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路径研究

2021-12-12 05:21王海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职教山西职业院校

王海英

[摘           要]  结合相关政策,以山西经济“六新”发展为背景,以治理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最新的山西统计年鉴相关面板数据,对山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厘清山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提出建立山西地级区域职教集团群新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030-02

一、研究背景

2021年《山西省“十四五”新业态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山西数字化创新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预计随着山西经济步入新常态,各地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将得到进一步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将得到更大转变,并将建成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而作为一种与区域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跨界教育形式,无论是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还是劳动力市场方面,山西的职业教育都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双向因果关系。

那么,如何搭建共享经济服务平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服务区域经济,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和经济趋势,为山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此,本研究将结合山西职业教育现状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通过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等来探究二者发展的关联性和耦合情况,为未来更好地搭建山西共享新型经济服务平台提供更精准的发展定位,也为职业教育后期培育出一批勇于和善于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机理

治理研究是用来描述国家在社会政策角色变化中的一种探究影响职业技能形成和扩散治理的有效模式。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不仅代表了“自上而下”的政府理念向相互依赖的行为者协调的更横向视角转变,也代表了一组特定的多个行动者彼此间在不同的层次、监管体系和治理机制之间通过行动,以获得和传播知识、财政资源和动员其他行为者围绕具体创新过程的能力。

在具体治理中,尽管国家在宏观层面大力提倡企业与大学之间应加强创新联系,然而在现实中,创新集群体系中的创新主力依旧是研究型大学,职业院校并非核心创新合作伙伴或集群内创新的独立行动者之一。这使他们无法积极参与到包含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创新发展的全过程,更无法进行不同利益者之间在地方、国家和国际间的合作。因此,基于创新的分散化和多群体的共同参与性,职业技能人才的创新发展和治理不能完全以自由市场经济演化模式为基准,而应结合各责任主体区域性、松散性和非营利性特征,在符合特定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的情况下来实现。

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去思考,既然创新有某种模式和目的,那么处于科技创新链中低端的职业教育是不是应该积极应对来自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桎梏,大有作为,大有所为呢?而对于各地级市而言,以治理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在自愿、平等、互利条件下,横向上联合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纵向上与省级同类型院校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山西各地级区域职教集团群作用,以推动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不是也是大势所趋呢?

三、数据分析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富民之要,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它体现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经济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为当代制造业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职业教育担当着不可替代的培育高级技能人才的时代大任。为此,做好山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于厘清二者耦合关系,更好地为未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有益参考。

在山西的11个地级市中,共有51所大专层次职业技术学院,且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以上的职业院校。从2020年山西统计年鉴中教育与经济部分面板数据来看,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2所,科研机构175个,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约80.2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约21.2万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山西在接受高等教育、科研方面发展迅速,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和全国沿海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山西的各项排名均不在前列,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培育高级技工占比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

在经济发展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山西经济运行总体发展势头良好,GDP同比增长17.3%,产业结构稳步推进,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六新”产业大幅增长。这些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无疑为山西的区域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结合2021年第三产业占比持续超过50%的數量不难看出,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比较重,大多数大学生往往在走出大学校门的同时,就必须回到技术工作岗位上。面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大量短缺,职业教育培育创新型技能人才之路任重而道远。

“山西地级区域职教集团群”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未来山西经济发展的态势和职业教育培养方向目标而作出的合理预测。

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山西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各专业发展快速。但是由于各学校的先天局限性和各地区间相似性、功能依赖性和空间邻接性特征,导致很多地级职业院校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复杂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但又各自为政、校际彼此协同合作非常少、一体化平台较少、各学校合作意识差、区域经济同质化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

首先,由于山西的各地级市是基于地理相似性而形成的行政单位,所以在体制机制方面,特别容易形成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困境。面对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节点,山西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反而缺乏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契合、能打通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为一体的高质量发展载体,权限分配不合理,协同合作程度低,因而很难短时间内赶超其他省市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

其次,基于自身的局限性和传统观念所限,山西的各职业院校往往在发展上顾此失彼,缺乏鲜明特色,因此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比较迷茫,盲从跟风状态较为明显。再加上在山西相对闭塞的文化氛围中多年来形成的先发展后完善、走一步算一步的发展思路,导致各职业院校在发展初期就对总体发展思路不清晰,缺乏长远规划。

再次,山西各地区的职业院校在培育人才的时候,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是由中职学校转制升级而来,因此教师的专业教学科研等能力较弱,各管理主体缺乏长远发展的眼界和认识,学院的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也非常有限。正是基于这些来自教学、管理、条件、财政等方面的多方差距,直接导致这些职业技术类院校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在发展大局面前也更加注重眼前利益,而缺乏前瞻性和长远性规划,难以培育出市场需求的跨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对策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厘清职业教育与技能发展间的耦合关系,基于上述问题,建议构建“山西地级区域职教集团群”发展模式。具体来说,以太原为轴心+其他十个地级城市为核心点,依据各职业学院基于相似发展特征,在彼此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构建成多个由各市政府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相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以契约为联接纽带组建的山西地级区域职教集团群,形成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合力。具体对策与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虽然山西职教集团已经组建,但基于目前集团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较弱、组织机构权威性不足等问题,建议首先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相关责任主体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通过有效开展一体化建设项目来加强管理,提高职业教育协同合作度,以消除行政区分割和各自为政的问题。

其次,基于目前山西各地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定位不太清晰的实际情况,建议通过构建省内地级市职教区域一体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下设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发展专题研究等,以形成工作合力,为今后在更高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取得更大成功做好准备。

再次,基于传统陈旧思想带来的种种发展桎梏,建议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观念,加快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和培养模式来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品牌,培育一大批勇于创新,适应产业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展。

参考文獻:

[1]张媛媛.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整体性审视[J].经济问题,2020(7).

[2]周建松.以创新性研究引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J].现代技术教育,2020(4):5.

[3]谭刚.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方法论的异同浅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2).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职教山西职业院校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