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密敛,串珠成线

2021-12-12 15:22
青年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励志教科书文摘

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问:“老师,我读过很多书,包括老师推荐的《青年文摘》,也摘抄了许多材料,但为什么一到写作的时候,脑子里依然没有素材?”

这时,我总喜欢拿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跟他们讲。生活中的我们都曾去过超市,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问售货员,他们往往立马就能找到。这是因为他们记忆力超群吗?当然不是,他们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把商超大体先分为几个区域,比如说生鲜区、文具区、鞋帽和五金区等,然后他们在每一个区里面再细分,比如,文具区里,再分为书本类、铅笔类,到了铅笔类还可以按照品牌、价格细分。

听完这个例子,我们再来反思我们的阅读与写作。我们有多少人曾想过,我今天所读的材料像哪一类商品,它应放在我脑海中的哪一个区里面呢?我们没有为阅读进行分区,更没有想着把阅读获得的材料分类放到它应在的区里并进行再次细分,于是材料如同货物,堆积越多,越难以提取。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中有这样一句:“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珍藏密敛”,就是慎重而隐秘地收藏起来的意思。最好的阅读方法就是“珍藏密敛”,把我们的摘抄本像超市一样做个大致分区。我们可以把摘抄本最前面两页,像《青年文摘》目录一样做好栏目分类,比如,勤奋篇、励志篇、创新篇、美德篇、感悟篇等;然后,我们让每个大类占用5 页摘抄面,并在每一大类第一页的侧面做一个标记。这时候,我们的本子就做好了第一步:分区。

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心阅读了。生活中的阅读是随心所欲的,但记住一条,当读到一篇想用作素材的文章时,就要想一想这篇文章属于哪一大类,是勤奋篇,还是励志篇呢?

比如,我们阅读本期《青年文摘》,读了《张京:“教科书式”翻译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被其经历吸引,就可以想一想,这属于摘抄本的哪一大类?如果我们将其归为勤奋类,我们就可以在第一大类的第一级目录的勤奋篇下,写下二级目录:1.《张京:“教科书式”翻译是怎样炼成的》;然后去到这一大类所在的具体页面,在那里摘抄下里面的金句和最有感触的故事细节,也可以寥寥几笔写下自己的感悟。

再比如,本期余麦的《走出病房,才是完整的少年》,作者通过记录自己真实的手术经历,认识到“没有低谷便不会有高峰,人生亦是如此,因而大病初愈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情,因为这相当于给幸福提供了参照。病房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褪下了纹饰,我能看到的,不仅是苦痛,还有无限的价值。”这是多好的励志金句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摘抄本的励志篇的第一篇摘抄。

这时我们摘抄本最前面的目录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勤奋篇

1.《张京:“教科书式”翻译是怎样炼成的》……………………………………1

二、励志篇

1.《走出病房,才是完整的少年》…6

三、創新篇

四、美德篇

五、感悟篇

注意每一篇摘抄的文章题目后面,要写下相对应的页码。这方便我们以后再次翻阅。

这样坚持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每一期《青年文摘》都有大量这样有价值的故事、金句、人物、感悟、观点等。长期阅读长期摘抄,我们的摘抄本就会变成一本分门别类放置我们阅读材料的“书”。

这本“书”有分类、有目录、有内容。平时无事的时候,我们要常常翻一翻这个摘抄本的目录,试着回想复述,细节记不起来就到相应地方去读一读,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熟悉素材,还可能发现不同的角度。

等到某一天,我们要写一篇有关励志的文章时,脑海中就会自动浮现出摘抄本的目录,以及事例、金句等,如果确认和主题匹配,就可以马上运用到写作中。

多么奇妙的事!这些文章就如一颗颗珍珠,本来分散在不同时间、不同的书刊中,现在竟然因为一个摘抄本的目录,串珠成链,变成了精美的首饰!

这是我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他们都觉得好用,希望大家也能用起来。

猜你喜欢
励志教科书文摘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IAPA文摘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文摘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