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远离枯燥

2021-12-11 20:10刘兵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刘兵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色彩丰富,情节有趣简单的画面、视频、游戏感兴趣的程度远超过学习。而有大量需要理解、记忆、推理的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人与人之间学习能力上的差距导致学习成绩上的差距,而随着数学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家长的焦急、同学间的竞争、自己的无能为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情绪,甚至是反感。数学课堂日渐听不懂,成绩日渐下滑,数学课堂也日渐显得枯燥。笔者认为,使小学数学课堂远离枯燥的关键在于化解恶性竞争,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让学生回到探索学习的轨道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信激情;快乐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相比于对学习的厌烦,很多孩子对电子游戏,动画片的兴趣一度让家长老师头疼。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所谓的“游戏大神”,这些游戏技艺不那么好的孩子仍然“勤学苦练”乐此不疲,甚至出现游戏时间届满后租他人账号的现象。相比于学习,游戏可以调动孩子更多的兴趣关键在于有及时的鼓励机制,在玩家完成任务后立刻不吝赞美;有夯实基础的练习模式,玩家通过打简单的小野怪后立刻有金币经验积累提示;有双人多人组队模式,小白可以在“大神”帮助下完成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学习这些积极的模式。

一、转变教学方式,夯实数学基础

数学学习的乐趣不是没有门槛的,没有经过学习而否定数学学习的乐趣正如在果园外感叹果实不甜。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才能在数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基础知识的学习正是为走进数学世界做准备。学生在初期接触鲜艳知识时往往不缺乏兴趣。尽可能以简单平实的语言,幽默有趣的例子讲解。学生能听懂教师的讲述也就不会走神。很多学生基础不牢的原因往往在于缺乏练习巩固,对知识点缺乏记忆应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复习、积极做相关练习题尤为重要。

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练习题,这些题目就像“小怪”,可以为学生们日后做更高难度的题目积蓄力量。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道具,让学生们手脑并用,很形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角的大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介绍了角是由同一起点的两条射线组成后,不妨让学生找一找教室内的角,动手制作简单的可以改变角度的角,用量角器画出不同度数的角。画任意多边形让学生数图形有多少个角构成,量出角的度数并分类。

能够轻松做出题目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正向的鼓励,因此多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不急于拔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重复应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二、改变教学方式,鼓励互助学习

鼓励多种方式的互助合作学习,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点设计题目、改编题目、用多样灵活的方式解答题目。为做题速度快、做题准确率高、帮助同学次数多、设计题目新颖、难题不放弃的同学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激励措施或称号。

例如在学习完“简易方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不同难度系数的题目。先做基础性少量基础性题目,做题速度快且正确率高的获得本次“全场最佳”称号,题目全部做对的同学获得“弹无虚发”称号。在规定时间之后,由会做的学生给有疑问的学生解答,经过解答使最多同学学会的获得“最佳讲师”称号,学会题目最多的同学获“一点通”称号。依次进行难度更高的题目练习。练习完后在固定时间内让学生展示自己出的题目,尽可能提高应用难度和知识点利用方式,新颖有趣的题目可以作为学生们的课后作业。累计称号多的同学获得本课堂“学神”称号。

由此,一节课在学习中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意犹未尽。课堂更加充实的同时也更加快乐。

三、开展数学“竞技”,激发学习兴趣

对数学缺乏兴趣一部分原因在于畏难,在于无法跟上课堂进度。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一个班的学生各有千秋,他们的知识基础或能力水平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有的学生喜欢语文,有的学生喜欢数学,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学生思维耿直,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应当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到知识、友谊和合作共赢的智慧,学会欣赏他人的成绩,学会接纳自己认识自己。

例如,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一节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数学训练营”,将不通难度的题目标上不同的分值,有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的数量与难度,难度越大分值越高。有灵感时,选择分值大的习题做,挑战高难度的作业,激发了他们的竞争心。状态不好则选择简单一点的习题,虽然分值不大,但他们同样可以获取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使基础知识更扎实。鼓励分值高的同学向其他同学分享“解题技巧、大神攻略”,其他同学在“膜拜大神”的同时也会心向往之。

总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他人优秀的学习经验、思维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積极性,让学生真正进入数学的世界体验数学思维的魅力。在彰显因材施教原则的同时,让数学学习轻松有趣。

四、结语

让数学课堂不在枯燥需要让学生听得懂授课、做的了习题,而这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对于擅长数学的同学,数学课堂自然是饶有趣味的,而对于数学较差的同学,能够不放弃,持之以恒的学习也会获得良好的成绩。以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以娱乐的形式鼓励学生比学赶超,让学生相互分享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使学生敢于挑战数学难题,乐于向他人请教。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更高,数学课堂更加充实,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内在驱动下主动学习,数学课堂就不再枯燥。

参考文献

[1]朱秀梅.让小学数学课堂远离枯燥[J].江西教育,2019(18).

[2]夏永明.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快乐教育[J].新校园,2016(03).

[3]扈桂燕.快乐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优化组织策略[J].天津教育,2021(2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