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孔英
会计信息造假失真问题由来已久,人们采用众多的手段和方法,却一直未能彻底根绝这一问题。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可以从健全内控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加强诚信建设,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体制机制,加大打击处罚力度等方面着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督促企业“不能造假”、“不敢造假”。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不愿造假”的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发展观、道德理念、行为准则,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思想道德价值理念上切断企业财务造假的根源。
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是指有关会计行为人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粉饰其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它将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造假失真行为包含造假的主体、造假的动机、造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危害等要素。
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企业都存在财务造假的问题。美国人自称讲究透明、专业、效率、诚信,美国的GAAP会计及查账制度自诩为典范,然而财务造假案例却屡见不鲜,包括施乐公司、安然公司等都曝出过财务造假的丑闻,各大公司的CEO和董事会、中介机构、银行、证券等相关人员互相默许、响应、配合,达到财务造假的目的。不仅是美国的企业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问题,其他国家的企业财务造假问题也很严重。
我国也存在会计信息造假失真问题,特别是上市公司,出现了一系列造假丑闻,被曝出的财务造假案数量不断增加,仅2012年一年就高达24件。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众多,难免良莠不齐,信息披露违规甚至财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2018年底,康美药业被曝出300亿元财务造假。2019年7月,作为我国新型复合材料行业领军者的康得新被曝出100亿元财务造假。2019年至2020年,有近50家上市公司及其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因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非上市公司(企业)中也存在着会计信息造假失真。会计信息造假失真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为了逃避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或者争取得到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虚报利润;另一种是为了小集体利益或者逃避税收,企业蓄意瞒报、截留利润。
会计信息造假失真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核算制度的调整变化,新的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而且手段翻新花样繁多,识别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议题。
世界各国对防范会计信息造假失真问题都非常重视,在会计制度、法制建设、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政府监管、审计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企业财务造假,但企业受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目的的驱使,财务造假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防不胜防,防范会计信息造假失真问题一直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个难题。
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干扰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引起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并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给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本市场有序发展都有很大的危害性。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内控、公司治理、制度法制建设、监管、审计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诚信社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财会信息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营商环境的“检测剂”,是社会信用的“试金石”。没有高质量的财会信息支持,就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难以改善营商环境、树立诚信形象。特别是随着“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财会信息不仅关乎信用程度,而且关乎全球声誉和国家形象。
财务会计工作的表现形式多为数据和报表,但其反映的精髓实质是经营活动、经济交易、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与资金、资本、资产、资源密切关联。同时,财务会计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支撑,都要依靠财务会计工作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管理漏洞和腐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都和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有关。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对维护经济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造假失真问题,在防范企业财务造假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把假数据、假报表如同假药、假酒等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一样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确保发展质量、营商环境、社会诚信建立在真实准确的信息数据支撑之上。
1.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明确和规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和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保全企业资产具有重要作用。内部控制制度能加强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和监督,企业各项经济问题都会在会计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和体现,内部控制制度对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持续开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分析监测,完善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不断发挥内部控制的“防火墙”作用。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要求一切进入会计系统的交易与事项的原始数据必须真实合法,报表形成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准则要求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但是,许多交易、事项本身并不产生于会计系统,因此,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对保证会计行为的合法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防止财务造假的一道重要防线。建立经常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设立企业审计委员会,具备一支业务素质高、精明干练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强化企业审计委员会监督作用,提升其地位,增强其专业能力。同时还要规范有效开展内控审计,将企业内控体系审计纳入内部审计重点工作任务,围绕企业内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制度制定和执行、授权审批控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等开展监督,倒查企业内控体系设计和运行缺陷。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合并报表范围调整、期初数大额调整、收入确认、减值计提等会计核算事项,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加大对成本费用、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金”、资金集中、人工成本等管控情况工作的审计力度。
3.诚信建设。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离不开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为此,要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共享。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严重违法失信会计人员黑名单管理办法》,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信用档案管理系统,按照会计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责任人员联合惩戒备忘录要求,发挥国家信用平台综合治理、联合惩戒协同作用,督促和指导会计人员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1.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来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往往都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董事长往往就是大股东本人,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大都由与大股东关系密切者担任,监事任命、职位升迁、薪酬待遇都由董事长、总经理说了算,监事会很难做出独立的判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大股东和经营者往往处于软约束状态,大股东是真正的经营者,经营者不过是按大股东意志行事的执行官。众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实际策划者、受益者都是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而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往往都无奈地被操纵,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制衡流于形式,导致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失效,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提供了机会。资本市场一连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都与大股东有关,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财务造假等方式转移资产、获取不正当利益,欺骗中小投资者,损害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国有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公司的高层领导基本上是由政府部门任命的,董事会一般由公司高层领导、独立董事、职工董事(一般是工会主席)等组成,也要避免“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一方面,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不应局限于政府官员,应该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社会选拔的方式,如社会贤达人士、成功的民营企业家等;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也称外部董事)、职工董事的作用,而工会要成为独立于企业管理层、能真正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
2.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措施建议。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从公司治理体制机制上防范企业财务造假。
监事会应独立于董事会和经理层之外,负责检查公司财务,对公司董事、经理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国有公司通过政府派出稽查特派员等制度,加强对公司董事会、管理层的监督。监事会一方面要避免被公司架空,难以从公司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绝不能和公司其他内部人员合谋,必须做到公正无私,认真履职尽责,对公司存在的问题严加追究。对公司管理层,则可以考虑通过持股、股票期权等激励手段,将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和股东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避免传统年薪报酬下的管理人员财务上的短期行为。
为了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独立董事也称外部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1/3以上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一是要独立于大股东,成为中小股东利益的捍卫者,二是要独立于经营者,成为全体股东利益的捍卫者。独立董事不能只充当撑门面、当顾问的角色,必须切实行使自己的职权、履行自己的责任,要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行使监督权、审核权。如果公司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独立董事没有阻止、披露或举报,就要负相应的责任。
要建立由广大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机制,使独立董事更多地关注中小股东的利益和权益。建立独立董事的绩效考评制度,增强独立董事的责任感、使命感,使独立董事制度在改善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上发挥积极、卓有成效的作用。
3.规范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必须规范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和法律责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要履行诚信义务,切实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要依法依规运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忠实勤勉履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建立董事会与投资者良好的沟通机制,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
1.会计准则、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发展,会计准则、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完善之中。在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面临着经济转轨带来的难题,因产权问题和改制不彻底造成关联交易泛滥。关联交易变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法宝,比如康得新财务造假案就是通过自己的关联方虚构业务、虚构账款。
会计制度同任何制度一样都具有局限性,会计准则所固有的估计和专业判断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中,只要存在估计和判断的领域,就存在被利用来进行利润操纵和调节资产的可能性,就可能引发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方面,还存在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片断强调与国际接轨,一味照搬照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的问题。
2.完善会计规范、会计制度的措施建议。必须加快深化会计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我国先后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这些法规和制度的执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抑制了会计蓄意造假的现象。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事,遵守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原则等,按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按照统一的口径编制会计报表,得出有关财务指标数据。
会计制度既是生成会计信息、实行会计监督的基本依据,更是党和国家财经纪律在会计领域的具体体现。为此,要持续推进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及时解决新技术、新业态等衍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业务指导和宣传培训。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进一步突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主体责任。尽量减少会计制度的“真空”地带,确保高级管理人员估计的合理性,降低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减少会计选择的空间,特别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尽可能统一、明确,减少利润造假的合法空间。以提升透明度为目标,优化规则体系,督促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标准,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还要加强财务报告中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1.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的问题。审计的作用是督促企业遵守会计规范,确保会计估计的合理性,降低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性。目前我国中介机构的审计质量不容乐观,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司公司串通舞弊的事件屡有发生,在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案中,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因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不高,风险意识淡薄,就难以担当起经济警察的重任。
2.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建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性、公正性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建设的工作必须加强。为此,要加强政策指导,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在质量控制、人员调配、财务管理、业务承担、技术标准等方面实现统一管理,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审核和审阅等鉴证业务,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提升专业胜任能力,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勤勉尽责。
3.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要建立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的机构和队伍,这些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监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防止竞相压价、回扣等市场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要加强日常监管,研究制定事务所业务报备、质量评估、分类管理、综合排名等办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要求,重点强化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增强行政监管的威慑力、协同力。
4.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制建设、诚信建设。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快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管理办法》和有关执业规则,提高违法成本,树立法律权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注册会计师的立业之本。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建设,提升行业公信力。通过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积极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制建设、制度建设、诚信建设,使注册会计师在防范企业财务造假上发挥重要作用。
1.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者的处罚打击力度。政府执法部门包括证监会、财政、税收、审计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者的打击力度,提高造假成本和造假者的风险,加重对造假者和协助造假者的处罚。企业是否会选择财务造假,主要还是看造假成本的高低。当财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是遏制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
2019-2020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康得新等22家公司立案调查,做出行政处罚决定296件,罚没款收入41.83亿元,市场禁入66人。康得新被暂停上市,实际控制人钟玉因涉嫌犯罪被逮捕,主要责任人钟玉、王瑜、张丽雄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马兴田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21名责任人员被处以罚款,6名主要责任人被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加强法制建设,营造造假的高风险环境。《会计法》和《证券法》的修订在法律层面为财务会计行为合法合规性提供了法律保障。《会计法》(2017年修订)明确规定,对提供虚假财务会计信息、隐匿或者故意销毁账证表、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新修订的《证券法》大幅强化了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从最高可处罚6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1 000万元人民币,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承担连带责任,处罚金额从业务收入的5倍提高到10倍。
加大对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协作,实现涉刑案件快速移送、快速查办,严厉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完善违法违规行为认定规则,办理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案件时注意区分上市公司责任、股东责任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个人责任,对涉案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一并查处,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依法采取暂停、撤销、吊销业务或从业资格等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法律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威慑力,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者的处罚打击力度,提高造假成本和造假者的风险,营造造假的高风险环境,让企业和相关机构、人员“不敢造假”。
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思想决定行为,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一个以公正平等、诚信敬业作为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就不会去弄虚作假,相反,一个惟利是图、一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企业,必然会投机取巧、不择手段造假做假。可见,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对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财务造假现象的出现,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受西方资本主义惟利是图、一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腐朽思想的影响,某些企业的价值观、道德理念、行为准则发生了扭曲和变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违规违法。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好的东西应该学习、借鉴,糟粕的东西要坚决予以摒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
企业财务造假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价值观、道德理念、行为准则出了偏差。因此,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目标愿景、价值理念、行为准则、道德风貌进行改造、提高、升华,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坚决纠正。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促进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奋发有为,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必然造就英雄的人物、英雄的事迹。当今中国,涌现出华为、联想、海尔、吉利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中国铝业集团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他们把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结合起来,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面对美国等霸权主义国家的排挤、打压,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斗争,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他们把企业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在国家、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征途中,为国家、民族多做贡献而获得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价值。
华为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的精神,熔炼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支撑他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潮流中砥砺奋进。这样境界的企业是不可能去造假的,和他们比较起来,那些为一己私利而去搞财务造假的企业只能羞愧得无地自容。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财务“不愿造假”的问题,必须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企业,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道德风貌、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思想道德、价值理念上切断企业财务造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