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红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茶企业是商业主体,商业主体最关心的便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越高证明企业的发展势头越强劲,生命力越旺盛,市场地位越高。其将数学建模理论应用到经济效益核算当中来是保障和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关键,有了数学建模的支持与论证,茶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控性便得到了很大提升。
据了解,当前绝大多数茶企业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茶叶市场的销售额减去必要成本投入来计算,也有部分茶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局限,它们并不具备茶叶种植和茶叶生产加工的条件,它们的盈利主要是从茶叶经营过程获取。在了解茶企业主要盈利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对茶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过程有所认识。茶企业生产运营的第一阶段在于茶叶的种植。待到气温、湿度、气候以及多种自然因素合适的时候进行茶叶的播种,通过系统化管理之后,茶树生长成熟等待采摘,茶企业会组织人员开展茶叶的采摘工作,也有企业会用采茶机来完成采摘。在选择茶叶时,普遍使用机器来进行无差别采摘,机械化操作比较容易使茶叶枝叶受到破坏,最终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和形象。待完成茶叶的采摘之后便是茶叶产品的加工,经过一系列晾晒操作之后,茶叶水分流失后会用炒锅来进行杀青处理,进而根据茶叶的种类来继续进行揉捻、发酵以及干燥等程序,直到茶叶可以满足市场的销售标准。进入到市场销售阶段,企业通常会选择批发和零售两种方式,在销售阶段不仅仅是茶叶的营销,也包括运输以及存储等环节。因此,茶企业的盈利结果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阶段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茶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
本文所选择的茶企业属于上文中所提到的从事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以及销售过程的茶企业,这类茶企业的最终盈利即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是X=(Y-V)/Y。公式当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意思如下:X代表茶企业最终经济效益率,Y代表茶企业的销售额,该销售额只通过销售单价乘以销售数量来计算,诸如,一家茶企业的产品销售单价是20000元/吨,一共销售了5吨,那么,这家企业的销售额Y是100000元。V代表茶企业的整体投入成本,诸如茶树的种植投入、管理费用、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包装费等等都属于V的涵盖范围。从这一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茶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X,即经济效益率,就必须要全力控制和降低成本V以及提升销售额Y。
正如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茶企业亦是如此,其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的目标,就必须要发现自己的短板所在,并想办法弥补好这一块短板。而数学建模理论恰恰可以帮助茶企业发现并弥补好效益短板,保证茶企业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茶企业应用数学建模理论,借助数学建模理论的专业分析和计算可以发现自身在产能效益中到底存在哪些薄弱的地方,而且可以借助层次权重分析手段对多个关键环节都构建起数学模型,然后将全部数据信息都引入到模型矩阵当中来,通过加权计算最终精确寻找到茶企业到底存在哪些薄弱之处。当薄弱之处被寻找到之后,茶企业便可以迅速调整生产或者销售方案,针对性地弥补弊端和劣势,进而提升经济效能。
对于茶企业来说,多数情况下是在追求成本支出与利益的平衡。试想在一个完整的茶企业产业链条当中,如果茶企业在原有产业链基础上增加了茶叶的生产线和加工线,那么茶叶产品质量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而茶叶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随之增长的便是茶叶的价格以及销量,由此茶企业必将收获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茶企业将需要考虑诸多问题,因为如果增加茶叶产品的生产线和加工线,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经费和人工,而且在投入了更多成本之后面对的还是一个并不确定的未来,茶企业所预期的理想经济效益是否能够落实到位还是未知数。当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时,茶企业很容易陷入两难,管理者不敢冒险,但又不甘于保持现状,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却承担不起过高的风险,而这时如果茶企业引入和应用数学建模理论,这些问题和困难便都可迎刃而解。借助数学建模理论来针对茶企业的生产与营销规划做出精准计算,最终得到的结果可以成为茶企业管理者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这些参考依据的参考价值要更具稳定性和准确性。数学模型可以清楚地帮助茶企业寻找到利润与成本投入的平衡之处,为茶企业实现经济最优化奠定基础。
举例说明:如果将茶企业的利润值设定为W,产生的消耗为A,人工支出为B,从理论层面来分析,W、A和B之间应该是保持正比例关系,即产能消耗越高,人工支出越多就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的利润值越高,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现实是产能消耗增长过度,而且在短期之内没有办法完成既定任务,企业的利润值很有可能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或者是人工支出增长多度,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值。如果茶企业应用数学建模理论来完成三个变量的计算,那么便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来寻找到三个变量之间的平衡点,茶企业可以根据平衡点上三个变量所对应的数值来进行投入,那么最终便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茶企业应该意识到当前我国国内的茶叶市场发展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茶叶供需两极化现象严重,虽然茶叶的总体生产量是比较高的,但是比较珍贵的名茶依然处于供小于求的紧缺状态,这类茶叶一进入市场很快便可以销售出去,而相对普通或者低质一些茶叶则处于供大于求的饱和状态,大量茶叶涌入市场,可购买的人数以及需求量却未见增多,造成了茶叶的大量堆积,价格更是被一再降低,利润一再缩减。所以,不同品质的茶叶在供需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其二,目前我国的茶叶市场已经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一些新的茶企业想要进入茶叶市场分一杯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很多茶企业因为利润空间被挤占而不得不被动退出了茶叶市场另谋出路。其三,茶叶价格差距过大,现在我国的茶叶市场上面,一些名茶的价格还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而普通茶叶的价格则一降再降,大多数茶企业即使可以在名茶销售版块获得利润也要去贴补普通茶销售的利润空间,最终导致茶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不是很理想。
基于此形势,建议茶企业要充分应用起数学建模理论来缜密分析和总结茶叶市场经济效益的未来趋势,以此来保证落实经济效益最优化的目标。相关研究证明,目前在影响茶叶销售的诸多因素当中,茶叶产品的包装以及形象占据着很大比重,茶叶产品包装的创新性以及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茶叶的市场销售份额,因此,茶企业可以在数学模型当中加大对这一关键因素的关注力度,将其置于合适的位置来帮助茶企业寻找到最优化的发展道路,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目标。
茶叶的种植过程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只有将影响茶叶种植效果的核心要素控制在理想状态,才能够保证茶叶的品质。众所周知,茶叶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其必须要在合适的光照条件、水源条件、温度条件以及湿度条件之下才能够健康生长至成熟,因此,建议茶企业要结合自身所销售茶叶的种植与生产需求来构建起地表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来为选择出更合适的茶叶种植与生产环境,进而保证茶叶的高质量。
举例说明:普通茶树种植和生长的几大核心参考数据如下:温度保持在20℃-27℃之间,年度累计温度需达到4000℃以上;降水量保持在1000mm-2000mm之间;空气含水量保持在70%-80%之间;此外,茶树喜阴凉,其还需要的参考叶绿素吸收光谱来综合考量茶树的种植位置以及环境,以此来保证茶叶质量可到预期标准。
综上所述,数学建模理论可以将茶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定性问题转化成为定量问题,将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变成为单纯的数学问题,并且最终得到的结果可以为茶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茶企业必须要充分利用起数学建模理论,积极借助数学建模来解决现实问题,进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