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怡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
茶文化属于一种正规的艺术传播模式,其英语教学对攻克当前茶文化失语情况、完善茶文化传播存在的乱象等情况存在着一定的针对性。与此同时,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来看,由于茶文化本身就存在生活的特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生活细节有机地与科学文化知识融为一体,所以站在教育的立场出发来讲,这种文化对持续强化大学生文化思辨意识存在着显著的指导意义。
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我国青少年在和外国友人展开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在阐述我国文化的时候很难将我国文化的精髓之处表达出来,让外国友人不能深层次地了解我国文化习俗。很多研究人员也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发现我国文化得了一种叫做“失语症”的怪病,显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无法得到传承与继承,以下几个方面均会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一是中国语言;二是中国的话语权;三是中华文化自信。很多外国友人都不清楚茶是来自于中国,不清楚孟子是谁,甚至很多外国友人将孟子当作异国圣者,处在这种背景之下会让我国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在充分结合相关资料以及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文化出现“失语症”的症状通常涵盖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吸收外来文化期间,没有秉承着批判态度来看待跨文化交流,且不具备较强的文化思辨能力;二是盲目的吸收外来文化,没有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上述原因加以分析后可知,其实际上是由于不少英语教师并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思辨能力,盲目地将相关语言技能传输给学生,也没有对外来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与批判,久而久之必然会致使当代大学生匮乏相应的批判思维。
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文化交流通常属于最直接的文化传递模式,所以为了增进文化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当持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通过自身具备的思辨能力去科学指引学生。但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少教师把自己当作是教书育人的教书匠,但是却无法通过主动学习专业之外知识等手段来强化对中西语言知识的素养,显然这样会导致不少教师在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时候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底气。不只是这样,还有不少教师依然借助于过于单一化的交流模式,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等方面匮乏较强的意识,从而阻碍到此项教学活动开展的步伐。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使用次数比较多的就是以课程考核评价为主,并且没有对学生采取科学评价以及思辨水平评价等各种手段来熟知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科素养。不仅如此,在考察学生思辨能力的时候,通常还是将测试当作主要方式,显然这种方式无法对以下几点做到了如指掌:一是知识记忆;二是理解能力;三是运用能力,甚至在评分标准方面,还衍生出了以下问题:一是不公平性;二是不确定性,无法实现对学生思辨水平的全面考察,同时也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辨习惯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大学生文化思辨意识的培养方面来说,其属于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思辨意识培养的认知偏差是影响此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还是将过于单一化的教学理念当作主要理念,尽管在一些情况下能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然而却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效果,往往导致相关活动浮于表面。不只是这样,一些教师为了顺应时代的脚步,对学生展开表面化的思辨能力培养,但是却不具备较强的培养理念,这样会让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对茶文化进行分析后可知,其实际上是人们在生产、制造以及发展期间借助于茶这一物质载体来表达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情感的集合体。现阶段,很多青少年都会对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将崇洋媚外当作一种光荣。要么一直借鉴西方文化,百分之百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要么就盲目排外、不具备较强的文化自信;抑或是一味自信乐观,显然这样下去必然会致使我优秀文化无法得到继承与弘扬。基于这种背景,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将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以培养学生文化思辨能力的途径。
思辨能力的强弱与我国文化传承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促使其思辨能力得到有效强化,在了解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其综合能力加以提升,同时还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科学指引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旨在协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常规教学活动当中,大学英语教师还应当构建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熟知大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还应当借助于茶文化对其涵盖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及价值进行深层次地研究,让其引导者的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通过和学生之间互动与沟通的形式将茶文化渗透其中,使他们对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一是人际交往礼仪;二是交往行为规范等,继而将其跨文化思辨能力加以提升。不仅如此,还需要将自身的文化素养加以提升,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中,同时还要具备前卫的思想意识,深度剖析茶文化的精髓之处,继而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其思辨能力迈入新的台阶。
在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期间,可在适当的情况下在教材文本编写期间渗透茶文化,旨在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教材在教学活动开展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这个时候把茶文化融入到相应的编写当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每一个大学生熟知茶文化。从一方面来讲,把这种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在充分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对茶文化存在的精髓之处以及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促使他们可以衍生出与之相匹配的思辨能力。与此同时,在对教材进行编写期间,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阶段以及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上,将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的区别融入其中,旨在促使全体学生将目光放在对茶文化的研究当中。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对教材进行编写期间,还应当在结合四方教材编写方式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将茶文化内容渗透其中,旨在促使他们更加高效地结合茶文化参与到常规的交流以及学习当中。
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可通过语篇对比教学来促进大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在相关教材翻译当中就有两段文化对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某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individualism”;二是我国文化价值体系“filial piety”。在实际翻译期间,英语教师应当想办法促使他们熟知不同国家文化价值的差异。当学生有所掌握之后,还要引导他们能够正确朗读“individualism”以及“filial piety”,同时还要将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充分利用KWL教学法的基础上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科学指引他们对“individualism”进行补充,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一是个人主义的真正含义;二是个人主义会对该国家社会产生哪些影响;三是该国家为何要将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当作社会价值观等。在梳理这些问题之后,还要和我国的“孝道”进行比较。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构建学生对我们民族的自信,从而促进其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对大学生思辨能力进行培养期间,应当对教学评价方式加以创新,降低终结评价权重,旨在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还应当将以往那些将试卷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当作评判标准的理念加以转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模式来对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一是茶文化的学习;二是英语知识的学习,或者是在指定时间内借助于以下几种方式来将评价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详细记录;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等,旨在对学生的每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继而促进其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对学生是否存在思辨能力进行详细检查:一是自主评价;二是小组互评等,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以下几点加大考察力度:第一是考察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能力;第二是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能力,旨在促进其综合能力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想要提高学生文化思辨能力,那么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将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抑或是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落实到实处,强化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思辨意识。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充分结合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将经典文学翻译当作相应的参考材料,以此为依据将其融入到现阶段教学活动之中,目的是在潜移默化当中持续提高他们的文化思辨能力,继而让我国的文化得到继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