管理制度,更好地保护林下资源。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林下产业商品链条化:一种是用林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入相关产品项目;另一种是多与相关大型公司合作。林下产业通过企业产品一起销售、扩大林下产品销售宽度范围等一系列商业化管理,加大经济价值。在林下现有资源进行摘采工作时,要当心产品的质量问题。在个体小商户接手该项目时,要科学引导、理清责权。其次,在选择承包该项目的经营者时要选择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并让承包者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对林下资源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以便让商品品质和其附加值得以提升,真正做到同时照顾生态环境与改善民生相互统一。
企业增加效益、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林业的持续发展,可以通过科学地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改善西北地区当前的林业发展形势。退耕还林后林业的开发,其根本目的是稳定林业资产和大自然生态,发挥自身系统功能,提升西北林业经济能力,实现林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