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茶文化渗入思考

2021-12-12 17:59
福建茶叶 2021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素质素质教育

庞 荣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教育目的不清晰

许多高职院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每一名老师以及学生都严格遵守并积极响应,但却缺乏理性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的更重视教学者的主观判断和价值取向,正确的主观判断是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而良好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重要保障。即使老师认同职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很多老师却对职业素质给予的程度无法掌握,甚至不清楚不同专业大学生对于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成为了一门公选课,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职业要求。

1.2 教育手段不稳定

根据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查,传统的职业素质教育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但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很多学校开始重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却出现了另一层次的问题即教育手段不稳定。由于各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正处于探索期,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该类素质仍是学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强校在不断探索中逐渐优化自身的教育手段,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学校也在模仿强校的过程中调整已经成型的教育体系,随着不断优化、调整,间接的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实现职业素质的培养,还会造成教学模式朝着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手段不稳定。

1.3 教育评价难实现

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时,需要建立有效且完善的评价机制,使老师了解学生被教育的效果,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今后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虽然明确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却较难实现,由于职业素质属于隐性信息,无法用可见或可操作的方法进行评判,因此传统的教育评价手段不适用。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学校的管理者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时出现了一个误区,即“我向思维”。每名学生的性格不同,自身素养也不同,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起不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职业素质概念的混淆,使职业素质的教育过程以及实施更加困难。

2 茶文化渗入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理念

2.1 茶文化职业素质

通过将茶文化教育渗入教学中可以实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引导。

从微观角度出发,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主要包含茶艺、茶学、茶戏等,这些符合中华文化的传统职业,且都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茶文化都需从基础开始学习,直至对茶文化的技艺掌握。茶文化具备“术业有专攻”的良好职业素质,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后的工作有借鉴意义。例如:现如今,大学生毕业从事工作后,会由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频繁更换职业,同时也会因为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不熟悉,导致其职业技能掌握不熟练,因此就业时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岗位。对于目前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时,适当的融合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茶文化包括茶德、茶礼、茶道等,这些精神文明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同时减轻就业压力。例如: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都在迫切的投简历、找工作,在面试成功后开始上岗培训,但对于工作内容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等问题都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内,这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就业风气需要通过茶文化精神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协调职场关系,进而实现不良社会风气的净化,使其认识到“义大于利”的正确人生现,促进大学生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2 茶文化德育价值

茶文化的德育价值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渗入,因其在技能学习方面具有共通性,便于教学时借鉴。在对大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学习时,可以通过讲解茶文化方面的书籍,例如《茶经》《茶录》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并对所学内容更好的吸收与掌握,有助于其积累学习经验。同时对茶文化德育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顺利开展职业素质的教育工作。茶文化具有极强的渗入性,使其可以有效且快速的与教育事业相融合。例如:老师在讲解管理学时,可以通过对茶文化相关类别的故事进行探讨,如“龙井茶与跑虎泉”,使学生明白在管理学中,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日积月累,才能在不知不觉间掌握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能力,也间接的提高其职业素质,使其在工作管理方面井然有序,突出学生自身价值,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如今,茶文化融入到各个行业中,茶文化也随着现代化发展形成更多种类的新型茶文化元素,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时,适当结合茶文化,引导学术教育的同时指导学生们的精神文明以及职业素质,进而实现茶文化的德育价值,使其有效渗入到教育中。

3 茶文化渗入的路径思考

3.1 引入茶文化结构的思考

茶文化的学习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锻炼学生们的心性,缓解其压力,高职院校如何引入茶文化显性及隐性的元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显性元素包括对茶具以及茶道的学习,但目前高职院校老师也缺少这一方面的经验,导致茶文化渗入到教育中有较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培训老师关于茶文化的学习,还要考虑学校的整体水平以及资源,否则即使是在老师掌握茶文化的教育环节后,也会因教育资源不足而受到限制。因此,高职院校在引入茶文化显性元素时要借助其相关的启示作用实现茶文化隐性元素的理解。

3.2 引入茶文化空间的思考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一门教育课程,而忽视其本身的含义与价值,没有为老师以及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场所。茶文化是否真正的渗入到教育中是要通过最终导向的结果才可以看出,因此形式化的茶文化渗入是无法起到教育目的的,只有深层挖掘其价值才能为教育行业提供基础。想要实现茶文化与教学的完美融合,需要组织关于“茶学”的社团,有助于茶文化的推广。

3.3 引入茶文化程度的思考

为了保证茶文化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时发挥最大价值,学校就要考虑茶文化的渗入程度,确保其不会使老师在教课时产生不适。过深的融入茶文化,会因老师茶文化专业素养欠缺,导致其无法有效的将茶文化渗入到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中。同时学校要建立正确的问题导向,避免茶文化传播方向出现偏差。

4 茶文化渗入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在明确茶文化功能引入的思考后,要将其运用到教育中,通过教学成果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四个方面着手建立起适合教育的实施方案。

首先在教学任务下提炼茶文化元素,进而使学校有属于本校职业素质培养的特色,有效的将素质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互融合。老师在教育时可以适当融入茶文化的学习,通过外在因素的影响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在开展渗入工作前,高职院校要综合考虑学校本身的发展现状以及教学模式框架,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所接受过的素质教育程度,了解其薄弱之处,并将调查分析的结果告知老师,使其在教课时可以参照学生的短板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利于老师最大程度的提炼茶文化中的隐性元素,为日后职业素质教育的茶文化渗入提供参考。

其次是将茶文化融入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虽然没有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室内的教学方式拓展到课堂外进行。为此,学校需建立科学且符合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融入机制,使茶文化可以渗入到传统的课堂形式中,并与之相互融合。例如学校可以适当的设置有关茶文化内容的教学专题,增加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理解,或者在学生开展专业能力实训时设置提高职业素质的训练项目,老师适当引入茶文化方面的教学,进而实现二者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及学习要求,控制茶文化的引入程度,完成学习任务。

接下来是开展关于茶文化的社团,促进其推广。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还有助于其多方面发展。但目前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建立茶文化学习的社团,这也间接导致茶文化渗入课堂后,学生无法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不了解茶文化相关知识,不仅起不到教学目的,还会影响其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开展茶文化社团是有必要的,同时负责人可以与其他社团相互联合,定期组织关于茶文化学习主题、校园宣传等活动,推广茶文化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在品茶、悟茶的同时养成职业素质,提高心境。

最后形成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茶文化渗入课堂的前提。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能力,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学生一直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因此老师在教课时,要适当的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充满兴趣,进而实现通过茶文化的学习提高其职业素质,推动教育行业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时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适当的在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茶艺、茶道、茶德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修身养性、戒骄戒躁,还会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茶文化素质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茶文化的“办案经”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