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业
山东XK有限公司拟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2020年度财务报告,需对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甲乙两家控股子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小麦)和控股子公司丙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石斛)202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小麦和石斛均属于农作物,对应会计报表科目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评估时点该类生物资产均处于在种状态,故评估对象为在种小麦和在种石斛的公允价值。甲乙两家子公司小麦种植地相距20公里,其中:甲公司种植小麦5000亩,乙公司种植小麦3000亩,品种均为JM22号,小麦均为2020年10月中旬播种,预计次年6月中旬收割出售;丙公司石斛种植地位于山东省北方某县郊,种植面积3亩,品种为MG一号。
根据《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指南》(中评协(2017)45号):“执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应当根据会计准则或者相关会计核算与披露的具体要求、评估对象等相关条件明确价值类型。会计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可以理解为相对应的评估价值类型。”
本次评估目的是为委托人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2020年度财务报告提供价值参考,因此确定本次评估的价值类型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之间在计量日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付的价格。”
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所需金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本次评估对在种小麦和在种石斛的公允价值分别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评估。
处于在种状态的小麦基本没有相关市场交易信息可供参考,不存在活跃的公开市场;同时成本法无法准确反映在种小麦的公允价值,故不采用市场法和成本法。在种小麦收割后其售价及后续成本费用支出可以合理预测,故本次评估采用收益法评估。
在种小麦公允价值=小麦预期销售收入现值-评估基准日至小麦销售日成本费用支出现值-税金。
1.评估主要参数的确定。
(1)销售收入。历史年度产权持有者小麦销售均为售予当地粮库或粮食集团,小麦种植地即为当地小麦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可视其为交易主要市场,交易价格可视同为公允价格。在种小麦作为农产品,由于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零,在小麦种植正常无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市场供给数量基本稳定。同时,小麦在整个社会物价体系中处于绝对的基础地位,粮价的上涨引发社会整体物价动荡,危及社会中低收入者的生活,决定了其价格的平稳性,加上近年国家出台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导致小麦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小。故本次评估在种小麦销售价格可以准确预测。
销售收入=种植面积(亩)×亩产(斤)×单价(元)
(2)后续成本费用支出。小麦种植后续期指评估基准日至小麦销售日期间。正常发生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灌溉、土地租金、收割、保险、临时用工等项目支出。预测按照正常情况下应用数量及市场单价确定,其中:土地租赁费用(地租)根据土地租赁合同按照6个月租金计算,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结算:①货币资金;②一定数量的粮食作物以市场价或政府规定的最低保护价计算。
(3)税金和相关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本次预测不涉及税金问题。
交易费用,是指在相关资产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资产出售的费用。交易费用是直接由交易引起的、交易所必需的、而且不出售资产就不会发生的费用。评估基准日至预计销售日将发生的费用包括:支付给经纪人和经销商的手续费,管理机构和商品交易所的征费,交易税及其他税。预计至销售将发生的费用不包括运费或其他将资产运至市场所必需的费用。本次评估的在种小麦收割后将直接售予当地粮库,无交易费用。
另外,尽管销售主体必须进入市场,但基于该市场的价格计算公允价值,并不需要在计量日能够出售该资产。故公允价值计算不考虑销售费用。
(4)折现率。本次评估基准日为2020年12月31日,收入确定日为2021年6月中旬收割出售后,需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故需对收入及支出分别进行折现,期间支出假设为均匀支出。
因小麦是单项资产,同时折现期限较短,不适合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WACC模式进行折现,结合委托评估资产特点,本次评估折现率考虑采用评估基准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年期3.85%加小麦种植特有风险收益率计算。
特有风险收益率,目前国际上比较多的是考虑规模因素的影响。资产规模小,投资风险就会相对增加;反之,资产规模大,投资风险就会相对减小。另外特有风险也与产权持有人其他的一些特别因素有关,如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依赖特定供应商或销售产品类别较少等。本次评估的在种小麦种植面积广,管理经验成熟,同时已购买小麦种植商业保险,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可获理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小麦种植特有风险收益率为1%。
则:折现率=3.85%+1%=4.85%。
2.公允价值计算过程详见表1所示。
石斛,为农作物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产于安徽南部、湖北南部、云贵川桂及西藏等地。生长环境要求温暖潮湿,一般从抽芽到开花结果需要3年时间,此后石斛鲜条进入衰老期,落叶直至枯死。石斛种植成活以后,每年会从根部长出新芽,采收剪茎时去老留嫩,使留下的嫩株继续生长,以便来年连续收割。由于每年都有新芽长出,石斛茎可以连续采收5至7年。虽然石斛一次栽种成熟后可持续收割多年,但其特征符合消耗性生物资产定义(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故不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
石斛的品类众多,国内种植达近百种,主要用途为入药。其价格参差不齐,从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受自我繁殖能力低及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等因素影响,现大部已由人工种植。因石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近年北方开始陆续引进石斛进行异地大棚种植。石斛在北方种植年限较短,丙公司在种石斛无相关市场交易信息可供参考。石斛种植后,其后续生产期间每年产量、售价及风险因素均有所不同,受市场波动较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不适于收益法评估,故本次在种石斛公允价值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同样不考虑销售费用。其具体公式为:
在种石斛公允价值=评估基准日已投入成本+利润
1.确定已投入成本。本次评估在种石斛品种为MG一号,原产地为安徽,石斛为购置原产地一年生石斛苗异地移栽。同样为大棚种植,但因地域原因,北方冬季需对石斛大棚进行加温。该批石斛至评估基准日种植时间约为半年,预计移栽两年后可以采摘,已发生成本主要包括:石斛苗采购、农药、化肥、水电费、冬季加温油费、临时工工资、暖风机等设备折旧、玻璃保温棚折旧、土地租赁费摊销等,均按照实际发生金额扣除其中无关及不合理费用后确定。
2.确定评估值。预测利润可参考石斛种植行业平均利润率,公式为:在种石斛公允价值=评估基准日已投入成本×(1+成本利润率)。
石斛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其市场售价差别很大,主要与种植品种、产地、种植者市场营销及产品质量有关。本次评估在种石斛与原产地品种相同,但因环境气候变化,导致该在种石斛功效、产量、成活率均有所改变,其产量低于原产地同品种,但是品质、石斛渗出物、多糖、总皂苷等有效成分含量高,养护费用也高于原产地石斛。
由以上因素可知,虽然石斛品种均为MG一号,但移栽北方后其实质已发生改变,应视同为不同品种,其预期售价没有可比性。
经过评估,甲公司在种小麦公允价值评估单价为每亩310元,乙公司在种小麦评估单价为每亩470元。
品种相同,地域接近,预计售价相同,成本费用支出项目相同,但评估单价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地租不同。租用土地一个完整年度种植小麦和玉米各一季。根据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地租为每年500斤小麦加500斤玉米按市场价计算(小麦地租按照500斤小麦分摊);乙公司是每年每亩800元(按照小麦玉米各半分摊)。
2.按种植面积缴纳的黄河水费标准不同(根据各地规定按照距离黄河远近及用水量确定);土壤状况略有不同,导致灌溉用工用电、施肥打药等数量不同。
3.产量不同。主要由土壤状况及灌溉施肥打药等因素所致,甲公司预计亩产850斤;乙公司预计亩产900斤。
在种小麦公允价值评估单价(每亩)=(种植面积×每亩产量×单价-预测后续成本费用支出合计)/种植面积
由此可见,基于上述原因,面对同一主要市场基准日相同品种的在种小麦公允价值不同甚至差异较大。产量和地租对评估单价影响较大,在地租较高产量较低的情况下,预测收入现值甚至会低于后续预计成本费用支出现值,即在种小麦公允价值为负数,此时应终止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