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霞,魏峰群,赵晶雪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悠久历史的见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再加上传统的保护机制和利用模式未能全面捕捉到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文化遗产面临保护利用不当导致的内涵扭曲、存续困难等问题[2,3],特色消散和失活现象较为普遍[4]。遗产活化成为更适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国内遗产活化研究起源于台湾学者的“古迹活化”[5],大陆遗产保护的深入研究使得遗产活化被用于民俗遗产的研究[6],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得遗产活化等同于旅游活化[7]。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过程中,遗产活化被赋予丰富的内涵且逐渐适用于不同的遗产对象。综合已有的遗产活化概念,将遗产活化的定义概括为:在尊重传统遗产的前提下,采用创新性的手段与方法对遗产进行活态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达到遗产传承的目的[8]。近20年来,许多科研人员围绕遗产活化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有效进展,支撑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9]。面对海量的科研成果,运用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分析对遗产活化研究进行信息挖掘具有重要意义[10]。基于此,本研究选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关于遗产活化的相关文献,借助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并结合文献定性分析,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并进一步分析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11]。
为保证CiteSpace软件原始分析数据的完整性、科学性及可信度,同时,为确保文章数据能够精确反映本领域的研究状况,提高定性分析的质量,选择覆盖面最广的CNKI中的学术论文为主要数据源。利用CNKI高级检索中的专业检索,输入检索式“主题=(文化遗产+非遗)×(活化+活态)”进行搜索,检索时间跨度为2002—2020年10月,共得到2 289篇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反复阅读、整理,删除卷首语、会议通知、书评、新闻、成果介绍、无作者文章等不相关检索结果,筛选得到2 227篇文献。为避免检索结果重复,将检索结果导入CiteSpace进行除重处理,最终得到有效文献2 193篇。
CiteSpace是基于JAVA程序研发的信息挖掘和数据可视化软件,该工具操作便捷,可视化清晰,得到了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应用[12,13]。本研究从多元、分时、动态的视角出发,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与关键词突现分析,直观展示遗产活化的研究热点,并综合常规统计方法和文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遗产活化的研究阶段和内容体系,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发文量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展示该领域的被关注程度。遗产活化研究的年发文量变化如图1所示。从时间段来看,2005年前年发文量均为个位数且变化不大,2006年开始增长加快,2019年发文量陡增,达到395篇;从整体上来看,近20年的研究历程中,遗产活化研究发文量迅猛增长,呈“J”字型增长态势[14],说明近年来学者对遗产活化研究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图1 2002—2020年10月国内遗产活化研究年发文量统计结果
关键词作为论文内容的精炼表达,展示了研究的主题和核心观点。同时,CiteSpace软件在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时,对关键词的提取是其首次出现的年份[15]。因此,对遗产活化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以直观呈现遗产活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进展。将2 193篇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利用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功能,将数据库时间跨度设置为2002—2020年,时间切片选择1年,以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取每个时间切片中前50个关键词,绘制出遗产活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2)。按照关键词词频排序进行统计,选取前30个高频关键词,结果见表1。图2中共有206个关键词网络节点(N=206),228条连接(E=228),密度为0.010 8,其中网络节点大小表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连线多少表明关键词共现的次数。结果显示,该领域关键词节点多,研究范围广,关键词之间联系较密切。其中,节点最大、频次最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是活态传承与活态保护。生产性保护、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等关键词出现时间较晚,是近年来遗产活化研究的热点。通过进一步解析高频关键词的出现年份,发现学者对遗产的活化经历了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利用的演变过程,说明学者对遗产活化逐渐由保护转变为发挥其现代价值。
图2 2002—2020年10月国内遗产活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表1 2002—2020年10月国内遗产活化研究高频关键词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使用频率突增的关键词,可以说明在该时段内研究领域的新兴趋势和变化规律[14]。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 193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最小突现时间单位设置为2,绘制出遗产活化研究的关键词突现表[14](表2)。从关键词的突现强度和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强度最高的突现词是活态文化,关键词“活态文化”突现起始于2003年,2008年出现下降趋势,持续了6年的研究激增,之后开始保持平稳状态。遗产活化研究起步晚,2002年乔晓光[16]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此后学者们对遗产的活态性概念展开研究,关键词突现的结束表明“活态文化”概念的理论研究趋于成熟。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突现起始于2003年,2011年出现下降趋势,持续了9年的研究激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种类繁多,成为学者遗产活化研究的首选对象。出现最晚的关键词是传统村落和数字化。“传统村落”“数字化”突现起始于2017年,研究热度持续至今。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驱动下,传统村落的活化研究骤增,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活化策略成为研究热点。
表2 2002—2020年10月国内遗产活化研究的关键词突现结果
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与突现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对遗产活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主题不断发生变化,综合年发文量、高频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和突现词,并结合遗产活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将遗产活化研究分为3个阶段。
1)初级阶段(2002—2005年)。此阶段处于萌芽状态,发文量少,关键词类别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和活态文化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主要以描述性研究为主,重点探讨中国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及遗产活化的概念、内涵等[16]。美学和民族学领域的部分学者推动着遗产活化的发展。
2)深入阶段(2006—2010年)。遗产活化研究的发文量逐渐增加,关键词类别出现多元化趋势。在此前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具体的对象进行活态保护、活态传承与开发利用分析,主要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17,18]、农业文化遗产[19]作为活化研究的对象,活化方式主要为旅游开发[20]。这一阶段,遗产活化的研究受到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重视,如历史学、文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使得研究视角不断突破。
3)活跃阶段(2011年后)。发文量迅速增加,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多元化明显。在继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和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的基础上,传统村落、线性文化遗产的活化研究逐渐被重视[21,22];另外,活化策略的探索成为研究热点[23],数字化成为新的活化策略。同时,除美学、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外,建筑学、传播学和计算机领域的学者对遗产活化的关注推动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24]。
通过CiteSpace软件中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和遗产活化相关文献定性分析方法梳理国内关于遗产活化的研究成果,从活化利益相关者、活化对象、活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图3),从图3中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学者对遗产活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在活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下,选取某一类活化对象,采取相适应的活化策略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研究。
图3 遗产活化研究内容体系
遗产活化需要多方利益主体参与,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传承群体和当地居民,他们共同推动着遗产活化的发展。但在研究中对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关系和动态协同认知不足,导致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位和角色认识不清,从而出现功能错位的现象[25]。
1)政府。政府是遗产活化的协调者,起引导作用。首先,政府制定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支持遗产活化的发展和研究以及规范活化过程中的行为,为遗产活化提供保障,如制定传承群体的保护条例,活化策略中的规范等;其次,政府大力支持市场化运作,促进遗产活化顺利创收,增加经济效益,如广西的《印象刘三姐》、贵州的《多彩贵州风》等;最后,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克服行业局限性,整理好文化遗产资源,如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合作等[26]。然而,作为强势利益相关者的政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容易因为权力集中导致遗产活化发展的畸形,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政府放权,协调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关系。
2)企业。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以营利为目的,同时承担着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宣传推广、扩宽渠道的责任,对遗产活化起“助推器”的作用[9]。同时,企业是连接遗产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纽带,是遗产资源市场化的关键。但企业在活化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致使部分遗产资源被过度利用或重复开发,导致遗产地资源配置的低效性和无序性。当前研究注重企业的正面作用,对企业开发造成遗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等负面影响较少谈及。从企业实施的角度出发,注重遗产地的资源配置应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3)传承群体。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执着于追求新事物和快餐文化,传统的工艺和文化失去了市场,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逐渐衰败。传承群体是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遗产活化的核心和前提保障。传承群体作为遗产传承的特殊社会群体,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认可和政策上的保护尤为重要[27],进而为传承群体和遗产之间的持续对话提供机会,产生创意,回归生活,贴近民众,实现遗产的动态保护。
4)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是遗产活化的直接参与者,也应是活化成果的最主要受益者。社区参与是遗产活化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包括社区主导、居民经营、产业本土化、决策民主化等[28],但作为弱势利益相关者的居民往往不能享受公平的利益分割,政府和居民、企业和居民的利益矛盾较突出,因此,广泛的社区参与和社区增权应成为进一步探讨的重点。
遗产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具体片段,因此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被细化,力求活化出完整的文化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根据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学者们主要选取5种对象进行活化,为遗产活化利用的可行性提供了资源依据,如表3所示。然而在活化研究中,学者注重个案分析,缺乏地理空间尺度上的多案例对比研究,造成了遗产资源开发的同质化问题。
表3 遗产活化的具体对象
1)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广泛存在于民间,大多具有非物质性、非文字性的特点,口头传说和表达是其传承的媒介。它们反映了古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等,是民族的记忆和历史的活化石,具有丰富的民族符号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集聚着中华优秀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学者深挖其观赏性、应用性等实践价值,增强了社会认同感。李江敏等[29]在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探讨旅游活化之道;孙建[30]选用传统体育中的舞龙、龙舟、风筝,提出其扎根于农耕文明,具备民俗、民间、民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化。
2)古遗址及传统村落。古遗址及传统村落可以完整地呈现出特定地域范围内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轨迹、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是孕育独特地方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图腾文化、建筑构造及布局等)[31],是研究景观风貌、空间格局、建筑风格和空间功能的良好场所[32]。如李伯华等[31]以张谷英村为例,在聚落“双修”视角下运用景观基因分析法分析张谷英村的文化基因,提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活化方案;陈晓华等[33]运用空间句法的技术,以绩溪县仁里村为例,结合实地调研对村落的空间演变进行分析,进一步从空间构造、院落功能等方面进行活化。
3)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民与环境在漫长的协同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具有农业资源多样性、完善的知识和技术体系、独特的文化和生态的农业系统[19]。延续至今,农业文化遗产仍然发挥着生产功能,其包含的农耕技术对当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有借鉴意义。近年来,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传统农耕者急剧减少,种植面积萎缩,农业民俗和农业文化逐渐失去活力,农业景观和生态遭到破坏[34]。基于此,朱生东等[35]以徽州农业文化遗产为例,从遗产的文化生态空间出发对遗产进行活化;林夏凯风等[36]选用福建省农业文化遗产,指出其所有的特色优势和当前发展的困境,从而提出活化策略。
4)工业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是国家工业化发展历程中,城市空间发生变化,老旧的工业设备和生产工艺被淘汰,从而残存下来的生产遗存和文化遗存。其工业建筑、工业景观等反映了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工艺设备、工艺流程等特色元素蕴含了工业的发展历程,学者对其不是简单的大拆大改,也不是静态保护,而是用活化的策略展现其最大的价值。乔治[37]以西北第一印染厂半坡国际艺术园区为例,以“脉”为切入点,从寻脉、把脉、续脉3个方面来研究工业遗产的特色元素,促使工业遗产从固态保护走向空间活化;曾莹[38]以台湾地区的工业遗产为对象,在触媒视角下,从角度选取、载体选取、元素植入、塑造活化和连锁反应5个层次对活化策略进行分析。
5)线性文化遗产。线性文化遗产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家及人民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需求所形成的,包括实体建筑或是承载着历史印记的迁徙、商贸线路等[39],其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空间延伸广泛的特点,且能够把不同地域内的文化遗产连接起来。根据学者遗产活化的研究,整理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如京杭大运河、长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和古蜀道等,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景观风貌、实践应用和资源成为活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李麦产等[40]以中国大运河为例,深入挖掘大运河本身价值及沿线不同场域内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大运河遗产进行活化;刘雪丽等[41]以茶马古道为例,深入解析其构成和应用价值,提出“胞-链-形-体”的活化思路。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学者注重结合实际对活化对象进行活化策略的探讨,主要有还原传承式活化、旅游产业活化、高品质特色产品活化、数字化活化,4种活化策略之间不完全独立,内在之间存在联系(图4)。通过遗产活化策略促进了遗产的动态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但在研究中,活化策略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长期跟踪研究相对被忽视,不能及时反映活化策略的长期有效性,导致出现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活化案例。
图4 遗产活化策略研究关系
1)还原传承式活化。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资源的精髓,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联系民族感情的根基。深挖文化遗产丰富的非物质价值和物质价值,采用还原、修复、传承等方式保留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成为必要。还原与传承是遗产活化的基础,只有存在,才能活化。还原传承式活化需要保留传统,但不是被动或原封不动地保存,要将传统要素与现代实践相结合,尊重其随时代变化的特点[42],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增加经济效益[43],因此,衍生出旅游产业活化、高品质特色产品活化和数字化活化。
2)旅游产业活化。旅游产业活化是一种高效的遗产利用方式。各类文化遗产地都具有丰富的遗产资源,依托遗产资源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业,既能够活化遗产资源,使其更好地留存,又能够促进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如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绎性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关芳芳[17]提出了采用大型山水实景秀、特色民族歌舞等模式促进旅游开发。古遗址及传统村落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黄杰等[44]以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为例,对遗产与旅游活化进行辩证关系分析,构建了“4C+4D”的旅游活化模式。农业遗产景观的观赏性、农业生产过程的参与性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体验旅游和专题旅游等提供了依据,李江敏等[45]以云南普洱市茶园遗产地为例,立足于游客体验视角,开发旅游体验项目。利用工业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科技、建筑等价值和其所具有的生产遗留特性和生活气息,可开发体验参与游和专题旅游等。李小波等[46]深入分析了古盐业遗址的价值,构建旅游开发思路。然而,当前的旅游产业活化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对遗产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认知不足,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身份认同、精神依恋等遗产的社会价值融入旅游产业应成为旅游开发时考虑的重点。
3)高品质特色产品活化。高品质特色产品活化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进行产品开发,利用遗产资源具有的实用性、观赏性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其转化为产品资源,流入市场,适应市场规则,创造经济价值。如传统医药的实用性为其市场转化提供了基础,胡丽艳[47]以传统医药为例,提出健全保护传承人机制、将药物炼制产品化;剪纸、皮影、蜀绣、苏绣等,不只是“躺”在博物馆里或靠机械的政府保护,而是利用其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开发高品质特色产品,让社会大众感受传统遗产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促进其活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中利用有机食品、特色产品等发展高品质农产品,苑利[48]指出通过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开发与加工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活化利用。
4)数字化活化。数字化活化作为较新的活化策略,研究起步较晚。部分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静态存在性,因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3D技术、GIS空间构造、360度全景摄影和计算机动画等将遗产从静态生硬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文化遗产与人交流,实现人与遗产的互动,拉近人与遗产的距离,促进遗产的动态保护与活化利用[49]。徐牧[50]对汉长安城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析,从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构建其历史文化基因结构,并建立了数字化资源库、数字化植入载体和数字化互联网应用链3个环节的汉长安城数字化活化途径。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和关键词突现表,并结合常规统计方法和文献定性分析方法,对中国2002—2020年10月遗产活化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从发文量来看,遗产活化研究发文量迅猛增长,呈“J”字型增长态势。②从关键词分析来看,生产性保护、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等高频关键词出现较晚,是近年来遗产活化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实现最高的是活态文化,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时间最晚的是传统村落和数字化;根据关键词和发文量将遗产活化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描述性研究为主的初级阶段(2002—2005年),广泛开展案例研究的深入阶段(2006—2010年)和对象延伸、策略探索、领域拓宽的活跃阶段(2011年后)。③从内容体系来看,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着重强调政府和企业,其作为强势利益相关者,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传承群体和当地居民相对被边缘化,成为弱势利益相关者,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下,学者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遗址及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为活化对象,为遗产活化利用的可行性提供了资源依据,并采用还原传承式活化、旅游产业活化、高品质特色产品活化和数字化活化等活化利用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④当前对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关系、地理空间尺度上的多案例对比研究、活化效率研究较欠缺。
1)注重多学科领域的引入、交叉与融合。目前的遗产活化研究从单一学科领域的角度展开,忽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更,活化策略亟待更新和拓展,应将人文视角下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引入到遗产活化的研究中,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寻找新的生长点,进一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价值,不断探索新的遗产活化策略。
2)注重遗产活化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关系研究。当前研究忽视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平衡和其联合作用对遗产活化的促进作用。未来在探索遗产价值的基础上,应注重寻求各方利益相关者间的平衡点,形成以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社区主动、社会联动为链条的“四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更加有效地促进遗产活化,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3)从个案研究转向地理空间尺度上多个案例的比较研究。促进对文化遗产的空间认知和地域识别,加强各类文化遗产的互动交流,避免区域空间上遗产活化的同质化。同时,加强地理空间区域内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联合发展和差异性研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遗产的产业链发展和遗产活化的区域协调。
4)开展遗产活化的时空动态监测与可持续维持机制研究,关注活化效率。遗产活化研究的同时,加强对活化后遗产的长期跟踪研究,开展活化效率评价,逐渐完善评价体系,形成遗产活化研究的完整过程,力求全面了解活化后遗产的动态演变,检验不同活化策略的适用性和活化效果,提高活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