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块链技术在高职院校审计中的运用

2021-12-13 03:55:54王卫华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区块交易

王卫华

区块链技术作为四大新兴科技之一,最早被运用于金融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审计工作中得到了极大重视,高职院校积极运用此项技术帮助自身完善审计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最早是将比特币当作技术平台来构建的一种体系。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每位参与者被作为节点进行数据存储。随着数据的记录形成各个区块,每个区块中涉及的交易会被全网广播,用以通知全部参与者进行交易的记录,参与者对区块的信息进行确认后才能够链接主链。由此不断循环,其构成的链状结构被称为“区块链”。区块链中涉及的交易均不用第三方机构介入,交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同时也保证了交易数据的公开与透明。区块链技术结合诸多不同学科包括经济学与密码学等,同时整合了新兴网络技术,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形成了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有五种基本特征:一是去中心化;二是公开透明;三是不可篡改性;四是匿名性;五是自治性。以上五种特征极大地确保了区块链中数据的安全,保障了交易公平。区块链技术具有特定的工作机制,其一是时间戳记机制,其二是共识机制,其三是梅克尔树机制,其四是数位化机制,四种不同的工作机制共同组成了区块链技术并帮助该技术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二、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意义

(一)实时审计

在区块链系统中,高职院校审计人员通过网络技术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对高职院校开办的活动实行远程监督并对其审查,从而有效节约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高校每笔交易产生的数据会被实时传输至区块链上,每个节点上的交易数据只有在其它节点全部验证无误之后,才能被判定有效,再将其链接到区块链中。而没有通过验证的数据则被判定为错误数据,被拒绝链接。同时,每一个区块上都会带有各自的时间戳记以记录数据传输时间,这样,一旦信息遭到篡改,就会留下修改的痕迹。相关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区块链严密监控高校经济活动,使数据的真实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二)持续审计

在区块链系统中,审计的全部过程和审计结果被完整地存储在信息网络中。在高职院校进行新的审计活动时,可以查询之前的审计信息,将其和本次数据进行对比,使审计工作可以连续进行。持续的审计能够大幅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三)自动审计

目前,审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由与审计单位没有利害关系的审计人员完成工作后提出审计报告进行佐证的。但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不可篡改信息及透明化等特点,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公开与公平,使得审计人员工作职能不再不可替代。高职院校各部门提供给审计部门的财务信息及相关交易数据是正确可靠的,难以存在作假的机会,相关人员可以直接在区块链上查阅高职院校各部门所有准确的交易数据,不再仅仅依靠审计报告,就能对其财务状况作出相应判断,实现更加高效的自动审计。

三、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中区块链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完善预警机制

在联网审计中,审计预警机制实际不算是实时监督,其主要原理是审计人员需要在采集数据的阶段提前设置好审计数据的预警范围,当采集的数据在设置好的预警范围之内,就会触发警报器并向审计人员发出警报,提醒其注意异常的数据。但在区块链系统中则可以避开这一麻烦。当区块链中上传了异常信息时,该信息被全网广播后需要参与者立刻确认该数据。如果新数据得到了全部参与者认可,则可以形成新的链接上传至网络中,并对其作出时间戳的标记,保证该新数据信息全面并记录了相关录入和修改的时间。如果该信息没有得到确认,则会被判定为无效数据。无效数据则无法链接区块。在区块链系统中,对于异常事件可以做到自动化判断和处理,跳过了对预警的响应,从而完善了预警机制。

(二)完善审计流程

1.审计准备阶段。高职院校各部门作为被审计单位,需要将其拉入区块链的网络环境之中,利用数据共享通道把审计相关信息详细地上传到区块链平台。通过对高职院校的监管环境等外部因素及学校性质、会计政策运用等内部因素进行深入了解,补充记录互联网中获取的信息,并通过区块链特有的时间戳功能认证高职院校的设备采买数据。同时,还可借助此项功能,对学校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进行验证。审计工作可以在产生交易数据之后立即开展,不再需要提前制定相关审计计划,以避免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浪费。

2.审计实施阶段。针对高职院校产生的每笔交易记录,区块链平台可以利用数据库将高职院校的供应商、银行、税务等单位的交易数据完整采集并存储,充分利用共识机制来验证交易的真实性。在验证过程中,如果遇到与智能审计师判断不符的情况,还能够利用区块链的大数据追溯性,调取原始凭证验证。一旦涉及需凭借主观意识进行判断的情况,则会向人工审计师提出协助申请,以对区块链智能审计师的审计工作作进一步补充判断。

3.审计报告阶段。以往的审计工作完结之后,需要对审计的所有内容进行统一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审计报告。在区块链系统中,审计已经完成自动化,即自动分析数据模型并对审计的结果进行实时记录。高职院校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对高职院校各部门进行实时全面监控,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随时导出审计报告。

(三)推动理念创新

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审计理念创新,坚持集中采集和管理数据与区块链实时共享,做到双线并行。数据中心要做好数据保存工作,利用区块链技术,积极搭建高职院校审计平台,保证数据具有时效性、真实性与安全性。此外,还要坚持优先逻辑互联,发展和安全要兼顾,平衡工作效率和审计风险,利用区块链所具备的不可篡改的特性,对电子数据的保存、共享方式不断优化升级。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高职院校审计理念创新,为高校未来审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高职院校审计中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困难和对策

(一)困难

1.区块链技术不成熟。区块链利用哈希算法来对区块加密,将其排列为不可逆的数据。但同时区块链技术采取的三角理论导致其难以达到较为彻底的“去中心化”的效果,目前的区块链技术仅能实现安全、快速以及去中心化中的两种效果,而不能够使三种效果同时满足。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作出取舍,或者仅满足于弱中心化的特征。由于区块链技术涉及的数据庞大,对其存储需要较大空间。伴随着高职院校日常活动,其数据积累会越来越多,这就对区块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审计人员水平不高。作为高职院校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知识,更要有敏锐的信息感知度,在主动学习信息化的大时代下,不断更新技术来辅助自身的审计工作。但目前看来,高职院校审计人员并没有熟练掌握区块链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审计中,导致审计工作进展缓慢,安全性和效率都不高。

(二)对策

1.升级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整体环境中,高职院校的区块链审计数据不仅包含学校自身活动的数据,还包括所有涉及到资金的单位,导致高职院校的数据库不断扩大。此时应当抓紧升级区块链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数据滞留,缓解数据库压力。还需要尽快探索出同时满足安全、快速、去中心化三种要求的区块链技术,做到既满足数据安全性,又提高审计速度,还能够彻底去中心化。

2.提高审计水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高职院校中合格的审计人员需要完全掌握区块链技术,并能够学以致用将其应用于平时审计工作之中,对传统的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作出改善,使其适应当前对审计的要求。有效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能够极大促进高职院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中,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其完善预警机制并对审计流程进行优化,以推动审计理念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应当抓住区块链技术推广之机,深入推进该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虽然如今区块链技术应用仍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不断升级该项技术并提高审计人员水平,就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区块交易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2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科学(2020年6期)2020-02-06 08:59:56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2
读懂区块链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28
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