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 史晓眉 邢波
[摘 要] 随着图像时代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大量以图像符号为主要特征的叙事形态随之涌现,并成为当代大学生叙事表达的主要方式和习惯。图像叙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普及和运用,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及其立德树人的成效。以问题为导向,从图像叙事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的困境出发,结合大量实践教学经验,论述了高校思政课借助图像叙事提升亲和力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 图像叙事;思政课;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62-02
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中“提高亲和力”属于一项针对性部署细则[1]。从价值功能视角来看,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是图像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解决思政课教学现存困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健康教育关系链条,优化高校思政课顶层设计的最佳途径。
一、图像叙事应用于思政教育的历史演进
图像作为叙事的主要载体,自古便有之,并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图像一直被用于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如初期《劳动界》周刊中大量的插画,就是用以引导工人阶级开展广泛的工人运动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而后随着图像制作日渐成熟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刊物在图像叙事手法的运用上更为得心应手。1932年创刊的《红星画报》便主要以系统翔实的图像资料为载体,用于向人民群众介绍军事知识等,为“红色教育”的推行奠定了良好基础[2]。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十分擅长以“墙体画”即在墙面上绘图来反映、宣传革命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叙事由静至动,在表现形式上也逐渐出现了海报、影视作品、邮票、纪录片等,呈现出多样化、流动性的特征。这些形式多样的作品主题鲜明,表意形象深刻,在较强的视觉冲击及情感情境的创设下,宣传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提高了革命宣传的成效。如大家较为熟悉的《地雷战》《地道战》等影视作品使人民群众在动态化的影像中接受到了积极正面的价值引领,使人们在情感认同中实现了知行统一。
到了图像时代,图像叙事成为思政教育叙事的主体,绘画、雕刻、雕塑、石图像、插图、照片、画报、广告宣传画、地图、建筑、影视作品、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图像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网络媒体和新技术的助推下更是如鱼得水,思政教育也在多样化的图像叙事中取得了较大发展。如西安美院开展的“一课一画”,西安培华学院开展的艺术化的思政课,图像叙事融思政与艺术、德育与美育、德育与智育为一体,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二、利用图像叙事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现实困境
(一)内容建设碎片化、片面化,不具备普适性、针对性、系统性和接续性
从文本媒介的分类来看,人类用于提取信息的文本主要可分为语言、文字、图像三类,其中最具有直观性、视觉冲击性的便是图像文本。鉴于图像叙事的特殊优势,在进行图像叙事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内容建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目前,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运用图像叙事手法来开展思政教育,以期迎合青年学生群体的喜好,提高教学效率。但就實际应用状况来看,内容建设参差不齐,不具备普适性、针对性、系统性和接续性。主要体现在引入课堂的图像资源碎片化,缺乏统筹设计,对不同科目教学内容和配套的图像没有针对性地研究,没有系统地搜集、整理、分类,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创作。一些院校图像文本使用过度,导致学生审美疲劳,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下滑,形成顾此失彼的教学困境[3]。
(二)教学过程按部就班,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不能满足学生期待
部分高校思政课对图像叙事的使用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按部就班,没有系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无法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格局。除此之外,教学方法传统,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个性与共性、文本与图像的结合。在教学评价上无法满足学生期待,将图像叙事尤其是图像叙事图本的开发、应用和创作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三)教学理念陈旧滞后,学生中心地位不突出,图像叙事价值流失
图像叙事手法在高校思政课堂投入应用后,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文本信息渠道中视角狭隘的空缺,但同时对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依然执着于教师单方面的“照本宣科”和自上而下的注入、理论知识灌输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图像叙事无法发挥其最大价值,只能最终流于形式[4],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体验与实践被忽略,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思政课缺乏内在吸引力和深沉感召力,图像叙事的价值流失。
三、利用图像叙事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创新路径
(一)明确思政课图像叙事的内容
思政课图像叙事的内容回答的是高校思政课图像叙事“教什么”的问题。
本文认为课程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思政课图像叙事的内容应与教材保持高度一致且应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因此,建议普通高校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思政公共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据,确定不同阶段高校思政课图像叙事的主要内容。
(二)构建高校思政课图像叙事
思政课图像叙事的构建应包括课前(以图激趣)、课中(以图解文)、课后(图像创作)三大阶段的图像设计和情境创设。不同科目的授课教师,要根据教材需求,以学生的疑惑点为导向,引导学生借助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中,通过课后不同科目图像的系统化搜集、整理及图像叙事图本的应用创作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接续性,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
(三)创新高校思政课图像叙事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图像叙事应积极推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证明,“一中心两融合三评价”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思政与专业、思政与艺术两融合”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学业“成果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三元评价方式,可有效解决教学理念的陈旧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现状,有效提升思政课图像叙事的亲和力,实现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个性与共性、文本与图像的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高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转变教与学的传统形态,将教师单向理论灌输的被动形态扭转为师生综合交流、协同联动的主动形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使学生由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学习的主动构建者。
“思政+专业、思政+艺术”两融合的教学方法。“思政+专业、思政+艺术”两融合,即把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不同艺术样式融合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认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以乐于接受、可感可知的形式表达出来。“思政+专业”实现了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实现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高度结合。“思政+艺术”的方法实现了德育与美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价+成果评价”的三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大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无法凸显,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全面、系统发展脱节,评价的个性化、科学性、匹配性、过程性无法凸显。本模式中成果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创作成果和学生作品获奖等;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上台讲课、课外实践及出勤等;结果性评价主要指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三元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知识差异,激励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
总之,图像叙事以图像为媒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形象化、可视化,构建了全新的“图文命运共同体”,使学生能够在图像构建的情境中自主学习理论—应用理论—内化理论—实践理论—传播理论,实现思政教学的知行转化,切实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王钰博,陈淑丽.图像叙事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9(6):72-76.
[2]赵黎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叙事能力培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2):72-74.
[3]陈晓晶.思想政治教育视像叙事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77-80-84.
[4]宋雯.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价值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编辑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